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家王實甫是誰

  王實甫是元代著名的雜劇作家,是著名戲劇西廂記的作者。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戲曲家王實甫,希望對你有幫助。

  戲曲家王實甫

  王實甫,元代雜劇作家,名德信,實甫為其字,定興***今定興縣***人。著有雜劇十四種,現存《西廂記》、《破窯記》、《麗春堂》三種。《破窯記》寫劉月娥和呂蒙正悲歡離合的故事,有人懷疑不是王實甫的手筆。另有《芙蓉亭》、《販茶船》二種,各傳有曲文一折。

  王實甫的生平簡介

  王實甫生於1260年,卒於1336年,名為信德,生活在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祖籍河北定興縣究室村,是元代著名的劇作家,其代表作有《西廂記》等,在元代是與大戲劇家關漢卿齊名的雜劇作家,王實甫生平資料非常的少,因為劇作家在當時來說是一個並不高貴的職業。

  王實甫的父親曾經在朝廷為官,並且曾經跟隨著成吉思汗在西域作戰,官至通議大夫、禮部尚書、太原郡侯。據說王實甫的母親是一位信仰伊斯蘭教的阿嚕渾氏,也就是今天的回族人,所以說王實甫是一個混血兒。實際上是出身官宦之家。據說王實甫自己也曾經做過官,以縣官入仕,後提升為陝西行臺監察御史。但總因“與臺臣議不合,40歲即棄官不復仕。”從這一記載可以看到王實甫40歲就當了省級領導幹部,本來應該是前途無量的,但是後來卻棄官不仕。從此之後一頭扎進勾欄之中。

  王實甫的兒子也是一位政府高官,史書記載“以宿衛入仕,官至中書左丞、中書參知政事,地位顯赫。”兒子對自己的父親棄官不做,流連於勾欄場所也非常的不滿,但是卻無可奈何。王實甫一頭扎進了元雜劇的創作之中,可以說是樂此不疲。

  王實甫的歷史評價

  王實甫是元代的著名劇作家,稱得上是與當時的劇作家關漢卿齊名,王實甫的劇作流傳下來的不是很多,但是藝術成就卻是非常高的,一部王實甫代表作《西廂記》足以奠定王實甫在劇作方面的地位,對王實甫的評價是如何的呢?首先王實甫是一位成功的劇作家,再者王實甫是一位反封建禮教的鬥士,同時王實甫還是一位至情至性的人。

  王實甫是一位成功的劇作家,我想這一評價恐怕是任何人都不會反對的,王實甫流傳至今的劇作有十三種,這十三種劇作都堪稱是精品,特別是一部《西廂記》更是廣為傳唱,甚至是被翻譯成為了多國文字在世界上傳唱,至今在國內《西廂記》被多個劇種所演繹,可見其旺盛的生命力。

  王實甫是一位反封建禮教的鬥士,從王實甫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青年男女對真摯的愛情的追求,對禁錮人的封建禮教的反抗和鞭撻,在王實甫的《西廂記》中熱情的謳歌了青年人真摯的愛情,謳歌了反對封建禮教的紅娘形象,堪稱是反封建禮教的一部絕世之作。

  王實甫是一位至情至性的人,是一位追求生命的快樂的人,王實甫曾經從縣官入仕,逐漸的升遷到了陝西行臺監察御史,相當於現在的省級高官,這樣一個官職是非常難得的,之所以能做上這樣一個官職我想王實甫是有自己的長處的,絕對不是一個無能之輩,但是後來卻因為“與臺臣議不合,40歲即棄官不復仕。”展示出了至情至性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