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戲曲家馬致遠是誰

  馬致遠是元代的著名曲作家,是當代的一位戲劇大師,被後人稱之為秋思之祖。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著名戲曲家馬致遠,希望對你有幫助。

 

  著名戲曲家馬致遠

  馬致遠***約1250-1321至1324間***,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 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他是一位“姓名香貫滿梨園”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貞書會”的重要人物,也是歷來所說的“元曲四大家”之一,被尊稱為“曲狀元”,在元代的文學史上具有極高的聲譽。

  馬致遠的生平簡介

  馬致遠年輕時有著“佐國心,拿雲手”的思想政治抱負,命運卻很捉弄人,不是你想幹嘛就可以幹什麼的,當然也跟當時的政策以及環境息息相關的。儘管他想要功名,可是他的年輕的時候還是很坎坷的,至今都沒有當過什麼大官差之內的,所以馬致遠的政治抱負一直沒能實現。

  馬致遠到了中年才中進士,然後被分配到浙江省當小官吏,沒有幾年,職位被調動到大都***也就是現在的北京***任工部主事。雖然也是為官,可老是調來調去,官位也沒有什麼實質性作用,離馬致遠本人的想法實在是太遙不可及了啊。

  所以馬致一生都是鬱郁不得志,漂泊無依,在二十年的生涯裡,他看透了世俗的可悲以及人生的恥辱,對政治的各種不滿意,就有了“隱居山林其樂悠悠”的念頭。當馬致遠晚年的時候,就過上了很平淡的休閒幽雅的恬靜生活,後來也因為自娛自樂而離開人世。

  雖然馬致遠他的為官政治未能得到施展,但是他所創作的曲子,卻還都是很不錯的,語文課本里就有很多使用了他的詞,還有一小部分都是開始必備的題材,現如今,很多不能得知的人都善用他的作品,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馬致遠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死後葬於祖塋。

  馬致遠的戲曲代表作

  馬致遠的作品多的數不勝數,他被世人稱作“曲狀元”。其中小令《天淨沙·秋思》,是他的經典代表作。很多人提及《天淨沙·秋思》,那可是膾炙人口啊,被很多的名人作家評論:“一切景語皆情語”。

  《天淨沙·秋思》整個風格都是獨具匠心,它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是渾然天成的,特別普通的語句放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完美的夕陽畫。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完美的寫出了一個作為背井離鄉在外漂泊的遊子內心的悲涼情感。馬致遠的《落梅風.遠浦歸帆》也甚是不錯的,很好的描述了江邊夜晚的景色,非常的愜意與安逸。三三兩兩的船隻,花落,飄香,讓人浮想聯翩,這樣的美景,讓人瞬間覺得心曠神怡,卻在後面一句埋下伏筆。“斷橋頭賣魚人散。”人散了,各自都回家了,獨他一人欣賞這種美景,反倒讓人生出一種憐惜。天涯遊子的淒涼,濃濃的情緒湧上心頭。

  《岳陽樓》也是馬致遠的散曲作品,雜劇之一。主要寫的就是寫仙人呂洞賓三人到岳陽樓,一起度化柳樹精和白梅花精成仙的故事。主要是來反應自己對現實的不滿意,反對大家只顧自己的利益,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奮鬥,從而來突出自己不得志的悲苦人生,希望有人能夠賞識他,自己空有報國之心,卻不遇伯樂的忿忿不平以及不甘心。

  馬致遠的歷史評價

  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價:“馬東籬之詞,如朝陽鳴鳳。其詞典雅清麗,可與靈光景福兩相頡頏,有振鬣長鳴萬馬皆喑之意。又若神鳳飛於九霄,豈可與凡鳥共語哉!宜列群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