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開發嬰兒的大腦

  從寶寶出生開始,父母就在為打造“天才寶貝”而尋覓良徑。對於開發嬰兒大腦的方法,你知道多少呢?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一起來看看吧!

  開發嬰兒大腦的方法

  一視覺訓練:研究表明,嬰兒出生後,就能注視或跟蹤移動的物體或光點,新生兒喜歡看輪廓鮮明和深淺顏色對比強烈的圖形,喜歡看紅色的物品,更喜歡看人的笑臉,看的最佳距離是20釐米。可按如下方法對新生兒進行視覺訓練。

  1.看移動玩具。用一個鮮豔的玩具或者用一個紅色的小球,距離寶寶眼睛約20釐米處慢慢移動,先引起他的注意,再將物品移向一側,接著移向另一側。

  2.看擺動玩具。在寶寶床頭上方輪換吊掛布娃娃、鈴鐺、彩色球等,使之來回擺動,吸引寶寶看和聽的興趣。

  二聽覺訓練:研究還表明,嬰兒在胎兒期就有了聽的能力,出生以後就有了聲音的定向力,喜歡聽人的聲音,喜歡聽柔和的聲音,更喜歡聽母親的聲音和舒緩的音樂,生後2周內能記住自己母親的聲音和臉的形象。可按如下方法對新生兒進行聽覺訓練:

  1.笑臉說話。和寶寶面對面笑著說話,當他注意了成人的笑臉後,慢慢移動頭的位置,吸引寶寶的視線追隨大人頭臉移動的方向。

  2.呼喚名字。分別在寶寶頭的兩側,輕輕呼喚他的名字,使寶寶聽到大人的聲音後出現注意的神情或側過頭來。

  3.聽柔和的聲音。將大豆或小石頭裝入塑料瓶子內,分別在寶寶耳邊距離10釐米左右搖出柔和的聲音,讓他注意聲響。

  三觸覺訓練:新生兒的觸覺器官最大,全身面板都有靈敏的觸覺能力,有舒適、冷熱、疼痛等各種感覺;最喜歡母親的懷抱,也喜歡接觸質地柔軟的物品。寶寶的觸覺是他探索認識外界的重要途徑,大人要充分利用這一特性,應用各種方法刺激寶寶的觸覺,以促進心智的發展。

  1.主動找奶水。餵奶時可以將奶頭在寶寶口邊晃動,讓他主動尋找奶水,以鍛鍊寶寶主動探求事物的能力。

  2.撫摸頭和四肢。喂完奶或醒來時,要經常撫摸寶寶的頭、四肢及身體其它部位。

  3.勾拉手指。讓寶寶的手握住大人的食指,大人用手指勾拉寶寶的手掌,以訓練寶寶手掌的抓握能力。

  4.活動手掌。經常按摩寶寶的四指、手掌和手背,用力勾拉四指,讓寶寶手掌充分活動。

  開發寶寶大腦的玩具

  一、球

  球在寶寶眼中是個有趣的“傢伙”。圓圓的皮球只要輕輕給它一點外力,它就會向前滾動,碰到東西又會反彈回來;花球還可以旋轉出色彩斑斕的花紋;如果用手拍它還會反彈。球可以鍛鍊寶寶的抓握能力、平衡力,還有助於寶寶的手眼腳各方面的協調能力。

  6個月:小寶寶更喜歡圓形的玩具,而且可以享受觸控、抓拿球的樂趣。所以,爸爸媽媽不妨給寶寶準備一些外型可愛又有不同質感的球,比如由不同材料拼接而成的布球,或者上面有小結的按摩皮球等。

  12個月:此時,寶寶喜歡和你在地板上相對而坐,一起玩滾球的遊戲。再過幾天,他也許會具備扔球的能力,當然,都是無目的和目標的隨便扔。但是他卻不厭其煩,所以你也要準備足夠的耐心幫他撿球。

  18個月:寶寶現在已經是扔球的高手,技術熟練,而且很有力度。他不僅喜歡將球舉過頭頂再用力扔出去,還喜歡和你一起玩互相傳球的遊戲。

  2歲:寶寶的投擲越來越精確了,可以跟寶寶一起練習踢球、傳球。寶寶個子矮,重心低,所以比大人更能玩好球,而且越踢越帶勁兒,樂此不疲。

  3歲:現在孩子已經有能力玩正規的足球或籃球了,有些寶寶還能準確地將球踢進球門。天氣好的時候,帶孩子在開闊的場地玩球是十分不錯的親子運動。

  安全提示:對喜歡把手裡的東西放到嘴裡嘗一嘗的寶寶來說,那些顏色鮮豔、彈性十足的橡膠氣球,或者晶瑩透亮的玻璃球都不適適合他玩。任何直接小於4釐米的球類,都有引發異物窒息的可能,所以最好不好給寶寶玩。

