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強孩子記憶力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記憶力是十分重要的,家長朋友想要提高孩子的記憶力不是一件難事。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提高孩子記憶的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提高孩子記憶力方法推薦一:

  對於小寶寶來說,從什麼時候開始有記憶力,相信很多家長都不太清楚。其實,小寶寶在出生兩三天時就已經有記憶力了,並隨著年齡的增加,到出生六個月後就會出現形象記憶,再長大些就會形成自然的記憶能力。其實家長是可以幫助孩子訓練記憶力的。人的一切活動,從簡單地認識、行動,到複雜地學習、勞動,都離不開記憶。記憶是一種比較複雜的心理過程,是過去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它包括識記、保持和再現幾個環節。記憶是知識的寶庫,有了記憶,智力才能不斷髮展,知識才能不斷積累。在智力發展最重要的幼兒時期,記憶具有更重大的意義。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認為:學前兒童記憶處於意識中心,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以記憶佔著優勢地位。如果沒有記憶能力,那麼幼兒每一次都去重新認識那些已經碰見過的事物,不可能獲得任何生活知識經驗。幼兒記憶發展對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有直接作用。

  短期記憶力訓練

  把至少五樣以上的東西按順序排列到桌子上,然後給孩子30秒的記憶時間,然後把東西蓋上,讓孩子來說說這些物品的名稱。

  分類記憶法

  拿一張帶小動物的圖片來,讓寶寶記憶都有哪些動物,剛開始時時間可以長一點,隨著訓練的次數增加,時間可以漸漸減短些,記憶完成後把圖片拿走,讓寶寶說說都有哪些動物,如果寶寶不能記全,可以幫助寶寶學會分類,提高記憶。

  訓練寶寶的想像能力,豐富詞彙,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

  跟寶寶面對面坐下來,然後假裝成打電話的姿勢,進行問答:“喂,你是誰啊?你媽媽在家嗎?爸爸在幹什麼啊?……”並讓寶寶來回答。

  訓練寶寶觀察力和記憶的準確性

  這個遊戲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見到一些東西時就讓寶寶來進行記憶,等到離開後就讓寶寶說說剛才都看到了什麼啊?

  擴大短時記憶的廣度

  給寶寶講故事的時候,寶寶都喜歡重複的聽故事,媽媽也可以讓寶寶來講故事給自己聽,這樣可以知道寶寶記憶了多少詞語,並且平時也可以有意識的說一些故事中出現的詞彙,來看看寶寶記住了多少。

  訓練寶寶動作記憶

  做5個手勢給寶寶看,媽媽做時讓寶寶不要跟著做,等媽媽做完,讓寶寶按照剛才你做的動作去做,如果寶寶記不住5個,那麼數量可以適當的減少,經過多次訓練後再慢慢增加回來。

  手勢1:握拳

  手勢2:伸出中指和食指***勝利的手勢***

  手勢3:伸出大拇指***很棒的手勢***

  手勢4:伸出小拇指

  手勢5:伸出5個手指

  訓練寶寶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在給寶寶講故事前,就要對寶寶進行提問,比如講小馬過河的故事前就要問寶寶:“寶寶,故事裡面哪個小動物說水淺哪個小動物說水深啊?一會聽完故事告訴媽媽好不好啊,媽媽想知道答案啊。”

  訓練對人名的記憶力

  與寶寶一起看書看電視時,要求他注意故事中人物的名字,然後讓寶寶回憶每個人的名字。

  提高孩子記憶力方法推薦二:

  非常自信

  記憶時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記住”的自信心,否則老覺得自己的記憶力不好,在學習時,精神不振,情緒不高,記憶力下降。

  2適合自己

  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環境、動作、方式下記憶效果大不相同,例如有人早晨記憶力好,有人晚上記憶力好;有人邊走邊記憶效果好,有人在安靜環境下記憶好。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在實踐中找出自己記憶的“黃金時間”。

  3培養興趣

  記憶力與興趣關係密切。興趣能增強腦細胞活動能力。對學習材料、知識物件索然無味,即使花再多時間,也難以記住。 如球迷在看一場精彩的球賽時,毫不費力地記住比賽中的每個精彩場面;情節生動的小說會使讀者久久不忘。

  4心平氣和,注意力集中

  大腦在平靜狀態時能中斷與過去的聯絡,最容易容納新的資訊。所以我們每當記憶一個東西時,首先要使自己放鬆下來,等心平氣和後再去記憶,可提高功效。 記憶要聚精會神、專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

  5理解記憶

  對記憶物件充分理解,有助於記憶。如複雜的數學、物理公式,只要是理解了公式的含義和推理過程,公式就自然而然地印在你的大腦中了。 理解是記憶的基礎。 理解的東西才能記得牢記得久。靠死記硬背,不容易記住。能做到理解和背誦相結合,記憶效果會更好。

