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從計劃的重要性程度上來看,可以將計劃分為戰略計劃和作業計劃。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現有學生47名,這些學生天真活潑,好奇心強,對班級非常熱心。但是有幾個孩子自制力比較差,管不住自己,常常偷懶,精力不集中。但是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能自覺地聽課、做作業。因此我把這個學期的教學目標定位在:保優去差。把那些後進學生的思想和成績都提升起來,讓他們學會學習,認真學習。繼續鼓勵好學生,讓他們更加努力奮進,爭創高峰。

  二、 指導思想

  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順應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致力於課堂教學改革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教學體系,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紮實的語文基礎。

  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有所發現,不斷獲得成功的愉悅,不斷提高語文能力。

  三、教材特點

  1、教材體現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具有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以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為己任,用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

  2、教材的內容簡化頭緒,加強整合,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編排體系呈現方式靈活多樣,有助於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教材還體現開放性,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同時留餘地,增加彈性,為教師和學生留有發展、創造的空間,以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生學習的需要。

  4、圍繞專題組織教材內容,加強整合,便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每個單元,從導語到識字課,到課文,到語文園地中的閱讀短文、口語交際、實踐活動,都圍繞本單元的專題合理安排。如第二組,在簡短的導語之後,以三字經的形式編寫識字課,既認了字,又使學生懂得要尊敬長輩、敬愛父母等道理。接著,編排了《看電視》《胖乎乎的小手》《棉鞋裡的陽光》《月亮的心願》等四篇課文,教育學生關愛他人,尊敬長輩,樂於助人。在語文園地裡,"讀讀背背"安排了反映溫馨家庭生活的短詩《鞋》;"口語交際"安排討論爸爸媽媽不讓自己做家務事該怎麼辦。整組教材圍繞"家庭生活"這個主題,把各項內容組合成一個有機整體。

  5、安排獨立的識字課,內涵豐富,形式多樣。

  八課識字大多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韻文形式,易於朗讀;內容均貼近每一了字,而且積累了優美的語言,豐富了知識儲備,並受到思想和文化的薰陶。如第一組的識字課,由八個詞語組成:"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齊放,百鳥爭鳴。"這幾個反映春天優美景色的成語或片語,組成了一幅意境優美的畫卷,而且文字合轍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全冊要求認的字,均選自常用字表;要求寫的字,優先選擇構詞率高的字,併力求使每次寫的字有一定規律。其中有的是本課新認識的字,有的是以前認識並在本課再現的字,便於學生感悟,也便於教師指導。

  6、教材具有時代感,更貼近兒童生活。

  有反映領袖事蹟的《鄧小平爺爺植樹》,有反映家鄉新貌的《畫家鄉》,有體現關愛他人的《月亮的心願》,有表現現代兒童生活的《棉鞋裡的陽光》,有反映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松鼠和松果》《美麗的小路》,有介紹自然常識和科技成就的《棉花姑娘》《火車的故事》等。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便於學生學習語言,並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和感染。課後練習重視語言積累和感悟***如,朗讀背誦,詞語積累與擴充套件,詞句練習***,重視練習語文基本功***如,寫字,詞句理解與運用***,也重視課內外結合,將語文學習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

  7、教材是讓學生喜愛的"學本"。

  ***1***.由關注教師的教轉向方便學生的學。

  無論是單元前的導語,還是課後練習、語文園地,都以學習夥伴的口吻敘述,非常親切、自然。在有些課文之後,根據需要以靈活的形式提出問題或引導實踐。如,在《春雨的色彩》之後啟發提問:"春雨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呢?"在《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課後引導學生:"植樹節快到了,我們也去植樹吧!"這樣設計,既靈活,又實用,對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引導學生投身實踐,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