  二、積木

  玩積木有助於開發孩子的智力、手眼協調能力,積木中的排列、接合、環形、對稱等都對孩子的智力有好處;可以促進孩子對空間方位的感知,有利於他們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搭積木時,要涉及到比例,對稱等問題,有利於孩子數概念的早期培養。

  6個月:寶寶喜歡用嘴“品嚐”一切,積木特有的不同形狀可以讓寶寶感知形狀打下基礎。

  12個月:這時的寶寶可以將兩塊積木撞擊在一起製造出聲音。他還喜歡製造一些驚人又惱人的舉動,將你剛剛搭好的積木大廈,轟地一下推到,然後再露出壞壞的笑。

  18個月:此時的寶寶已經能將2~3塊積木摞在一起。這時家長可以給予適當的鼓勵,讓寶寶繼續探索積木堆疊之後創造出來的神奇。

  2歲:現在,寶寶的建築物越來越高,他的平衡能力也越來越好,他已經能勝任堆起4~7塊積木的工作了。另外,他還能將不同種類的積木按照形狀和顏色分類,即使是特殊形狀的積木,他也能分辨出出來,很厲害!

  3歲:寶寶能用積木打造出越來越多的建築物,這可能使他通過自己的創造力構建出來類似真實世界的模型,比如城堡、高樓、火車隧道。所以,你不妨多帶他到外面看看,為他提供更多素材。

  安全提示:積木最好選擇好材料製作的正規產品。寶寶玩積木的時候要在旁邊監督,不要讓寶寶有機會把木塊當成武器傷害自己或攻擊別人。

  三、蠟筆

  蠟筆除了能促進孩子抓握能力的精細動作發展,還是促進孩子創造力和想象力最直接的工具。

  6個月:對這個年齡的寶寶來說,抓握能力還在發育,可以給他較大一點的蠟筆,讓他隨意畫,鍛鍊他手部的精細動作。同時,蠟筆的顏色鮮豔,對刺激視覺發育也很有好處。

  12個月:寶寶能做的是用他的小手捏住蠟筆,然後亂塗一頓。對他來說,此時畫畫可能並不是他最感興趣做的事,與此相比,捏住蠟筆,再用它弄出點東西才是讓他興奮的事。所以不妨給他準備一些好抓、好握的蠟筆,讓他體驗成功的喜悅。

  18個月:當寶寶看到你寫、畫的時候,他就會立即模仿你。再加上多數寶寶在這個時候學會了走路,所以經常會出現牆上、床單上被他畫的到處都是。不要為了這個責怪寶寶,只需要提供一些可洗掉的蠟筆就好了。

  2歲:這時候的寶寶,很樂意獨自一人靜靜地坐著塗鴉。他的畫沒有流暢的線條、沒有構圖,甚至沒有顏色的選擇,但這就是他的畫。你需要做到就是欣賞和提供必要的工具。

  3歲:寶寶的藝術才能開始爆發了。他能照著樣子畫出一些簡單的形狀,甚至畫出人身體中的某一個或幾個部位。3歲的寶寶能認識3~4種顏色,有些寶寶還能照著樣子寫出幾個英文的大寫字母。隨著認知能力的發展,你可以教他認識更多的顏色,多給他一些畫畫的機會。

  安全提示:為寶寶買蠟筆時,最好選擇正規的、口碑好的品牌,確保蠟筆的製作原料是無毒的材料,不要買三無產品。

  四、毛絨玩具

  玩娃娃和長毛絨玩具可以讓孩子練習交談,鍛鍊照顧別人的能力,也是給孩子安全感的一種好玩具。

  6個月:無論哪種材料做成的毛絨玩具,寶寶都喜歡用手觸控、用嘴“品嚐”。對於他們來說,軟軟的毛絨玩具像媽媽一樣,可以提供給他們安全感。

  12個月:無論到哪兒,寶寶都喜歡帶上他的好朋友。到了這個年齡,有些寶寶非常依賴他的毛絨玩具,甚至要和它們一起上床睡覺。

  18個月:面對著和動物毛絨玩具,寶寶想要和它們對話,於是便模仿出各種各樣的動物叫聲,比如“嘎嘎”“哼哼”“汪汪”。不管怎樣,這表示他想了解更多關於朋友的資訊,那麼你不妨給他讀些和動物有關的簡單的圖畫書。

