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十二課想別人沒想到的詞語盤點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十二課《想別人沒想到的》的題目提示了這篇文章的中心,插圖揭示了小徒弟畫面的內容。小編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十二課《想別人沒想到的》詞語盤點,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十二課《想別人沒想到的》詞語盤點

  【召集】

  通知人們聚集起來。

  【徒弟】

  學生。

  【若隱若現】

  好像看得見,又好像看不見。

  【恍然大悟】

  形容忽然醒悟。本課指兩個徒弟聽了師父的話,忽然一下明白了師父為什麼稱讚小徒弟的畫。

  【密密麻麻】

  又多又密。

  【連綿不斷】

  ***山脈、河流、雨雪等***接連不斷。

  【稱讚】

  用言語表達對人或事物的優點的喜愛。

  【禁不住】

  本課指畫師小徒弟的畫,不同得點頭稱讚。

  【連綿起伏】

  本課形容群山連線不斷,一起一伏的。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十二課《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建議

  1、這是一篇開發學生智力的有趣故事。教學伊始,教師可以創設情境,或者從類似的民間故事入手,或者營造一個相同或者類似問題情境,以啟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的思維和興趣充分調動的基礎上,匯入本課的學習。

  2、課文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較淺顯,但講述的道理很有啟發性。要放手讓學生把課文讀懂,可以先讓學生參照課文前的提示語,明確學習的要求,獨立閱讀、思考,在大體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全班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體會到為什麼小徒弟的畫能得到畫師的稱讚。要在一張同樣大小的紙上,畫出儘可能多的駱駝,大徒弟想到的辦法最簡單,也是常人一般的畫法,那就是把駱駝畫小。當然,駱駝畫得越小,畫出的駱駝就有可能越多。二徒弟的方法與大徒弟相比,有一定的進步,他用駱駝的頭來代表整個駱駝,這樣,他畫出的駱駝數就比大徒弟多了。不過,無論是大徒弟還是二徒弟,他們畫出的駱駝數畢竟都是有限的,都沒脫出俗套。與他們相比,小徒弟的辦法之所以最好,是因為他用有限的兩隻駱駝代表了無限的可能,誰也說不清究竟會有多少隻駱駝,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因此,他的畫最好。教學中,老師也可以問問學生,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也可以畫出更多的駱駝。

  3、課文最後學習夥伴說:“我也想到過別人沒有想到的事。”目的是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學習中拓展開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也可以從生活實際中提出一些問題,啟發學生提出改進或解決的辦法。鼓勵學生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把自己隨時想到的一些好點子記錄下來。

  4、老師可以在學生廣泛思考、交流的基礎上,提示一些“想別人沒想到的”例子。可以回憶一下學過的課文,比如,曹衝稱象、司馬光砸缸、聰明的華佗、愛迪生救媽媽的故事。也可以列舉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如果時間允許,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講畫家作畫的一些巧妙的構思。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十二課《想別人沒想到的》課文

  從前,有位畫師收了三個徒弟。

  有一天,畫師把三個徒弟召***zhào***集在一起,要考考他們。他給每個徒弟一張同樣大小的紙,讓他們畫駱***luò***駝***tuo***,看誰畫的駱駝最多。

  徒弟們想了一會兒,便拿起筆畫了起來。

  大徒弟用細筆密密麻麻地在紙上畫滿了很小很小的駱駝。畫完以後,他很得意,以為自己畫得最多。

  二徒弟想:紙只有這麼大,要畫出最多的駱駝,該怎麼辦呢?於是他畫了許許多多駱駝的頭。他畫的果然比大徒弟多。

  畫師看他倆的畫,沒有露出滿意的神情。當他拿起小徒弟的畫時,禁不住點頭稱讚。原來,小徒弟只畫了幾條彎彎曲曲的線,表示連綿***mián***不斷的山峰,一隻駱駝從山中走出來,另一隻駱駝只露出腦袋和半截脖子。看到畫師稱讚小徒弟的畫,大徒弟和二徒弟感到很奇怪。

  畫師說:“你們看這幅畫,畫上雖然只有兩隻駱駝,但它們在連綿起伏***fú***的群山裡走著,若***ruò***隱若現,誰也說不清會從山谷裡走出多少隻駱駝,這不恰***qià***好表明有數不盡的駱駝嗎?”

  兩個徒弟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