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虛的中藥方劑都有些什麼

  如今腎虛成了很多人都有的通病,但是他們並不是太關心,其實,拖的越久問題越大,據說,腎虛容易短命,那麼補腎虛的中藥方有什麼?下面由小編給大家介紹補腎虛的中藥方吧,僅供大家參考。

  補腎虛的中藥方

  1、何首烏

  李時珍說過:“何首烏,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髭發,為滋補良藥,功在地黃、天門冬諸藥之上。”凡是腎虛之人頭髮早白,或腰膝軟弱、筋骨痠痛,或男子遺精,女子帶下者,食之皆宜。

  2、枸杞子

  性平,味甘,具有補腎養肝、益精明目、壯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壽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腎虛之人,食之最宜。如《本草通玄》記載:“枸杞子,補腎益精,水旺則骨強,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無不愈矣。”

  3、芡實

  性平,味甘澀,有益腎固澀、補脾止洩的雙重功效。《本草經百種錄》稱之為“脾腎之藥也”.《本草新編》中說:“芡實不特益精,且能澀精補腎,與山藥並用,各為末,日日米飯調服。”凡腎虛之人遺精、早洩、帶下、小便不禁或頻多者,宜常食之。

  4、杜仲

  性溫,味甘微辛,能補肝腎、強筋骨,對腎虛所致的腰脊痠疼、足膝軟弱無力、小兒腎虛兩下肢麻痺,以及婦女腎虧引起的習慣性流產者,最為適宜。

  5、胡桃

  性溫,味甘,既能補肺止喘,又能補腎固精,還能潤腸通便。適宜腎虛喘嗽、遺精陽痿、腰痛腳弱、小便頻數、大便燥結之人服食。

  6、山藥

  性平,味甘,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之功,無論是陰虛火旺或是腎氣不固而遺精早洩者,均宜常食多食。若能配合其他補腎固精食品,如芡實、蓮子等一併服食,效力更佳。

  補腎虛的護理工作

  飲食保腎

  能夠補腎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養腎外,核桃、韭菜、蝦、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補腎養腎的作用。

  另外,足底有許多穴位,如湧泉穴。“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覺前可以按揉腳底湧泉穴,按摩湧泉穴可起到養腎固精之功效。

  警惕藥物

  不論中藥還是西藥,都有一些副作用,有的藥物常服會傷腎,所以在用藥時要提高警惕,要認真閱讀說明書,需長期服用某種藥物時,要諮詢相關專家。

  睡眠養腎

  充足的睡眠對於氣血的生化、腎精的保養起著重要作用。臨床發現,許多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有過分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歷。因此,不要過度熬夜,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有利於腎精的養護。

  吞津養腎

  口腔中的唾液分為兩部分:清稀的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為唾,由腎所主。你可以做一個實驗,口裡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來,不到一天時間,就會感到腰部痠軟,身體疲勞。這反過來證明,吞嚥津液可以滋養腎精,起到保腎作用。

  補腎虛吃什麼食物好

  核桃仁

  有補腎溫肺、潤腸通便的作用。《神農本草經》將核桃列為輕身益氣、延年益壽的上品。腎陽不足、精神萎靡、腰膝冷痛、尿頻及肺虛久咳的人最適合。

  荔枝

  《玉楸藥解》說它“暖補脾精,溫滋肝血”。陽虛又兼氣血不足、月經過多、疝氣腹痛的人可經常吃些荔枝。

  姜

  生薑偏於散寒,乾薑有溫中回陽,特別是溫暖脾陽的作用。陽虛怕冷、脘腹冷痛、便溏腹瀉、四肢發涼的人很適合。

  肉桂

  是常用的調味食品,有補元陽、暖脾胃、通血脈、散寒氣的功用。古代凡治療陽虛的名方,如右歸丸、金匱腎氣丸等,皆以肉桂為主藥。肉桂甘辛大熱,既能補陽氣,又能散寒邪,故陽虛怕冷、四肢發冷、食慾不振、腰膝冷痛的人最適宜。

  茴香

  有溫陽補火與散寒理氣的作用。金元醫家李東垣認為:“小茴香補命門之火”。茴香辛甘溫,作為調味品,適合陽虛火衰和寒凝氣滯的人。

  羊肉

  為溫補佳品,有溫中暖下、益氣補虛的作用。建議陽虛的人在秋冬以後常吃,可以起到補虛勞、祛寒冷、助元陽、益腎氣、溫補氣血的效果。腎虛腰痛、虛寒怕冷、胃脘冷痛、婦女產後體虛者均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