  2歲:此時寶寶開始有了過家家的意識,喜歡跟玩具玩一些簡單的假扮遊戲,還會模仿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跟玩具對話,總之寶寶不亦樂乎。

  3歲:就這些毛絨玩具,寶寶開始展現他獨特的創造力和幻想力,可以跟小玩具們一起過家家,並創造出稍微複雜的情境對話。

  安全提示:在毛絨玩具身上,可能沾滿了細小的灰塵或其他容易引起過敏症的物質。為了避免寶寶出現呼吸道或面板過敏,就要定期給它們清洗、消毒。

  五、音樂玩具

  音樂玩具可以開發幼兒對音樂的創造力和協調能力,培養寶寶的樂感。為寶寶以後的才藝培養做準備。

  6個月:如果把一個玩具小鼓放在寶寶身邊,他會興高采烈地用手拍打。

  12個月:寶寶開始熱衷於敲打任何可以發出聲音的東西,其中包括:玩具小鼓、玩具木琴、瓶瓶罐罐等。他會發現自己也能獨立製造出一些聲響,是自我意識發展的一種體現,會有一種自豪感。

  18個月:寶寶可能會跟著音樂拍手,雖然不能完全敲對節奏,但這是音樂初期啟蒙必須經過的階段。這時候,他們開始對音樂有了一點感覺,並且能從音樂中感受快樂。

  2歲:這時候,儘可能給他們接觸樂器的機會,比如讓他們的小手在鋼琴鍵盤上亂拍一起,手指胡亂撥弄著吉他弦,用鼓槌敲鼓,這些都是2歲的寶寶最喜歡的娛樂活動。這時候,他們跟樂器有了親密接觸後,會進一步對音樂產生好奇,對節奏感和聽力也是一個很好的培養階段。

  3歲:如果寶寶有音樂上的天賦,那麼這時他會顯示出來,比如他可能在未經過指導的時候,就出其不意地出現對嘴吹口琴等。

  安全提示:為寶寶購買樂器類玩具時,要確認它的表面使用的是無毒的塗料。

  開發孩子大腦的遊戲

  ① 捉蟲子

  在牆上貼一些小蟲貼紙,高度是孩子踮腳伸手能拿到的位置,有的可以高一些、告訴孩子這些都是害蟲,孩子今天要把它們全部捉下來,扔進垃圾筐裡。讓孩子踮腳伸手去摳貼紙。如果高的地方摳不到,讓孩子想辦法。當孩子用凳子墊高時要注意安全。

  【遊戲亮點】

  捉害蟲鍛鍊孩子踮腳尖,鍛鍊孩子手指尖的力量,也讓孩子動腦子想辦法完成任務。

  ② 體會量的概念

  用圖片大小、多少、高矮、輕重讓孩子認知;再選擇一些實物,讓孩子體會:大球、小球、大杯子、小杯子等;碗裡裝很多的豆子、少的豆子等;讓孩子站在凳子上,再站在桌子上和爸媽比身高;用籃子提石頭,提海綿;用小桶裝滿水、裝一半水讓孩子提,哪個重,哪個輕。

  【遊戲亮點】

  在日常生活中,有非常多的各種方法讓孩子初步認知量的概念。

  ③ 添筆畫

  常見的圖形讓孩子添上幾筆,看看再變成什麼形狀。如三角形變成樹、變成傘、變成紅旗;方形變成杯子、變成窗戶、變成冰箱;長方形變成梯子、變成火車廂、變成大汽車;圓形變成大西瓜、變成娃娃的臉、變成炒菜的鍋。

  【遊戲亮點】

  啟發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用自己的手去創造、創新。添筆畫同時能提高孩子對繪畫的興趣。

  ④ 物品歸類

  把蘋果、衣服、紙、筆、小傘、積木、雞蛋、碗、勺子、襪子等東西放在桌子上,讓孩子分別把能吃的東西拿出來,再把穿的東西拿出來,最後剩下的問孩子做什麼用的。

  【遊戲亮點】

  在遊戲的實施上十分便利,生活中的所有物品都可以用於遊戲中。吃、穿、用、玩等,同時增加了孩子的生活常識。

  ⑤ 手指的遊戲

  設計一些運用手指的運動,如手語歌、甩、捏泥巴、拼積木等活動,讓孩子能動動頭腦、動動手。也可以用兒歌配合手指的動作,一邊念兒歌一邊動手指。

  【遊戲亮點】

  手是孩子的外腦,訓練雙手,有助於腦力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