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奮鬥的初中作文素材

  人生在世,就是要努力的奮鬥,奮鬥出自己的美好生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霍英東的歷程

  霍英東,香港著名的房地產業鉅子。

  可誰又知道,霍英東先生的今天是由“價值七角錢”的苦力一步一步幹起來的呢?童年時的貧寒家境和成年以後的生活坎坷、煎熬,磨鍊了霍英東的毅力,也培養了他自強不息、勇於進取、敢於拼搏的奮鬥性格。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人擴建機場,他去當苦力,日報酬是七角錢和半磅配給米。那時,他每天只吃一碗粥和一塊米糕,餓得頭昏眼花。結束以後,霍英東投身於運輸業,朝鮮戰爭爆發後,他又開展了航運業,生意十分興隆。霍英東不滿足於運輸業已經取得的成就,又開始向房地產業進軍,從此,房地產成了他致富的基礎。

  勤奮的門捷列夫

  俄國傑出的化學家門捷列夫,一生從事化學研究,勤奮不息,碩果累累。由於生活清苦和過於用功,門捷列夫在大學時期身體累垮了,住進了醫院。他偷偷地把書本紙筆帶進病房,一天也沒有停止過學習。到了晚年,他常常生病,視力衰退到半盲,雙手顫抖到不能寫字,但仍口授由祕書筆錄編寫自傳,整理自己的著作。臨終前三個星期,他還參加討論了乘飛艇到北極探險的計劃。門捷列夫就是以這樣不斷奮鬥的精神,發現了元素週期律,發表了500多篇科學著作,其中包括篇幅達數千頁的著作。

  輪椅上的霍金

  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創立了新的宇宙學說,著有《時間簡史》等書,被人們稱為“當今世界上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在1963年被確診為肌肉萎縮症,醫生認為他只能活2年時間了。他卻支援到現在,取得卓越的成就,獲得學術界與大眾一致的敬重,這與他堅強的意志,頑強的生命力息息相關。1970年,霍金不得不借助輪椅,至今已有30餘年之久,但他始終堅持物理學研究,甚至在喪失說話功能之後,仍然依靠機器工作。

  北師大天文系教授何香濤在80年代初期曾參加霍金的學術報告會,當時霍金的病情已經很嚴重,與人交流也很不方便,但他始終堅持奮鬥,刻苦鑽研。霍金大學時結識的朋友狄克斯說:“當霍金所熱愛的東西都失去時,他不僅堅強地活著,而且偉大地活著,他所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科學的智慧,還有人類最可貴的不息的奮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