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旋踢如何防守反擊

  泰拳旋踢也叫“重旋踢”,是現代自由搏擊擂臺上最厲害、凶猛的主動攻擊法之一,但也可利用其侷限性對此進行防守反擊。下面學啦小編教大家,歡迎閱讀。

  

  泰拳旋踢的主要缺點是需要***相對來說***較長的時間才能到達目標。如果對手很靈活。那麼他可能能避開這一腿,然後等這一腿過後輕鬆地反擊。另一缺點是要連續的向對手發動旋踢需要花費較大的能量,而在擂臺上泰拳師並沒有那麼多的能量可浪費,因此旋踢很少以頭為目標攻擊,而經常在開始被用來攻擊對手的腰及大腿部。那麼如何利用泰拳旋踢的缺點來進行防守反擊呢?

  對泰拳旋踢反擊的第一招是當你看到對方起動.趕快躲開,退出旋踢的有效範圍。如果防禦者避開了這一腿.那麼攻擊都會因為過份旋轉而瞬時的露出他的背部.並且浪費很多的能量才能恢復控制。

  第二個防守有效方法是用前踢截住旋踢。泰拳裡的前踢和空手道里的前踹腿挺相似。不同的是踢前踢時身體可能會仰著.遠離對手而不是和地面保持垂直。這一腿的優點是要經過一個較短的路線就能達到目標.不象旋踢。所以當對手起旋踢時如果同時你起動前踢踢他起腿一邊的髖腿部,就一定會破壞對手起動的旋踢,就算掃過來了也一定沒有多大的力量。

  第三個防守並且是最有殺傷力的反擊方法是用泰拳裡的截腿***低掃腿***。截腿是一種踢膝部的腿法:它是這樣應用的.當攻擊者試圖以一記旋踢踢中防禦者的頭部時,在旋踢將要達到最高點的一瞬間.防禦者就用手護住頭,然後用一記強有力的低掃腿掃踢攻擊者的支撐腿。因為攻擊者在踢高腿,因此他的支撐一定會露出較大的空檔,如果“截踢”踢中了,那麼攻擊者很可能會被掃倒,至少他這記旋踢肯定使不出勁了。

  任何厲害的腿法都有其弱勢,泰拳旋踢也不例外,只要善於觀察、勤于思考,都能找到對方招式的破解之術,達到防守反擊之效。當然,連續的苦練必不可少。

  泰拳膝法訓練和應用要領

  正確運用膝的四鋒。膝擊系以膝關節屈膝所形成堅硬突出結構為攻擊接觸力面,從而自然地形成攻擊四鋒,即左.右側鋒.正面上、下兩鋒,每鋒有每鋒的攻防用途,但主要以膝部正面上、下兩鋒突出部位為攻擊接觸點。©發膝時,需注意屈膝適度。過大,膝關節力點不突出,力不能聚;過小,則動腿肌肉緊張,影響靈活性。實踐證明,理想的屈膝以大小腿夾角35-45度為佳。

  學會正確發勁。首先,身體特別是腰腿肌肉要鬆活。其次,要充分利用轉腰收腹,髖臀前挺和大腿肌爆發送膝的腰馬合力發招。如能以雙手控制對方身體,輔以自身衝力貼身近撞.更可使膝力達至普通膝招的數倍。另外,出膝時,動膝足背繃直,足尖垂直向下,可增膝擊速度,而勾足尖抬平足掌,則有助於膝擊力量,此為泰拳膝擊小小祕決。

  平時注意強化髖腰關節的柔韌性、靈活性。

  用膝必須配合其他攻防技術——用膝必須要與其他攻擊技術,特別是與手法配合。一是為了擾亂對方判斷,引開其注意力,或借長程武器的開路和掩護作用,為近身運用肘、膝創造最佳機會;二是指雙手在出膝時需隨時保持高度防禦姿勢,攻中寓守,或防開對方攻擊,為反擊膝打幵通路。最重要的,則是要利用雙手有效地控制對方頭頸或肩部,牽引破壞其重心和節奏,從而置對手於無可避讓的困境,則膝擊之利,勢如破竹!箍頸撞膝,是現代泰拳和泰拳體系中手膝合用的極品技藝。

  遠不發膝。膝法為近身利器,需把握最佳距離和時機,因此切忌因為膝法威力巨大,而不加掩護的長距離衝擊用膝。

  需隱蔽動作。發膝時,應有意識地不看膝部,不看攻擊目標,以免暴露動作意圖。另外,近身必須堅決,1出招必須果斷。

  主攻下段。在泰拳體系中,出膝必攻下段,兼擊中段,非特殊情況,如箍頸令敵俯身,不做上段膝擊,因為任何難以控制平衡和靈活變化的招勢,在完全實戰中都是十分危險的。此點原則,同樣適用於泰拳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