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增強記憶力的方法

  記憶是知識的寶庫,有了記憶,智力才能不斷髮展,知識才能不斷積累。要提高孩子的記憶力,除了經常陪孩子玩記憶力遊戲外,還要排除一些不利因素的影響,如睡眠不好、營養不良、休息不足、缺乏運動等,以促使孩子的大腦快速運轉,使記憶力能更上一層樓。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增強孩子記憶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增強孩子記憶力的方法推薦一:

  1、激發興趣:可以採用形象生動、有聲有色、顏色鮮豔分明的東西作為記憶材料來吸引寶寶,並選用寶寶感興趣的形式來加強記憶,如此記住的東西寶寶就不會輕易忘記。

  2、多次重複:想讓寶寶記住的東西,並在語言中強調出來。這樣,記憶會被強化。

  3、豐富感覺:當一個活動使用到多種感官的時候,記憶的效果會更好一些。比如帶寶寶外出遊玩的時候,鼓勵寶寶用視覺、聽覺、觸覺或者嗅覺去全方位地感受遊玩的整個過程,回家之後和寶寶一起回憶看到、聽到、摸到和聞到的東西,這樣寶寶就更容易記住發生和經歷過的事情。

  4、睡前學習:寶寶一天中記憶力最好的時間是在睡覺前,這時給他講故事或一些生活常識,學習效果最佳。

  5、遊戲娛樂:寶寶很樂意與爸爸媽媽玩記憶遊戲,在遊戲中大家都心情放鬆、精神愉快,能提升記憶效果,而遊戲內容應根據寶寶的年齡不斷調整、不斷更新。

  6、心情愉快:寶寶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情緒會影響到記憶的效果,因此要選擇在寶寶心情愉快的時候培養他的記憶力。

  7、教給方法:有意識地教給寶貝歸納、分類、聯想、比較等一些有效的記憶策略可以幫助寶貝提高記憶力。比如,寶貝認識了蘋果、梨、香蕉等,就可以教給寶貝水果的概念;寶貝分不清小鴨和小雞,就可以引導寶貝觀察小鴨和小雞最顯著的區別——小鴨的嘴扁扁的,小雞的嘴尖尖的;小鴨會游泳,小雞不會游泳……

  增強孩子記憶力的方法推薦二:

  1、觸控字母

  孩子18個月後,可以把字母描繪在砂紙上並且剪下來,讓孩子通過觸控字母的邊緣來學習字母。讓孩子在觸控字母的過程中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幫助孩子腦海中形成字母的形態。因為我們需要把抽象的圖形更形象化地記住。

  2、畫格子

  5歲時候,爸爸媽媽可以預備一張大方格紙以及一些常見的動物卡片或數字卡片。媽媽在第一個格子中擺進4種小動物的卡片或數字卡片,讓孩子仔細觀察一會兒後,拿掉卡片,讓孩子動腦筋,幫助這些小動物或數字回到自己的家。若孩子找到了,媽媽再放6張小動物或數字卡片到另一格子上,重複步驟。 可以提高:觀察力、發展意識、記憶能力。

  3、畫圖記單詞

  給22個月以上的孩子準備各種生活中常見的圖形或者物品的圖畫,如電視機、太陽、路燈等。當我們教孩子一個新的單詞時,可以跟孩子一起畫一幅跟這個單詞有關的畫,比單純重複詞的意思更有效。孩子通過圖形和圖畫進一步地發展想象力和記憶力。

  4、早教知識記路形

  這個辦法適合五到六歲的孩子。去公園時,給孩子介紹周圍的標示物,例如賣冷飲的地方、售票處、公共車站、書報亭等。回家製成一幅簡單的地圖,畫出標誌物。下次再往公園時,拿出地圖,叫寶寶指出主要標誌物。

  5、音樂節奏刺激腦細胞

  對於9個月以上的寶寶,準備一些節奏簡單的音樂和能發聲的樂器。播放音樂,把孩子抱在懷裡坐在大腿上,一邊在孩子腿上打出節奏一邊抖動身體,調動孩子的情緒,刺激腦細胞,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對音樂的記憶力。

  6、拍手掌

  從孩子4歲起,你就可以和他玩這個遊戲。爸爸或媽媽先讓孩子閉上眼睛,自己先拍幾下手,然後問寶寶剛才拍了幾下?他答對後,再重複。寶寶稍大時可增加難度,如拍了幾下,停頓,再拍,再停,再拍。然後問寶寶:[剛才三次共拍了多少下手?也可要求寶寶跟著做。

