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閱讀專項訓練帶答案

  閱讀理解一直以來都是高考語文中重點考察的一個考點,為了幫助大家提高語文閱讀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大家自測練習。

  語文閱讀專項訓練原文:

  1611年的聖誕節,窮困潦倒的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徜徉街頭。這位皇家科學家很是沮喪,已經好幾個月沒發薪水的他正絞盡腦汁思考如何給朋友送上一份禮物。他看著漫天飛舞的雪花仰天長嘆:“啊,上帝!除了雪花之外,還能送什麼呢?”

  雪花當然無法相送,這位天才的科學家卻突發奇想:他決心寫一篇關於雪花形狀的文章作為新年禮物送給朋友。於是這篇題為《論六角形雪花》的論文問世。400年來,每當我們提到雪花研究,都會首推這篇誕生於貧寒與友情的學術論文。

  天文學家的觀察畢竟不拘小節。20年後,數學家、哲學家笛卡爾才第一次詳細描述了雪花的外形。和開普勒一樣,這位科學巨人的觀察也僅限於肉眼觀察。不過,他的眼光非比尋常。除了不同形態的六邊形,他還記錄了極其罕見的帶帽冰稜柱和十二面體結構的雪花。

  在觀察筆記中,笛卡爾讚歎道:“完美的六邊形啊!邊是如此直,夾角是如此相等,粗手笨腳的人類簡直沒戲……我絕對想象不出來,這些完全對稱的六角小精靈如何在自由的空氣與狂躁的風中悠閒地降生。咦,或許正是風神信手令小精靈在雲朵上上下翻飛,並在那裡托住了它們輕盈的身軀,使它們來得及左顧右盼,遵照自然固有秩序的啟蒙,把自己琢磨成六片稜角的模樣!”

  時光機繼續運轉,1885年1月15日的暴風雪中,本特利拍到了第一張雪花的顯微鏡照片。這種“雪花微距照”產生於冰天雪地中一架連了顯微鏡的相機匣子。後來,他發表文章說:“雖然給雪花拍照是細緻活兒,但並不困難。困難之處就在於,這項工作必須在零下溫度中完成,並且需要身體暴露在嚴寒中。”此後的數十年中,這位“雪花晶體攝影師”拍下了5000多幅雪花照片,其中每一片都不盡相同。

  雪花的研究後浪推前浪,如今的雪花人當數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肯尼思·利伯佈雷赫特。這位物理學家讓雪花落在一個收集板上,然後仔細觀察,從中找出有趣的樣本。他發現,最完美的雪花晶體往往出現在風力小的小雪天,那時的天氣特別寒冷。為此,他經常到寒冷的北方地區去等待降雪。

  除六邊形雪花之外,奇特的三角形雪花是大自然中普遍的雪花結晶形式。為揭開這個謎團,利伯佈雷赫特及其合作者在實驗室中模擬與自然降雪相似的條件以製造雪花,同時記錄下各種不同形狀的雪花晶體。

  最後的結果表明,其實一些三角形雪花晶體仍然擁有六個邊,之所以看上去是三角形,是因為它們是由三長三短的六條邊構成的。

  利伯佈雷赫特指出,在雪花從天降落的過程中,微小的塵埃顆粒等雜質會造成雪花的某個邊緣產生傾側。在風的作用下,向下傾側的邊緣會生長得更快,從而形成三角形。一旦三角形開始形成,由於三角形的穩定性,雪花在之後繼續下降的過程中,即使再遭遇顛簸碰撞,也會繼續維持這一形態,直至降落地面。

  2006年,利伯佈雷赫特的雪花照片被做成郵票,飄到世界各地,當然也包括那些永遠不下雪的角落。

  如今,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可以導致巨型雪花形成的大氣條件,這對氣候研究非常重要。據說,吉尼斯紀錄的最大雪花是在美國蒙大拿州遭遇一次暴雪時出現的。當地一個農場工人表示,這種雪花比牛奶平底鍋還要大,直徑大約有38釐米。遺憾的是,找不到相關證據能夠支援他的說法。

  閱讀專項訓練題目:

  1.文章中,本特利說:“雖然給雪花拍照是細緻活兒,但並不困難。困難之處就在於,這項工作必須在零下溫度中完成,並且需要身體暴露在嚴寒中。”而他為了拍出更多的雪花照片,最終在寒冷中感染肺炎去世。結合文字,聯絡現實,談談本特利的經歷帶給你的感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專項訓練答案:

  [解析] 本題考查探討文字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的能力。談“感悟”的觀點可以在段首,也可以在結合原文後,也可以在段尾,但必須有明確的表述。舉例須恰當,即所舉事例需圍繞自己的感悟、觀點來展開,所舉事例應扣住現實生活,包括個人經歷、社會現象、真實事件等。

  [答案] 示例一:本特利在研究雪花的過程中,不畏嚴寒,不顧生死,這種對科學的熱愛和追求讓人感動。我認為,我們的人生也應該像本特利一樣,能執著地去追求你所熱愛的事物,併為此付出努力,我相信這個努力的過程會使我們終身受益。如袁隆平,為了追求他的水稻夢,日復一日地在田間勞作,不怕髒不怕累,甘當一名農夫,卻解決了困擾全球億萬人口的糧食問題,贏得世界人民的尊重。所以,無限地熱愛,執著地追求,能創造人生的輝煌。

  示例二:本特利為了研究雪花而付出生命的代價,可見科學研究需要付出不同尋常的艱辛努力。我認為,我們要超越有限而平庸的生命,也必須付出,沒有人能隨隨便便獲得成功。時下,娛樂圈的很多年輕人吃不得苦,受不得累,總想著靠一些“作秀”的手段去獲取名利,這樣得來的名利怎麼會長久呢?唯有付出努力,付出艱辛,修煉自身的基本功,涵養自己的身心,你的人生才會真正的發光發亮。

  2.本文列舉了多位科學家對雪花奧祕的研究情況,請分點概括科學家們對雪花奧祕做了什麼探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專項訓練答案:

  [解析] 本題從把握科學家們對雪花奧祕探索的角度考查對文字的分析概括。要結合文字的所有內容篩選概括,找出相應區間,分點概括,要準確、全面。

  [答案] ①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首先以學術論文的形式提出雪花是六角形的形態;②哲學家笛卡爾第一次詳細描述了雪花的外形,並記錄了兩種及其罕見的雪花形態;③本特利拍攝“雪花微距照”,發現每一片雪花的形態都不盡相同;④物理學家利伯佈雷赫特揭開了三角形雪花晶體的奧祕。

  3.科普文的語言除準確嚴謹外,還具有不同於一般說明文的語言特色。請賞析文中畫線句子的語言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專項訓練答案:

  [解析] 本題考查對科普文語言特色思考和判斷的能力。科普文的語言首先要求準確,在準確的基礎上,還有平實和生動之分。畫線句子運用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雪花的形態。

  [答案] 這個句子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把雪花比作小精靈,並賦予雪花以人的動作、情感,“悠閒地降生”、“左顧右盼”、“把自己琢磨成六片稜角的模樣”,用富有情感的語言想象雪花形成六邊形形態的過程,生動形象地展現了雪花形態的無限奧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雪花的喜愛和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