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案

  研讀和查閱其他語文老師的教案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也可以從別人的教案中學到有用的教學經驗和方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供大家參閱,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顫抖的羽毛》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略讀課文,通過略讀了解課文大意。

  2、理清文章的脈絡,體會作者的寫作思路。

  3、品味重點詞句,理解題目“顫抖的羽毛”的含義

  4、結合課文,聯絡實際體會“自悟、自省”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品味重點詞句,理解題目“顫抖的羽毛”的含義

  教學難點:

  聯絡實際體會“自悟、自省”的重要性。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匯入。

  上節課我們一起了解了一個淘氣的孩子所幹的一件淘氣的事——“捅馬蜂窩”,這節課還有一群淘氣的孩子在等著我們去認識,他們又闖了什麼?趕緊開啟書,學習第三課。

  二、 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讀讀課文,按照起因、經過、結果幾方面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指名2~3名同學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師生共同將內容概括為小標題並板書“美好願望”、“捉雞拔翎”、“撈雞上岸”、“真誠彌補”。

  三、 深入探究,重點感悟。

  ⒈ 再讀課文,說說大公雞和“我”分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些語句體會出來的?

  生可能回答:大公雞羽毛漂亮、動作敏捷、掉進水池時很可憐、很無助……“我”很淘氣、做事不計後果、知錯就改、懂得彌補自己的過失等等。並讀出相關語句。師隨機板書。

  ⒉ 指導朗讀:用朗讀把你的理解表達出來。

  生讀找出的句子。

  ⒊ 如果你是本文主人公,會記住這次深刻的教訓嗎?

  ***學生一定會記住,他們不會忘記大公雞落水後害怕、無助的樣子,他們明白好不容易換回的信任不能再失去。***

  ⒋ 想想課文的題目為什麼叫“顫抖的羽毛”?

  ⒌你覺得大公雞應該原諒“我”嗎?

  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回答。

  四、總結昇華。

  師:同學們真是有愛心的,寬容的孩子。我們每個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如果因為我們的錯誤傷害到了別人,我們就應該及時真誠地想辦法去彌補自己的過失,這樣就會重新得到別人的信任。

  五、 板書設計。

  3、顫抖的羽毛

  美好願望 攀比

  捉雞拔翎 後悔

  撈雞上岸 愧疚

  真誠彌補 原諒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偷瓜》教案

  一、 教學目標:

  ⒈ 默讀課文,瞭解大意,感受農村孩子的調皮、純真和可愛。

  ⒉ 讀準詞語的讀音,瞭解“作踐、尋思、侍弄、混小子、毛頭娃崽”等一些農村生活口頭用語,體會不同語言風格的魅力。

  ⒊ 通過讀一讀、講一講或演一演的形式,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

  二、 教學重難點:

  體會不同語言風格的魅力,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

  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四、 教學過程

  認真讀課文,瞭解文中的故事。

  ***一*** 揭示課題,以疑促讀。

  “偷”是什麼意思?毛頭娃崽是怎樣“偷”瓜的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課文 。

  ***二***交流讀文收穫。

  ⒈ 指名讀文,同學互相糾錯。

  ⒉ 說說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三***感悟人物形象。

  那麼文中的娃崽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四***重點部分處理:

  老師要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以下幾句話:

  ***1***“李善才就看瓜,看不住,一愣神……這邊早有幾個娃崽抱著大西瓜跑遠了。”想象當時的情景,讓孩子選擇不同的角度去讀,真正讀進去。

  ***2***“李善才不知自己怎樣撲進屋子,跪倒在三奶奶跟前。他喊:娘啊,我混!”從李善才的動作體會他的心中懺悔之情。

  行路人經過瓜田邊,說:“善才你這地邊的瓜侍弄得比地中的好。”李善才說:“那敢情是。”孩子到底還偷不偷瓜,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會出現歧義。老師要闡明自己的觀點,給學生正確的引導。

  讓學生結組,分角色,準備臺詞,演一演。

  課後向生活延伸:

  想一想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寫一寫。如果沒有,你聽說過這樣的故事嗎?寫一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