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戲曲家王實甫怎麼死的

  實甫是元代著名的劇作家,是與元曲四大家之首的關漢卿齊名的劇作家,那麼王實甫怎麼死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王實甫怎麼死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王實甫怎麼死的

  王實甫,名德信,是元代著名的劇作家,是《西廂記》的作者,堪稱是一代文學大家,與關漢卿齊名,王實甫最初曾經在朝廷為官,後來卻辭官不做,一頭扎進了當時處於下九流的勾欄場所,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藝術作品,成為了享譽世界的大劇作家,關於王實甫怎麼死的歷史上沒有明確的記載,王實甫很可能是壽終正寢的。

  說到王實甫是怎麼死的,不能不說王實甫的個人經歷,王實甫是一位劇作家,在現代來看這是一個高尚的職業,但是在元朝那個封建年代劇作家實際上與妓院的地位是一樣的,很多人都將做官當做讀書人的出路,沒有人願意投身到勾欄場所,而王實甫卻是一個例外,王實甫曾經是一個小縣吏,後來因為有能力有才華,所以被提拔成為了陝西行臺監察御史,相當於現在的省級高官,但是年僅四十歲的王實甫辭官不做,投身到自己喜歡的勾欄戲院之中,樂此不疲,讓自己的父母和兒子無可奈何。

  王實甫出身於一個官宦世家,父親和兒子都是當時的政府高官,王實甫自己也曾經是政府高官,但是王實甫卻離經叛道成為了一個劇作家,在當時來講劇作家的收入是不穩定的,也是微薄的,但是王實甫卻樂此不疲,在沒有官場爭鬥,沒有利慾薰心的環境中王實甫一直活到了77歲,在當時那個年代,這是一個非常高的年齡了,所以說王實甫應該是壽終正寢。

  王實甫和張生的關係

  王實甫是元代雜劇作家,當時與元曲四大家之首的關漢卿齊名,堪稱一代文豪也不為過。歷史上對王實甫的記載不是很多,但是我們卻可以從王實甫的作品中看到王實甫的思想,王實甫的喜惡,王實甫最著名的劇作就是《西廂記》,在這部戲中王實甫成功的塑造了張生這樣一個人,有人說其實張生就是王實甫的寫照,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王實甫和張生的關係分析一:張生與王實甫同樣是文人出身,張生在《西廂記》中以一個文弱書生的形象出現,而不是一個強大的武將,這是與王實甫的身份相關的,王實甫也是一位文人,相同的身份使得王實甫寫作起來更加的能夠得心應手,其實縱觀很多作家的寫作過程,其作品中大都是融進了自己的思想,更是融進了自己的喜惡,所以作家筆下的人物多多少少都會有作家自己的影子,所以可以說張生的身上有王實甫的影子。

  王實甫和張生的關係分析二:從王實甫與張生的個人經歷來看,史料記載,王實甫曾經從縣令做起一直做到了陝西行臺監察御史,相當於現在的省部級官職了,這樣一個高官卻因為與當時的某個官員不和而辭職回家,可見其對於仕途並不是非常熱衷的,相比於自己的個人情感,王實甫的取向是寧願尊重自己的感情,這與張生的思想是相一致的,在《西廂記》中張生也是一位對仕途並沒有多大熱情的年輕人,張生在赴京趕考的途中遇到了崔鶯鶯,於是就在崔鶯鶯的身邊耽擱了下來,可見其對仕途的熱衷也是遠遠遜色於自己的感情的。

  王實甫代表作

  王實甫是元代著名的劇作家,是與元曲四大家之首的關漢卿齊名的劇作家,王實甫流傳至今的劇作不是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西廂記》,王實甫的這部《西廂記》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王實甫更是因為這一劇作而蜚聲海內外,不僅僅中國人民喜歡《西廂記》,《西廂記》被翻譯成為多國文字也得到了外國人的喜愛。

  下面談一下王實甫的這部代表作《西廂記》的情況。王實甫的這部《西廂記》可以說具有“天下奪魁”的藝術成就。首先這部戲突破了元劇每部劇四折的結構,整個劇本一共五本,寫了二十一折,這樣一部長戲卻絲毫沒有拖沓之感,而是表現的結構緊湊,清潔跌宕起伏,故事曲折動人。這部《西廂記》自出世以來受到了大力的追捧,至今被全國多個劇種演出,久演不衰,稱得上是一部經典之作。

  在王實甫代表作《西廂記》中,成功的塑造了崔鶯鶯、張生、紅娘和老婦人等鮮明的人物形象。特別是對小紅娘的塑造更是讓人稱道,堪稱是一位女中豪傑。在紅娘的身上找不到任何的封建禮數的窠臼,紅娘堪稱是一位不受任何束縛的市井人物形象。而張生和崔鶯鶯的愛情故事更是反封建禮教的模板。

  總而言之,王實甫代表作《西廂記》是一部無論是語言、思想、故事情節等各個方面都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水準的元代雜劇,王實甫因此而名垂青史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