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恐龍的滅絕說課稿

  恐龍是怎麼滅絕的呢?二年級語文老師在設計《恐龍的滅絕》說課稿時應該注意什麼呢?小編在此整理了,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1

  一、設計理念:

  神祕的“恐龍”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之一。如何藉助這篇極具吸引力的課文,讓二年級的學生通過學文,理解、積累詞語和句子,同時,瞭解恐龍滅絕的有關知識,激發學生繼續探究恐龍滅絕之謎的慾望呢?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積累優美語言,享受審美情趣。”

  因此,本文的教學著力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詞句的含義,讀出自己的感受與理解,在此基礎上,積累詞句、內化語言,適當練習有條理地說話。

  二、教材簡說:

  開啟課文,精美的畫面映入眼簾,彷彿把我們帶入了中生代時期,漫遊在遍佈恐龍的世界裡。看,不同種類的恐龍,有的在空中飛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戲耍。看到這般景象,人們不禁會想為什麼“今天的人類只能在博物館或者從電影和書籍中,來想象恐龍往日的輝煌了”呢?是地球的突然變冷,使它們耐不住寒冷,還是行星的撞擊破壞了它們的食物鏈?是越來越多的哺乳動物偷吃恐龍蛋切斷了恐龍的繁衍之根,還是流行的傳染病帶來毀滅性的災難?這都是至今尚未揭開的謎團。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帶著這些疑問閱讀課文,在想象中漫遊恐龍王國,在漫遊中輕鬆愉快地朗讀課文,同時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不久的將來,這些謎團可能會被正在捧讀本文的孩子們揭開。

  三、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激發學生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界現象進行科學研究的興趣和願望,學會“推測”的思維。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在正確、流利的朗讀中感悟理解一些詞句和課文介紹的科學知識。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存疑

  1、談話: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恐龍的文章。請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書寫“恐龍”這個詞。***教師板書,生書空寫***

  恐龍生活在遙遠的中生代。今天,就讓我們坐上時空穿梭機到那裡去看看。***播放視訊***這是中生代時期地球上的繁榮情景,那時地球上氣候溫暖溼潤,到處都是茂密的森林,恐龍是動物界的霸主,佔據著海陸空各個領域。他們有的在空中飛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玩耍。

  2、交流:剛才你看到的是怎樣的恐龍?***預設:龐大、健壯、威風、凶猛、巨大、成群結隊***

  3、欣賞幾種代表性的恐龍圖片

  4、設疑:這樣一個恐龍的輝煌時代,現在還能看到嗎?***再也看不到了,滅絕了,補充課題***

  也許只能在這裡看到了,請讀——

  ***出示:今天的人類只能在博物館或者從電影和書籍中,來想象恐龍往日的輝煌了。生齊讀***

  可是,就是這曾經是地球的主人——恐龍,在6500萬年前卻消失了。你們有什麼問題想問嗎?***但是,龐大的恐龍為什麼會消失了呢?***指導朗讀這個疑問句。

  二、研讀課文,探究原因。

  過渡:是的,這麼龐大的恐龍怎麼會滅絕的,科學家做了種種推測,其中有很多種推測還寫在我們的書中,只有仔細讀書的同學才能發現。

  1、自學課文:認真朗讀課文2、3、4自然段,看看課文寫了幾種推測,把自己感興趣的那種多讀幾遍。

  學習方法:

  1、讀一讀,朗讀相應的段落。

  2、想一想,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3、畫一畫,畫出重點詞語。

  4、說一說,恐龍滅絕的原因

  2、彙報交流

  寒冷說 撞擊說 偷吃說 傳染說 降溫說

  三、深入品讀,練習複述

  1、嚴寒說

  引讀:在這樣嚴寒的日子裡,蛇和烏龜有冬眠的習慣,他們能借冬眠***來躲避寒冷***,有的動物身上有皮毛,可以利用皮毛來***保暖***,恐龍沒有冬眠的習慣,不能像蛇和烏龜那樣,***借冬眠來躲避寒冷***,加上恐龍身上***沒有皮毛來保暖***,他們***耐不住嚴寒,就慢慢地消失了***

  ①、老師讀***故意讀丟掉“突然”和“慢慢地”***老師讀得怎麼樣?

  你從“突然”瞭解到什麼?***氣候是一下子變冷的,氣候的突然變冷才使恐龍無法適應。這個詞用得多麼準確呀******指名讀第一句***

  從“慢慢地消失”又瞭解到什麼?***指名讀第2、3句***

  評:老師從你的朗讀看到了恐龍正在一隻一隻地死去;從你的朗讀中聽出了你對恐龍的死去很惋惜。

  ②、指名讀第2段。

  ③、齊讀第2段。

  2、撞擊說

  ①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數一數一共有句話?

