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臨床藥師對臨床不合理用藥的藥學干預論文

  直到20世紀60年代後期,“臨床藥學”和“臨床藥師”這兩個專用名詞才在國外醫學刊物中出現,隨後,臨床藥學逐漸在國外,特別是在美國蓬勃開展。臨床藥師以其豐富的現代藥學知識與醫師一起為患者提供和設計最安全、最合理的用藥方案,臨床藥師是在幫助醫生合理用藥上起關鍵作用的人,他能協助醫生在正確的時機為患者處方正確的藥物和正確的劑量,避免藥物間不良的相互作用,解決影響藥物治療的相關因素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在臨床合理用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探討臨床藥師對臨床不合理用藥的藥學干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探討臨床藥師對臨床不合理用藥的藥學干預全文如下:

  通過藥品的使用來抵抗疾病是人們生存繁衍最關鍵的方法, 但目前有許多患者因臨床用藥不合理而使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療, 臨床藥師應該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相關調查研究表明, 全球上超過1/3的患者死亡並不是由於疾病本身所造成, 而是因用藥不合理所導致的[1]。在國內的醫院中, 存在較為嚴重的用藥不合理現象, 醫院臨床藥師必須重視該現象, 減少因不合理用藥而導致的死亡率。本文主要分析臨床藥師對臨床不合理用藥的藥學干預, 現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1月~2012年11月臨床藥師的不合理臨床用藥記錄及與藥學干預相關的資料;對這段時間內經過藥學干預之後的問題進行統計及分析。本研究中將臨床用藥的處方當作研究物件, 且統計出2011年的處方數量為26372張, 2012年的處方數量為42686張。

  1. 2 干預方法 臨床藥師必須深入到臨床中, 積極參與會診、查房及實際的用藥, 針對用藥不合理的情況進行登記, 制定出具體的策略對該現象進行調節及藥學干預;並根據相關的規定及原則定期對患者的病歷及處方進行調查, 分析藥品用量的動態分佈及藥品消耗的具體排序, 對臨床的用藥情況進行掌握, 對用藥不合理的具體藥學干預的記錄、資料進行歸納、分析、總結。並增強對抗生素的臨床運用督促, 對抗生素運用不合理的情況進行限制, 檢查抗生素的使用情況及數量。將與科室的經濟利益有關的經濟效益鏈條取消, 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 降低患者的費用及負擔。

  2 結果

  通過臨床藥師對臨床用藥不合理現象進行了藥學干預之後, 使臨床醫師的用藥行為得到有效規範, 改善了臨床中的不合理用藥現象;使臨床中不合理用藥的發生率得到降低, 增強醫療安全及質量。此外, 臨床中不合理用藥的比率也在不斷降低;本院在進行藥學干預之前, 2011年內臨床不合理用藥的比率是27.8%, 但2012年實施了藥學干預後, 其比率是3.6%, 與2011年相比有明顯的下降, 使本院臨床不合理用藥的情況得到顯著改善。

  3 討論

  近幾年, 國內一些醫院中存在較為嚴重的臨床不合理用藥問題, 具體表現是:運用較多種類的抗生素, 致使其費用不斷上漲, 患者的住院時間不斷延長, 且致使週轉效率不斷降低, 住院的總費用持續上升[2]。此外, 臨床醫生的選藥工作做得不到位、字跡書寫得不清楚、藥物的用量及用法不合適、處方塗改情況嚴重、劑型錯誤或者無劑型等不合理現象嚴重。面對這些情況, 臨床藥師必須有針對性的進行處理。臨床藥師可以通過會診、查房等方式對臨床用藥的情況進行分析, 憑藉其自身的專業優勢來對臨床用藥進行有效的指導, 對臨床用藥的相關行為進行規範。這樣不僅可以對臨床不合理用藥的行為進行及時糾正, 而且可以對該現象的發生進行抑制, 使醫療安全和質量得到保證。

  本院通過對臨床不合理用藥的情況進行藥學干預之後, 不合理的用藥現象得到改善, 使得醫院的醫療質量得到不斷增強。對藥物進行合理利用不但是醫生自身的職責, 而且是藥師具體藥學服務作用得以增強的關鍵, 可以讓其專業得到真正發揮。另外, 醫院必須加強對處方的管理, 定期對其進行檢測及監督, 可以利用再教育來讓藥師及醫生的素質得到增強。針對藥方中的錯誤必須及時進行糾正, 讓處方質量得到保證, 進而促進臨床中的合理用藥, 使患者可以安全、放心的用藥。

  總之, 臨床藥師通過對臨床中的不合理用藥情況進行藥學干預之後, 效果比較顯著, 使臨床用藥中存在的用藥問題得到明顯改善,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