  6強化學習

  在背各科的知識點時,往往剛剛背會就不再,結果忘得很快,強化學習就是在學習達到剛好成誦以後的附加學習。 如背一篇古文,12分鐘剛能背誦,在這以後增加的6分鐘的學習就是強化學習。強化學習的時間不宜過長,最好是學習該材料所用時間的一半。

  7適時複習,促進保持

  死記硬背的材料,要在材料尚未出現大量遺忘之前及時安排複習。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後慢。對剛學過的知識,趁熱打鐵,及時溫習鞏固,強化記憶痕跡。

  8大腦清醒

  大腦疲勞時,不論你怎樣努力,腦細胞的活動能力也要降低,記憶力隨之下降。因此,每當大腦疲憊時,就因該休息片刻,讓大腦得到充分休息,使記憶時經常處於最佳記憶狀態。

  9強烈動機

  動機越強烈,記憶力就越強。一個人特別想去的地方,他就會清楚地記住車走過的路線,強烈的慾望可以提高記憶的效率。

  10愉快相連

  愉快的事物使人消除枯燥感,記憶時,把要記憶的枯燥訊號與愉快的事物相聯絡,枯燥便可化為興趣,同時提高記憶效率。 在孩子的成長是最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記憶力差,是因為沒有掌握對學習方法。

  提高孩子記憶力方法推薦三:

  訓練方法一:這是我的!

  讓寶寶有自己專用的毛巾、牙刷、牙杯和牙膏。然後把寶寶的用具和爸爸媽媽的放在一起,每次洗漱時,讓寶寶自己拿取用具。換用毛巾、牙刷、牙膏時,挑選與原物不同色彩、不同形狀或不同形象的物品,向寶寶展示一下新用具,讓他比較與舊用具有什麼不同。如果寶寶一時說不出,可拿出舊用具讓寶寶比較。在以後洗漱時,看寶寶能否正確取出自己的新用具,並讓他回憶新舊用具的不同之處。由於寶寶對有“自主權”的東西有強烈的佔有意識,利用寶寶的這種獨立意識進行訓練,寶寶會自覺地加強記憶。

  訓練方法二:命名儀式

  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排成一隊,舉辦莊嚴的命名儀式,讓寶寶為它們起名。可以從三個玩具開始,逐漸增加玩具。一段時間後,你跟寶寶商量,由你給它們命名,然後讓寶寶複述。

  在寶寶眼睛裡,玩具都是夥伴,擬人化地命名,他認為理所當然,因為寶寶有名字,夥伴怎能沒名字?而且由他命名,他當然更為興奮。哪怕他取的名字聽上去含糊不清、不知所云、變化多端也沒關係,注意的訓練在於回憶他所取的名字。

  訓練方法三:交朋友

  讓寶寶在小區裡交些小朋友,在交往後,問寶寶一些問題:小朋友的名字?帶著什麼玩具?帶他***她***的是爺爺還是奶奶***外公還是外婆、爸爸還是媽媽……***?你們一起玩了什麼?等等。當然,還應該證明引導交際的問題,比如,提起一個寶寶和小朋友玩得很愉快的遊戲,問:你和小朋友玩得開心嗎?你準備下次跟小朋友玩些什麼?等等。這個遊戲可以訓練寶寶的交往意識和交際能力。

  訓練方法四:做作業

  要讓寶寶養成主動記憶的習慣,就要給他佈置記憶的“作業”,也就是事先告知。比如,帶寶寶出去散步前,在家的爺爺、奶奶或其他人表示羨慕狀,要求寶寶回家告訴他們看到了什麼。要求必須具體、單一、指示清晰——看看大樹下有沒有花兒、花園裡小桌子裝好了嗎?等等。“作業”由一項向幾項發展,記憶物件由一個地點逐漸擴充套件到多個地點。給寶寶提出各種記憶任務,會激發寶寶的獨立感與自豪感,對培養寶寶的記憶習慣有強化作用。

  訓練方法五:講故事

  給寶寶講一個簡單的圖畫故事,事先提出要求:等會兒你講給媽媽聽。結合圖畫,你重複一些重點的語音、動作描述,重複的時候可以讓寶寶跟著複述。然後讓寶寶以圖為助給你講故事,在他有困難的地方適當提醒一下。如果他講得與圖書不一致不要去糾正,肯定他的合理創造;如果不合理而導致故事無法繼續,適當幫他“拐個彎”接續。

  如果能幫寶寶錄音下來,再以讚賞的態度放給他和親朋聽,會讓寶寶很有成就感,從而對這個遊戲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