  ②請三個同學朗讀

  ③指導朗讀***第一句:害怕;第二句:惋惜;第三句:難過***

  小結:寫恐龍滅絕的第2種猜測作者一共用了3句話,這3句話很有意思,一句一句連線得非常緊密,讓我們一起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一說。教師引讀:因為***沒有陽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所以***那些以植物為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地死去了。***因為***隨著動物的減少,食肉的恐龍找不到足夠的食物,***所以***也漸漸地滅絕了。***

  四、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排列句子順序

  2、連線

  3、資料推薦

  六、板書設計:

  2

  《恐龍的滅絕》是第八單元中的課文。這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全文以科學探究為魂,以科學家關於“滅絕”的說法為線索,介紹了恐龍滅絕的幾種原因。本文就列舉了有關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詳略兼有。紛紜的說法,大膽的推測引起學生對恐龍滅絕之謎的探究興趣。

  因為是第二課時,所以在上課時創設情境,設計了字詞複習,再利用視訊來喚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陶行知先生說過:“學生有興趣,就會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短片裡恐龍活潑的形象跟現實中的不復存在,形成強烈的對比,使學生產生巨大的情感落差,激起濃厚的學習和探究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到文字的學習中去。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重視教師的學法指導。在幾種說法的指導上,讓學生通過自由的朗讀,達到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概括說法,藉機總結找關鍵詞來學習課文的方法。再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角色來說自己感興趣的說法,從而突出教學重點、對課文內容有更深一層的理解。除此之外,還設計了讓學生結合自己課外的積累,來說一說恐龍滅絕的其他說法,使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產生探索恐龍滅絕的興趣,從而突破了教學難點。

  課堂的匯入是以神奇之旅開始的,在結束時以“謎”作結,在學生的心中播下了探索的種子,鼓勵他們繼續這神奇之旅。

  3

  《恐龍的滅絕》是人教版第四冊的課文,這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文中列舉了有關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詳略兼有。紛紜的說法,大膽的推測引發了學生對恐龍滅絕這個謎的探索。教學時重點引導學生分析這些說法的合理性,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

  教學時,結合低年級的學生的身心特點,學習語文“以讀導學”為課堂的主要模式。讀中,要把課文讀通、讀懂,理解課文的意思;讀中,要積累、感悟,內化課文的知識,讀中,要思考、質疑,提高認識水平。要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對恐龍滅絕這個謎有探索的強烈慾望,懂得提出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主動參與、大膽質疑、合作學習、體味過程。

  課時安排為兩課時,本課時的教學任務是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並在此基礎上感悟思考課文所引出的問題。

  教學目標是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積累詞語。

  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界現象進行科學探究地興趣和願望。

  在教學過程中,始終以讀為本,以讀導學。讓學生:

  1、 讀中理解文意。通過學生的個別讀,集體讀等形式,把課文讀懂,理解其中的意思,重點知道課文列舉了幾種有關恐龍滅絕的說法,特別是詳寫的“寒冷說”和“撞擊說”。

  2、 讀中積累語言。學會積累和運用詞彙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在學習課文時,對“說法、漸漸、慢慢”等詞語通過換詞來理解詞意,從而理解文意。如:“說法”可以換成“看法”、“猜想”等,讓學生明白文章所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也有猜測的成分,為激發學生探索恐龍滅絕祕密願望埋下伏筆。

  3、 讀中思考質疑。對課文提出的幾種說法,不但要讓學生讀懂,更要讓學生學會思考、分析其中的合理性。《語文教學大綱》中提到:要正確處理傳授知識通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關係。知識是智力和能力的基礎,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過程,能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要引導思維的途徑、方法,鼓勵獨立思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提高認識水平。既然課文列舉的是還不能完全證實的原因,那麼,它的合理性有多少呢?通過學生自己的資料收集、整理,理解、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你贊同的可以再把理由說充分點,你不贊同的請你說出你的理由。在這個過程中重點是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能力,學會提出問題,能通過各種方式包括全班公開辯論和小組合作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要能自圓其說。並引導學生體味其中的過程,學會思考的方法。

  4、 讀中遷移內化。識字、閱讀、寫作三位一體是我們跨越式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教學模式。通過前面的識字,閱讀教學和學生的拓展閱讀,學生對課文的學習有了新的認識,對課文引申出的問題有了自己的看法,特別是有關恐龍滅絕的原因,學生還有很多的說法,他們要寫下自己認為合理的理由;而從恐龍的滅亡想到其他物種的生存情況則是對學生思維的拓展,學會舉一反三,反思人類自己對生存環境的重視程度,從中悟出保護大自然、熱愛大自然。這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一個重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