  7、體育運動

  準備小球、跨步、投籃等運動器具,給18個月以上的孩子播放一段輕柔的音樂,並鼓勵孩子進行各種各樣的運動,肢體動作能夠幫助孩子提高動作記憶。

  8、生活圖片巧搭配

  父母利用卡板給18個月以上的孩子做出各種各樣的生活圖片,如吃奶、看書、遊戲、物品等的圖片卡,把圖片卡面朝下,每次翻開兩張卡片,儘量找出兩張相配的圖片,如吃奶+奶瓶。孩子通過重複學習記憶,建立起每日可以預見的作息規律,重複的遊戲形式有助於孩子記住怎樣去使用各種各樣的物品。

  9、做手工

  早教遊戲跟孩子一起做一張鐘面的拼圖,我記得巧虎下半年就有一期是做鐘面的,正好可以拿來用。方法是把鐘面剪散後叫寶寶再拼回來。安裝時分針時,可指示他放在某個時間上。可以提高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發展認知能力、邏輯能力、時間和時鐘的概念。

  10、藏玩具

  當著寶寶的面,媽媽把他喜歡的某個玩具藏在右手,然後把雙手都放在背後,再把雙手伸到前面來,玩具仍藏在右手裡。伸開兩隻手,讓寶寶看見右手的玩具。反覆幾次後,媽媽再把雙手伸到寶寶面前並緊握,讓寶寶自己拿玩具,看寶寶會伸向哪隻手。如果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媽媽的右手上,則說明寶寶已經記住了剛才的行為。可以隔幾天再重複這個遊戲,看寶寶能否在第一時間就去右手找玩具。

  11、認親人

  拿一些爸爸的照片給寶寶看,看30秒鐘之後把照片拿開。1分鐘後,拿1張媽媽的照片和1張爸爸的照片一起給寶寶看。如果寶寶的記憶中仍然儲存著爸爸的形象,那麼他就會更願意看媽媽的照片。

  12、講連續性故事

  為寶寶選擇連續性的通話故事,讓TA記住每天講到哪了,第二天開始講時,就讓TA回憶前一天的內容,看看寶寶有沒有記住。長期這樣訓練,可以有效提升寶寶的記憶力。

  13、模擬打電話

  模擬打電話的情形,問寶寶:“喂,你是誰?”“你家住哪裡?”“你爸爸叫什麼名字?”“他在哪兒上班?”……要求寶寶一一回答。可以培養記憶力及想像能力,豐富詞彙,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

  14、對號入座

  把家裡的小動物玩具編上號,請寶寶記住,然後把號碼弄亂,讓寶寶給每個小動物把它們原來的號碼貼上,看看他是不是能夠準確地把號碼和小動物一一對號入座,可以增強孩子記憶力。

  15、躲貓貓

  隨著寶寶長大,可以增加媽媽***或其他目標事物***離開寶寶視野的次數。專家解釋這是為了給寶寶留下這樣的印象:即使暫時看不到媽媽***或者其他***,但是媽媽***或者其他***仍然是存在的。

  16、來回拿玩具

  一旦寶寶能較穩地走步後,你可以叫寶寶執行一些簡單的指示,如“尋找芭比娃娃”。逐漸給他提示,如:走到沙發那兒,幫媽媽找到芭比娃娃並拿過來交給媽媽。

  17、傳電報

  在孩子耳邊講一些有趣的電報內容,如小猴在電燈泡裡跳迪斯科、小老鼠打敗了大老虎等。孩子聽後傳給第三個人,第三個人講出電報內容,發電報人進行驗證。如無第三個人,則要求孩子在成人耳邊再複述一遍。可以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18、寶寶畫冊

  家長帶孩子外出或旅遊時,要提示孩子他看到些什麼?回到家後,讓孩子用畫筆把他在遊玩過程中所看到的內容全部畫下來,並把這些畫集結成冊裝訂好。

  19、什麼不見了

  媽媽可以在寶寶回家之前,稍微變換家裡的物品擺設,也可以藏起某樣東西,等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後,讓他說出家裡的什麼東西不見了,哪些物品的位置換過了等等。

  20、回憶姓名

  和寶寶看電視或讀書的時候,要求他注意記住故事中人物的名字,然後讓寶寶回憶每個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