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學在高中美術教育中的應用

  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促進美術作品的創新,還要通過美術教育讓學生更加熱愛生活。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一、生活化教學對於高中美術教育的重要意義

  首先,來源於生活的美術素材具有一定的親近性,每名學生的生活方式都不大相同,對於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或經歷必定會產生獨特的看法,因此他們在心理上一開始就不會對來源於生活的美術素材產生畏懼或感到抽象、不可把控。據研究,學習與生活有聯絡的知識會增強學生的接納意識,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生活化的知識有助於提高高中美術教育質量。

  如,在教學米勒的《拾穗者》這幅作品時,由於現代學生基本在城市中生活,往往難以理解創作者表達的意境,也沒有興趣挖掘其中的內涵,這就是由於生活經驗的缺乏而引起的學習障礙。而提高學生體驗生活的興趣對於其將來的美術學習會產生一定的幫助。最後,在高中美術課堂中進行生活化教學,能夠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也能給學生創造想象的空間。

  二、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目前,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高中美術課堂中生活化的素材較少,而且部分學校的美術課程設定不太合理,一些教師在設計美術知識的過程中沒有較好地聯絡生活化的事物,不能夠較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採風等室外教學活動較少。

  其次,部分高中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於注重美術技巧的講解,沒有考慮到課堂氛圍和課堂創新教學等問題。不管在什麼年代,都必須推陳出新,美術教育也應當如此。沒有生活色彩的素材,不能給學生帶來創作靈感。這樣學生創作出的只有技巧而沒有情感的美術作品相差無幾,沒有新意。

  最後,一些高中美術教師的專業素質還不達標,在生活化教學實踐過程中,由於教學方法不得當,無法取得有效的教學成果。除此之外,由於高中生面臨高考,部分學校對於美術的關注度不夠,導致美術課形同虛設,學生也難以得到很好的學習機會。

  三、在美術教育中運用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1.加強對美術課程的重視,不斷提高美術師資隊伍的教學水平學校應當加深認識美術課程的積極教育作用,併合理安排美術課程,加大投入建設師資隊伍,不斷提高美術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在高中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當扮演引導者的角色,注重增強學生的實踐自主性。

  教師可以在美術教學中創設與生活素材相關的課堂主題活動。如,在教學《魚》一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觀察生活中各種魚的特點,並發現它們的獨特優勢,然後進行創作,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在課程教學方案設計方面,教師應當增強美術的綜合型運用,學校也可以建立美術校本等新型課程。另外,美術教師還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在美術課堂上不斷創新和突破,利用新穎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想象力。

  2.讓學生學會將課堂所學的美術技巧運用到生活中生活本身就是一門藝術,任何教育的最終目的都是讓學生獲得全面成長,從而更好地生活。學生可以利用在美術課堂中所學到的一些專業知識,如線條、構圖等進行生活實踐。如,學生可以進行知識遷移,利用線條的相關知識賞析生活中建築的特點,發現各式樣建築獨特的美,從而感受藝術的魅力,由此,學生會更加熱愛生活。

  3.進行科學的美術課堂教學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能夠有效延伸課堂,因此教師在進行美術課堂教學評價時應當尊重學生的個性,利用綜合性、實效性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並增強學習美術的自信心。

  當然,教師還應當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建立一個評價體系,不斷反省自己的教學過失並加以改進,還要優化教學方案,定時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獎勵的方式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如,在班上設定“晉級榜”等,慢慢讓學生進步,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學校對於表現較好的班級還可以開展美術作品特色展覽會等,帶動學校的美術學習氛圍。總而言之,美術教學不但要教授學生繪畫技巧,更要注重培養學生髮現美的眼光和塑造美的心靈。教師應當將生活有機地融入美術教育,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