  ***2***.注重引導發現,儘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使學生樂學、會學,不斷產生成就感。

  在每個語文園地裡設"我的發現",不斷引導學生髮現新的識字方法,發現字、詞、句的一些規律。如"語文園地一"中,"今天,我發現了兩種識字的方法。你知道是什麼嗎?"引導學生髮現可以用加偏旁、換偏旁的方法認識漢字。又如"語文園地四",用展示合作學習成果的方式,啟發學生髮現不同偏旁的字有不同的意思;還引導學生讀帶有多音字的句子,啟發學生了解多音字的特點。在語文園地裡還設有"展示臺",鼓勵學生展示課外認識的字,鼓勵學生展示查字典的能力,鼓勵學生展示講故事的本領,等等。

  8、聯絡單元的專題設計口語交際,加強各個單元教學內容的整合。

  各單元的口語交際話題都與本單元的專題密切相關,使閱讀課文及相應的準備活動成為口語交際的重要知識背景。如第八組的口語交際,話題是"未來的橋"。在此之前的《蘭蘭過橋》一文的課後練習中,以學習夥伴的口吻提出分頭設計未來的橋的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可以得到很多啟示,培養創新思維,從現實生活中,從與同伴的交流中,生髮出形形色色的對未來的橋的設想。有利於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材中八個口語交際的設計,既聯絡課文,又貼近學生生活,從而使學生有話願說,有話可說,利於達到相互交流、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目的。

  9、體現彈性,增加適應性。

  在識字方面,每課要求認識的字型現基本要求,班上有好些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他們多認。另外,在教科書裡貫穿著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在課外閱讀中主動識字的思想。讓學生做識字的有心人,所認的字一定會突破教科書規定的識字量。

  在閱讀方面,教科書的最後編排了五篇選讀課文,供學生選讀。

  另外,鼓勵學生隨時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體現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促使所有學生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提高與發展。

  四、策略與實施

  把握教科書編寫意圖的基礎上,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既符合教材編寫意 圖,又不拘泥於教材。因為教材是以專題形式編排的,語文園地中安排的內容也都是圍繞專題設計的,所以備課時心中要切記因材施教,在每組教學過程中應該安排哪些教學內容,佈置學生進行哪些學習準備,杜絕教學中的隨意性。

  1、識字寫字教學。

  本冊安排的550個要求認識的字,絕大多數是常用字。要相信學生能夠用已經形成的初步的識字能力來學習這些生字,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識字。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加強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當小老師,等等。採用多種形式,注意加強生字的複習和鞏固,防止回生。

  要加強寫字指導,不但要寫對,更要寫好。最好每節課上都讓學生寫幾個字,切實保證寫字質量。

  2、閱讀教學。

  重視朗讀的指導。在學生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這種感情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而是在指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學生自悟、自得的。在教學中,應儘量避免單調枯燥的技術性指導,而是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充分體會課文的情感因素。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如,給畫面配音,分角色朗讀,等等。

  在進行課文教學時,重視學生個人的閱讀感受,除了討論書中的思考題之外,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機會,給學生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還要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引導學生選擇好的讀物,給他們創造交流課外閱讀成果的機會。

  3、口語交際教學。

  重視創設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地進行口語交際。在口語交際課之前,要提早佈置準備。除專門的口語交際課,還要重視課堂教學中的口語交際活動,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進行口語交際,不斷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另外,還要努力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充分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總之,要憑藉教材的優勢,創造性地進行教學,通過指導學習,為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使他們成為樂於學習、主動學習、善於學習、會與他人合作學習的學習者。

  五、教學進度

  根據本學期時間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一般是兩星期上一個單元,進行一次測試檢驗,每課書的教學時數根據實際情況定。

  ***二***

  一、所教年級現狀分析。

  一年級一班共有學生44人,男生24人,女生20人,經過半學期的訓練,孩子們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仍然需要老師常規的管理。這些學生原來所處的教育環境、家族情況各異,行為習慣和知識基礎相差較大,給老師的管理帶來困難。整體看,這些學生身上雖然存在著紀律渙散,自私、嬌氣等缺點,衛生、學習、行為等還沒有養成良好習慣,但天真、熱情、有上進心,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一定會養成良好習慣,成為一個真正的小學生,為進入二年級打下良好的基礎。今年學生的人數少,便於學生的管理。經過新學期兩個周的初步管理,大部分學生上課遵守紀律,能認真聽講,有4、5個同學注意力不集中,上課經常左顧右盼,在常規方面還要繼續加強。在傳授知識上要從基礎抓起。不能忽視每一個學生,作到眼中有每個孩子。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與結構。

