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學習總結

  學習是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給我們帶來財富,帶來數之不盡的知識,還能幫助我們在社會上立足。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歡迎閱讀!

  篇1

  時間過得真快,又是一個新的開始。回顧過去的一週,我有很多的感慨,在看到自己的進步時,又發現一些不足。

  在這初中一年級,大家就學過這樣的小詩“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所以,我們在小學階段培養的就是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可能由於我是家裡的寶貝,條件比較優越,所以動手勞動似乎是我最不願意的事。看來,我身上還是缺乏一些吃苦的精神。其實我都明白一個道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但是做起來卻不容易。要知道心靈手巧,動手能力很重要。往往,能自立的人,喜歡多做事的人,總是會得到比他人更多的鍛鍊機會,也就擁有了較強的能力。

  學習起來就容易得多。現在的學習其實並不難,可是有時我會覺得吃力,或跟不上大家的腳步,主要是因為吃不了苦,得不到鍛鍊的結果。所以,我覺得我還是要多抓住機會,讓自己在每天都學習中得到不同的鍛鍊。我可以抓住每天掃地的機會,學習如何勞動,同時培養與同學合作的精神。我可以抓住每天讀書的機會,學習如何朗讀,同時培養閱讀的好習慣。我可以抓住每天課堂發言的機會,學習如何與他人交流,同時培養口頭表達能力。我可以抓住每天認真傾聽的機會,學習如何聽課,同時培養聽力的能力。

  由此可見,每天,我都有很多機會得到鍛鍊,關鍵就看能否主動地抓住這些重要的機會,因為機會稍縱即逝,成功的人永遠都是懂得抓住機會的人。我更希望有我自己的成功。

  篇2

  整個初中生活的三分之一就這麼匆匆過去了。我的收穫都又有些什麼呢?

  剛開學時的驚奇感早已消失,更多的卻是數不盡的繁忙和懊惱。但是學習其實並不是一個苦惱的事情,而是苦樂交織的。“苦樂交織”的學習就是:先品嚐到學習的累和困難,然後再發現學習成果帶給我們的歡樂。從總體上來說,其實我對於我這一學期的狀態並不滿意。

  先說上半學期:

  剛開學時我完全沒有“進入學習的狀態”。仍然沉浸在暑假帶給我放鬆的心情,在學習上沒有下工夫,成績也不太理想。

  直到期中考試的複習階段我才感覺到緊張,時不常的:看看課本,做做數學題,但那時候學習就相當於“臨陣磨槍”了,數學題的題型還沒搞明白,語文要求背誦的古詩文、課文、筆記還沒有背熟,而導致期中考試的不理想。

  然後再說下半學期:

  儘管期中考試非常不理想,使我提高了學習的警惕,無論語文老師要求背的還是沒要求背的都背了,該看的數學題也都自己看,在老師的督促下我進到了較好的“進入狀態”,開始為期末考試最後衝刺,在期末複習中我開始努力複習副科,數學的卷子自己認真地不會的題,並且掌握了要掌握的內容。雖然考試卷上還是有一些題不太會,但是通過老師講解我都明白了。因此,考試成績也有大大的增長。我以後會更加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績!

  篇3

  新課程標準設定了“綜合性學習”目標訓練,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具備終身學習的方法和能力。我在教學實踐中做了大膽的嘗試,摸索了一些方法和經驗,現列與大家商討。

  1.應有利於提高學生學語文的興趣

  開展綜合性語文訓練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要引起學生對語文的關注,解決語文教學費時多效率低的問題。要引起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必須改革那些沉悶呆板的教學方式,精挑細選向學生輸送的語文資訊,以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語文內容吸引學生,喚醒學生心中的語文學習熱情,養成持久的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語文心理。

