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國慶去哪裡旅遊好

  廣東也有很多漂亮的景點,你知道廣東國慶好去處嗎?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廣東國慶好去處,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廣東國慶好去處1:丹霞山

  丹霞山座落於仁化縣城南約9公里處,距韶關市區56公里。丹霞山與南海羅浮山、博羅羅浮山、肇慶鼎湖山並列為廣東四大名山,1988年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山均為紅色砂礫岩,遠眺全山,“色如渥丹,燦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稱之為“紅石花園”。它的地質岩層是由碎屑紅巖,礫石巖和粉狀沙岩所組成,含有鈣質,氧化鐵和少量石膏,呈丹紅色,是砂岩地勢的代表。這種地形和福建的武夷山、韶關的金雞嶺等同屬丹霞地貌。丹霞山古稱燒木佛舊地,又稱長老寨。據《廣東省通志》記載,丹霞山在殘唐五代時期已有佛教居士法雲在山上之錦石巖憩 。

  丹霞山是廣東省四大名山之一,位於粵北仁化縣城南九公里處,以“奇,險,美”著稱,因“色如渥丹,燦若明霞”而得名。“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廣東一丹霞。”這是人們對丹霞山的讚美之語。傳說,很早以前,有一對青年男女為了尋找一個理想的地方安家立業,騎著一匹棗紅色的駿馬,乘風駕雲。一天,他們來到洞庭湖上,忽見五嶺之南,湞水之畔,樹綠天碧,奇花似錦,百鳥翔集,彩蝶飛舞,景色甚為美麗,於是策馬南行,在一株高若蒼天的丹桂樹下停了下來。他們被這兒的奇山異水迷住了,於是便在這裡安居下來。這匹神馬也很留戀這兒,終日暢飲著這兒的澄澈悠悠的江水,年長月久,便化為一座峻秀壯麗的山巒,這山巒便是丹霞山。

  丹霞山在今天的地質學上稱為“丹霞地形”。據地質學家的考證,早在二千多萬年前,丹霞山一帶原是一個巨大的湖泊,後來由於地殼上升,湖身露出地面,岩層受風雨侵蝕,水流沖刷,才變成現在這樣的峰林奇觀。

  丹霞山上有三個高峰,遠看三峰高聳對峙,如出天表,蜿蜒變化。寶峰峙其北,海螺峰居其中,長老峰倚其南,三峰之中又以海螺峰最為雄峻。丹霞山名勝古蹟甚多,除了別傳寺,錦石巖,海天門,一線天等景外,還有歷代文人騷客留下的詩文題刻。那些奇峰妙景,神形仙態,實在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廣東國慶好去處2:羅浮山

  羅浮山又名東樵山,是中國十大道教名山之一,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七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四福地,嶺南第一山.漢朝史學家司馬遷曾把羅浮山比作為“粵嶽”。擁有九觀,十八寺,三十二庵.它位於中國廣東省惠州博羅縣的西北部,橫跨博羅縣、龍門縣、增城市三地,總面積260多平方公里,和位於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境內的西樵山是姐妹山。羅浮山的主峰是飛雲峰,海拔1296米。其山勢雄渾,風光秀麗,四季氣候宜人,是中國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避暑勝地,被譽為“嶺南第一山”。北宋蘇東坡曾在這裡作下“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名句,而使羅浮山聞名於世。葛洪,黃大仙,鮑姑,呂洞賓,何仙姑,鐵柺李等神仙都曾留過勝蹟.

