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藥的首要條件

  你對合理用藥瞭解多少?知道是什麼嗎?下面小編給你整理了,一起來了解吧!

  是什麼?

  安全性是,強調讓用藥者承受最小的治療風險獲得最大的治療效果。根據患者的病情及年齡、性別、病情緩急、生理狀態和用藥目的以及藥物性質,合理選用適宜的給藥途徑和給藥方案。

  WHO提出合理用藥的標準是:***1987***

  1***處方的藥應為適宜的藥物

  2***在適宜的時間,以公眾能支付的價格保證藥物供應

  3***正確地調劑處方

  4***以準確的劑量,正確的用法和用藥日數服用藥物

  5***確保藥物質量安全有效

  合理用藥標準:

  1***人均用藥品種

  2***注射藥物次數

  3***基本藥物使用率

  4***通用名使用率 醫學教育網蒐集

  5***醫生與病人接觸的次數

  6***藥師與病人接觸的次數

  合理用藥的基本要素:

  目前尚無一個公認明確的合理用藥定義。絕對合理用藥也是難以達到的,一般所指的合理用藥只是相對的,當今比較公認的合理用藥是應包含安全、有效、經濟與適當這4個基本要素。

  開展臨床藥學與藥學監護促進合理用藥

  合理用藥是一個涉及面廣,難度高的複雜性工作。藥物品種在隨著醫藥科學的發展而迅速增加,現在國內常用的處方藥物已達7000種之多。有人預言21世紀藥物仍然是醫療中的重要手段,但臨床藥物治療水平許多方面並未伴隨著藥品的增加而提高,如浪費藥品,延誤治療,藥療事故,藥源性疾病等,不合理用藥現象在國內極為嚴重,藥害危及人類健康與生命安全,濫用藥物增加了有限的社會資金和人類生存空間日益匱乏的資源負擔,有報道上市藥物中的70%被諸多原因而浪費,我國每年死於藥物不良反應者近20萬人,若能大力推動合理用藥,使用藥做到安全、有效、經濟、適當,則可減少60%的浪費和大量藥害。新世紀中醫生的職責不僅是治病,更主要的是治病人;藥師的職責不僅是給病人發藥,更主要的是給病人用藥。臨床藥學的核心是研究藥物的合理應用,要求藥師從以藥物為中心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上來,而藥學監護使臨床藥學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