  第二冊教科書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共設八個專題分為八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護環境,快樂的夏天,動腦筋想辦法,我們的生活多麼幸福,我們都有好品質,我們身邊的科學。八個專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把知識、能力、方法、情感融為一體。每個專題內涵都比較寬泛,避免了教材內容的侷限性。

  每組包括1課"識字"、5-6篇課文和1個"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絡,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課包括詞語、三字經、對對子、謎語、諺語、詩歌等多種形式。課文共42篇,內容豐富多彩。"語文園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主要是識字的方法;日積月累--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段篇;口語交際--與專題聯絡,在雙向互動中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展示臺--給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所得的舞臺。

  本測識字的編排,繼續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全冊要求認識550個常用字,會寫350個認識的字。要求認識的字和要求會寫的字,分別在練習裡標明。此外,在語文園地裡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認識的字。書後的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冊要求認識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冊要求會寫的字。

  三、本冊教材總的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目的:

  1、複習鞏固漢語拼音。能準確熟練的拼讀音節,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和學習普通話。

  2、要求學會的字,應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能借助圖畫或詞句瞭解意思,逐步培養識字能力。要求會認的字,能讀準字音即可,不抄不默不考。

  3、繼續練習用鉛筆寫子。能依照筆順規則,按田字格里的範字寫子。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合乎要求,逐漸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4、學過的詞語要能準確認讀,正確書寫,懂得意思,並練習在口頭或書面語言中運用。

  5、學習用普通話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學習分角色朗讀課文,逐步做到有感情。能背誦指定的課文或片斷。

  6、學習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詞句的意思,能借助漢語拼音閱讀第二冊《自讀課本》及淺顯的注音讀物,能大致瞭解內容。認識逗號、句號、問號、歎號、冒號和引號。

  7、學會聽、說普通話。能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聽後能複述基本內容。認真聽別人說話,養成聽話時注意力集中、不隨便插話的好習慣。能運用部分學過的詞語說句子。能用普通話清楚地回答問題。看圖或觀察簡單的事物後,能說幾句完整、連貫的話。願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態度大方有禮貌。

  8、能用詞語連成句子,能看圖寫句子。樂於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學習使用句號和問號。

  教學重點、難點:

  1、進行字、詞、句的訓練。

  2、進行朗讀訓練、背誦訓練,要求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

  3、進行正確的寫字訓練。

  四、主要的教學措施和教改思路。

  1、端正教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性;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要注重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2、重視培養能力。學生獲得知識是必要的,但培養能力更重要。一個學生如果沒有自學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他的終身發展將受到限制,我們從新世紀人才的培養目標出發,必須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就第二冊語文教學來說,要著重培養學生識字能力、理解詞句的能力,朗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初步的自學能力。在教學中,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求,不要一刀切,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較大發展。

  3、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識字教學要改變不分重點、難點一律由老師先教字音、分析字形、講解字義,再讓學生機械抄寫的陳舊教法。學生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漢字知識和識字方法,教學中要注意放手讓學生藉助拼音讀準字音,利用學過的偏旁部件和熟字分析記憶字形,結合詞句和生活實際理解字義,教師只對難點作指導和講解。這樣,不僅可以節省教學時間,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一定要杜絕逐句講解,繁瑣分析的現象,一定要體現以讀為主,要把以往分析講解的時間省出來,讓學生多讀書,多背誦,不斷增加語言積累。

  4、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語文實踐活動通過有計劃、有步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各方面的語文能力得到訓練。語文實踐活動,內容上要與課內教學密切聯絡,形式上要活潑有趣,使學生樂於參加。可以把表演、競賽、遊戲引進課堂,也可以組織學生走出課堂進行活動。使學生在反覆實踐中鞏固所學知識,逐步提高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