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寶寶記憶力的方法

  隨著年齡的增加,寶寶出生六個月後就會出現形象記憶,對寶寶記憶力的訓練有助於提高寶寶的記憶力,你知道有哪些訓練方法嗎?下面由小編給你帶來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方法一、短期記憶力訓練

  把至少五樣以上的東西按順序排列到桌子上,然後給孩子30秒的記憶時間,然後把東西蓋上,讓孩子來說說這些物品的名稱。

  分類記憶法

  拿一張帶小動物的圖片來,讓寶寶記憶都有哪些動物,剛開始時時間可以長一點,隨著訓練的次數增加,時間可以漸漸減短些,記憶完成後把圖片拿走,讓寶寶說說都有哪些動物,如果寶寶不能記全,可以幫助寶寶學會分類,提高記憶。

  訓練寶寶的想像能力,豐富詞彙,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

  跟寶寶面對面坐下來,然後假裝成打電話的姿勢,進行問答:“喂,你是誰啊?你媽媽在家嗎?爸爸在幹什麼啊?……”並讓寶寶來回答。

  訓練寶寶觀察力和記憶的準確性

  這個遊戲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見到一些東西時就讓寶寶來進行記憶,等到離開後就讓寶寶說說剛才都看到了什麼啊?

  擴大短時記憶的廣度

  給寶寶講故事的時候,寶寶都喜歡重複的聽故事,媽媽也可以讓寶寶來講故事給自己聽,這樣可以知道寶寶記憶了多少詞語,並且平時也可以有意識的說一些故事中出現的詞彙,來看看寶寶記住了多少。

  訓練寶寶動作記憶

  做5個手勢給寶寶看,媽媽做時讓寶寶不要跟著做,等媽媽做完,讓寶寶按照剛才你做的動作去做,如果寶寶記不住5個,那麼數量可以適當的減少,經過多次訓練後再慢慢增加回來。

  手勢1:握拳

  手勢2:伸出中指和食指勝利的手勢

  手勢3:伸出大拇指很棒的手勢

  手勢4:伸出小拇指

  手勢5:伸出5個手指

  方法二、運用多種感覺器官進行記憶

  為了提高幼兒記憶的效果,可以採用協同記憶的方法,即在幼兒識記時,讓多種感覺器官參與活動,在大腦中建立多方面聯絡,是加深幼兒記憶的一種方法。實驗研究表明,如果讓幼兒把眼、耳、口、鼻、手等多種感官調動起來,使大腦皮層留下很多“同一意義”的痕跡,並在大腦皮層的視覺區、聽覺區、嗅覺區、運動區、語言區等建立起多通道的聯絡就一定能提高記憶效果。因此,應指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參加記憶活動。如讓幼兒感受春天,應儘量帶孩子多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通過眼、耳、手、鼻、口等多種感官從多方面獲得感性認識。實驗證明:這樣會使幼兒記得又快又好。

  方法三、在愉快的環境下記憶

  當我們用“對你印象最深的事物”做題目,讓我們的孩子們寫一篇作文或者做口述的時候,就能夠發現:在他們所能回憶的很多事情中,記憶最清楚的是快樂的事情。一個人從幼年時代就有種種體驗,但其中悲哀和心酸的事情容易忘掉,而快樂的事情卻能夠記憶深刻。

  我曾經看過一個實驗:實驗者準備了三段文字,字數都在120左右。第一段文字是表揚孩子的內容,第二段文字是與孩子無關事物的描述,第三段文字是批評孩子的內容。然後在6天的時間裡,每天給孩子念一段文字。隨後檢查孩子記憶的結果發現,表揚孩子的內容孩子記住了80%以上;批評孩子的內容,孩子記住了50%左右;而與孩子無關的內容,孩子只記住了22%左右。自此我們可以看出,能夠讓孩子愉快的內容,孩子就會易於記憶。

  後來為了探討識記時心情對孩子記憶的影響,他們又做了一個實驗,讓孩子在三種不同的心態下識記:第一種是心情愉快狀況下;第二種是心情煩躁、傷心狀態下;第三種是心情淡然、無所事事狀態下。結果發現,在心情愉快狀態下孩子的記憶成績在70%左右,在心情煩躁、傷心狀態下孩子記憶成績在20%左右;心情淡然、無所事事狀態下孩子的記憶成績再40%左右。

  所以,當我們的孩子處在愉快的環境下,他們的記憶能力是最棒的,而記憶的發揮才會得到最大的發展。家長想要孩子“博聞強記”,不妨多營造一些愉快的氛圍,及時鼓勵、讚揚孩子,這樣才會事半功倍的達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