  七年級新教本中設定了豐富的趣味性濃的綜合性學習訓練,教師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學習資料,印發給學生以擴大視野。如“感受自然”這一項,可讓學生先在網上、圖書館中收集有關四季景色的圖片和文章,大家交流閱讀,然後班級組織一次秋遊。預先佈置學生觀察自己喜愛的景物,拍攝圖片,回來後配上文字,加上音樂,製成音圖文並茂的檔案、郵件,在網際網路中交流欣賞,再選幾篇好的文章讓學生在班上有表情地朗讀。經過活動訓練,學生們就獲得了採訪和編輯的能力,儼然成了一名小記者。

  “人類起源、太空探索、神祕的大自然、為自己設計一個美好的家園”,這些都是學生們喜愛的學習內容。教師可以介紹學生們去讀這些方面的書籍,上課時讓學生上講臺推介,概述其主要內容;或把主要內容摘錄下來,加上評論,製成一本本個人專集,做成一個個卡片,編成一份份小報。寫好文章後,各組再舉行小型閱讀筆會,互相修改評價等。這都有助於提高學生學語文的興趣。

  2.應有利於向課外延伸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要達到上述目標,課內顯然是做不到的,更多的是要靠課外閱讀:利用課餘時間讓學生多讀多寫。而要讓學生願意在課外多花時間讀書刊,關鍵是要激起他們學語文的興趣。為此,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以各種各樣新穎有趣的語文教學形式吸引學生,讓他們愛語文。

  如“舉隅”這一項,我叫學生們用一星期時間到社會上收集錯別字,整理好上交,並將其編成集,互相交流。以後,誰發現新的錯別字可在黑板上新增,發現一字算積一分,持續一個月,最後算誰的積分多誰就是優勝者。

  在“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這一單元裡,我讓學生任選一個自己喜愛的季節畫一幅畫,並配上不少於二百字的解說文字。另外在古詩詞或文章裡按“春夏秋冬”四季各抄一首詩詞或一段文章,先在小組內交流閱讀,然後小組挑選幾份好的在班上朗讀並展示。

  每星期讓學生推薦一首好詩詞、一本好小說、一句好格言,寫在教室後面的黑板上,註明作者、年代、出處、簡要內容、查詢途徑,供學生課餘自行尋找閱讀。

  每星期抽出一節課時間,讓學生到圖書館讀書。讀書的種類,按學期順序為:英雄故事——科學家、藝術家故事——童話、神話故事——自然知識——科學知識——淺顯的文學作品。每人帶好筆記本,讀一篇作一篇筆記,簡括內容,並附上短小的個人感想,日久豐厚後編成集,互相交流傳閱。教師則給他們傳授瀏覽和精讀的閱讀方法,指導摘抄和做卡片的技巧。

  3.應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

  開展綜合性語文訓練,應根據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需要來決定。與學生商量準備實施的語文活動,徵求他們的意見,要儘量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新課程注重各學科的互相滲透,主張充分運用各種現代科技手段。教師應該在這些方面下苦功,不斷豐富自己的各科知識,學會使用和製作多媒體課件,充分利用電教化裝置,使語文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教學中,我跟學生商量,怎麼使語文教學豐富多彩?學生們經過討論,向我提出了幾個建議。現簡錄如下:猜謎語比賽。全班分成四個組,由兩個同學做主持人,大家搶答字謎,以答對多的組為優勝;手抄報比賽。全班同學都出一份手抄報,由老師和兩位同學一起評比,獎勵前五名;詩歌朗誦比賽。每人選一首課本沒有的詩,到講臺演講,由老師和兩位同學一起評比;利用競賽心理,引進激勵機制;教師與學生互相溝通,雙方一起備課、討論、改作業……這些都是師生互動的好形式,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精神,增強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

  4.應著眼於學生未來學習能力的發展

  我們對教材的篩選,對教學方法的選擇,都應該從給予學生一種獨立發展自我學習能力的方法上去考慮,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掌握良好的語文學習方法,形成一種長期的、穩定的自我學習本領。因此,在教學過程設計上,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動手找資料去寫,在講臺上大膽說,互相之間細心聽;學會到圖書館找資料,摘錄報紙,編輯文章,製作電腦小報;增加獨立學語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