  相傳古時只有羅山,浮山從東海浮來,倚於羅山東北,由鐵橋峰相連,故名。據《雲笈七籤》卷二十七《洞天福地》記載,羅浮山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七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四福地”;山中有七十二石室、十八洞天、四百三十二峰巒、九百八十瀑布與飛泉,原有九觀十八寺二十二庵等道教與佛教宮觀寺院點綴其間,歷來許多文人墨客、方士道人紛紛前往山中游覽、隱居和-,為其作賦吟詩,歌頌讚美,如陸賈、謝靈運、李白、杜甫、李賀、劉禹錫、蘇東坡、朱熹、葛洪、陸修靜、楊萬里、屈大均等人。東晉年間,著名道教理論家、煉丹家、醫學家葛洪入于山中修道煉丹,採藥濟世,著書立說,建立九天觀、黃龍觀、沖虛觀、酥醪觀、白鶴觀。葛洪居山積年,優遊閒養,筆耕不輟,著述極豐,他繼承並發展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論,整理了當時流行的各種煉丹術,總結了自己在研製金丹過程中所積累的豐富經驗,撰寫而成《抱朴子·內篇》一書,既確定了我國的神仙理論體系,又豐富了道教的思想內容,從而使羅浮山逐漸成為嶺南道教名山。據《羅浮山志》所載,秦漢時神仙家安期生曾至山-,宋代著名道士白玉蟾亦曾在此修道傳教。羅浮山中至今名勝古蹟眾多,自然風景秀麗,其中道教的主要有:沖虛觀、黃龍觀、九天觀、酥醪觀、葛洪煉丹灶、仙人洗藥池、飛來石、遺履軒、會仙橋、蝴蝶洞、朱明洞、飛雲頂、華守巖、昇仙巖、劉仙岩等等,尤以沖虛觀最為著名,現為全國道教重點開放宮觀,屬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東國慶好去處3:鼎湖山

  鼎湖山是嶺南四大名山之首,距肇慶城區東北18公里,位於北緯23°10’,東經112°31’。因地球上北迴歸線穿過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乾草原,所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學者譽為“北迴歸線上的綠寶石” 。 1956年,鼎湖山成為我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1979年又成為我國第一批加-合國科教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的保護區,建立了“人與生物圈”研究中心,成為國際性的學術交流和研究基地。

  鼎湖山面積1133公頃,最高處的雞籠山頂高1000.3米,從山麓到山頂依次分佈著溝谷雨林、常綠闊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等森林型別。而儲存較好的南亞熱帶森林典型的地帶性常綠闊葉林是有400多年曆史的原始森林。鼎湖山因其特殊的研究價值聞名海內外,被眷為華南生物種類的“基因儲存庫”和“活的自然博物館”。

  這裡有野生高等植物1843種,栽培植物534種,其中珍稀瀕危的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3種;以鼎湖山命名的植物有30種。鼎湖山多樣的生態和豐富的植物為動物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和良好的棲息環境。因此這裡的動物種類和數量也很多,有鳥類178種,獸類38種,其中國家保護動物15種,1998年12月,經中南林學院森林旅遊研究中心測定,鼎湖山的負離子含量最高達到105600個/立方厘米,為目前國內所測定的最高的負離子含量區。

  鼎湖山自唐代以來就是著名的佛教聖地和旅遊勝地。公元676年,惠能高僧的弟子智常禪師在鼎湖山西南之頂老鼎建白雲寺,此後,高僧雲集這裡,環山建起三十六招提,前來朝拜、遊覽的香客、遊人越來越多。明崇禎年間,即公元1633年,和尚在蓮花峰建起蓮花庵,第二年又迎來高僧棲壑和尚入山奉為主持,重建山門,改蓮花庵為慶雲寺,到了清代,慶雲寺規模越來越大,成為嶺南四大名剎之首。鼎湖山因為覆蓋著茂密的森林而蘊藏著豐富的泉水,從而造就了千姿百態的流泉飛瀑。幽深的自然景觀,東西兩溪流形成兩大景區:天溪景區、老鼎景區。九十年代新開發的鼎湖山新景區叫”新鼎景區”。

  鼎湖與七星巖一起於1982年組成星湖風景名勝區,成為國家首批44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於1998年七月又評為國家文明風景名勝區示範點。如今,鼎湖山又建起了國際學生旅館,以低廉的價格接待海內外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