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血補鐵中藥方劑都有什麼

  貧血,中醫稱為血虛,是臨床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引起血虛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先天不足,二是後天失養。後天失養主要為飲食不節,損傷脾胃。下面由小編給大家介紹補血補鐵的中藥方吧,僅供大家參考。

  補血補鐵的中藥方

  1.熟地30g,水煎服,每天一次,連服5~7天。有補氣血、滋腎水、益神明的作用。《本草綱目》講:“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利耳目、黑鬚發、男子五勞七傷、女子傷中崩漏、經候不調、胎產百病。”

  2.當歸20g,水煎服,每天一次,連服5~7天。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因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活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

  3.首烏18g,水煎服,每天一次,連服5~7天。有補肝腎、益精血、澀精止遺的作用,為滋補良藥。

  4.阿膠32g,烊化服,每天一次,連服5~7天。有補血滋陰、止血安胎的作用,為“養血潤燥,養肺除熱要劑。”久服可輕身益氣。

  5.雞血藤30g,水煎服,每天一次,連服5~7天。有補血活血、祛淤生新、舒筋脈、去風溼的作用。對體虛血少,血不養筋而經絡不舒之症最為相宜,尤以老人婦女更為合適。

  補血補鐵喝什麼湯好

  牛肉西紅柿湯材料:新鮮西紅柿和一斤牛腩、少許八角、花椒、蔥和姜、蒜。

  做法:

  1.先把牛腩和西紅柿切成核桃大的塊備用;乾淨的牛腩不用焯水,用少許油煸炒八角、花椒出香味之後撈出,放入姜、蒜片和牛腩翻炒到牛腩表面稍干時加料酒;再翻炒數下添入開水,放入鍋中燉一個半小時。

  2.取出燉好的牛腩倒在炒鍋裡,放入西紅柿塊,小火慢燉15分鐘收汁,用水澱粉勾芡後撒蔥花即可。

  功效:牛肉中含鐵最多,補氣血,是調脾胃上好的食物,且熱量也不高。西紅柿的作用在於補充維生素C,因為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還含有可以抗衰老防癌的番茄紅素。還有就是香菜,香菜屬熱性,可用來助汗排溼。

  羊肉鵪鶉湯材料:鵪鶉1只,羊肉200克,小麥仁50克,生薑、料酒、食鹽各適量。

  做法:鵪鶉去毛及腸雜洗淨,羊肉切小塊。加水煮沸,打去浮沫,加人小麥仁、生薑、料酒、食鹽,文火燉至肉熟爛即可。

  功效:羊肉鵪鶉湯補氣補血,滋陰壯陽。適用於年老或病後體虛,血虛頭暈,身體瘦弱,面色萎黃,體困神疲等氣血兩虧之症。

  淮山枸杞子鮮菌牛尾湯材料:山藥、枸杞子、金針菇,豬尾或者牛尾。

  做法:牛尾先切斷焯水,去除浮沫,然後重新加水,加入生薑,桂皮,大料,蔥段,大火煲沸後,改文火煲半個小時後加入山藥,繼續燉煮半個小時,然後加入焯過水的金針菇,洗淨的枸杞子,約10分鐘關火,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功效:牛尾對男人來講是非常好的補氣、養血的食物,同時還具有強筋骨,健體態的作用。

  當歸紅棗老鴨湯材料:老鴨350克,當歸10克,紅棗50克,姜10克,清水1500克。調味料:鹽5克,雞精3克,糖1克,胡椒粉1克。

  做法:將老鴨斬塊汆水,當歸、紅棗洗淨,薑切片待用。淨鍋上火,放入清水、薑片、老鴨、當歸、紅棗,大火燒開轉敘燉50分鐘調味即成。

  功效:鴨肉性屬寒涼,能滋陰消暑、補虛養腎,而鴨肉與性溫味甘、具有補血活血功效的當歸相配,既可使鴨肉的寒涼之性不至太過,適用於氣血不足、陰虛體弱及久病之後的男人補血、增強免疫力。

  黃芪燉牛肉湯材料:牛肉1000克、黃芪10克、青菜心5棵、精鹽5克、味精2克、黃酒5克、蔥段、姜塊、麻油適量。

  做法:

  1.將牛肉切成方塊,焯水洗淨。黃芪用溫水洗淨。青菜心洗淨,用沸水燙至碧綠色過涼。蔥段、姜塊拍鬆。炒鍋上火,倒入鮮湯,放入牛肉、黃芪、蔥姜、黃酒、精鹽,用旺火燒沸。打去血沫後,移至小火燉至牛肉熟爛,揀去蔥姜。

  2.將牛肉撈入湯盆中,擺上菜心,原湯加味精調味後,倒入湯鹽中,上蒸籠蒸10分鐘取出,淋入麻油即成。

  功效:黃芪牛肉湯的主要功效有益氣補肺,養心安神,強身健體,平時容易感冒、體質虛弱、怕冷的人,每天喝一碗即可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補血補鐵吃什麼食物好

  血氣不足可以吃何首烏何首烏是保健珍品,具有養精血,強筋骨等功效,而且烏髮、強心降脂、軟化血管。

  吃法:磨細粉,每天30g,蜂蜜兌服。

  血氣不足可以吃阿膠阿膠含有多種氨基酸和鈣質,為生血止血佳品。它有明顯的補血作用,並且效果比鐵劑更好。

  吃法:每天6g烊化沖服。

  血氣不足可以吃熟地黃熟地黃能補血滋陰而養肝益腎,凡血虛陰虧、肝腎不足所致的眩暈,均可應用。補血常與當歸、白芍等同用;補肝腎常與山茱萸等同用。

  吃法:用500g煎汁去渣,兌蜂蜜適量熬煉成膏,每次服2湯匙,每天2次。

  血氣不足可以吃桂圓肉桂圓肉益心脾、補血氣。對氣虛不足、心血虧虛、心悸失眠有療效。

  吃法:每天15g,加紅棗10g,煮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