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怎麼賞析句子

  語文句子該怎樣賞析才能拿高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語文句子賞析方法,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語文句子賞析方法:通過作者的情感世界賞析

  ***1***由物象***事物的形象***進入詩人的情感世界。

  裴斐先生說:“客觀存在的月亮只有一個,詩中出現的月亮千變萬化。物象有限,意象無窮。”也就是說,月亮本身只是物象,只有在各種情境中被觀照、被表現的月亮才是意象。“物象”即事物的形象,物象有表義物象、載情物象等。表義物象如“柳”。古人折柳送別,“柳”與“留”諧音,含有“柳”字的詩句往往與離愁別緒有關。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載情物象以“雁”為例:“惆悵秦城送獨歸,薊門雲樹遠依依。秋來莫射南飛雁,從遣乘春更北飛”。***《送客還幽州》***以對雁的憐惜寄託羈懷,也就是託物抒情。

  ***2***由詩人自身進入詩人的情感世界。

  李白處在唐朝典盛時期,希望營造一個理想的世界,一生蔑視權貴,一生不與統治者合作。這些思想情感在詩人的筆下表現很強烈。正如《夢遊天姥吟留別》中所寫“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杜甫處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因此,提到“杜甫”就應想到他“隴國憂民”的思想;杜詩,乃至他個人情感也融入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南宋是個風雨飄搖的朝代,漢人***統治者***被子金人趕到江南***杭州***。因此,南宋詞人在詩詞中大多表現出收復失地,慷慨報國的壯志。如陸游《示兒》中所寫“王師北定中原日,空祭無忘告乃翁”。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所寫“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語文句子賞析方法:利用常用的表現手法賞析

  1、正反對比。

  古今對比、美與醜對比、理想世界與黑暗現實對比、田園生活與汙濁官場對比。

  2、襯托。

  ①從正面襯托。“江山荒城猿烏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是濤聲似舊時。”***陸游的《楚城》***“江山荒城猿烏悲”一句就用了以悲襯悲的表現手法。該句以“荒城”的悲襯托“烏”悲,襯托詩人內心的悲,猿猴、烏鴉與悲涼、愁苦相聯。

  ②從反面襯托。南朝詩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有一名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被後世傳為絕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嶽》***大意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絕項,放眼四望,那所有的山山嶺都會顯得十分渺小。該詩句表面上是在寫景抒情,而實則蘊含著深刻而豐富的生活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蟬噪”襯托“林靜”,用“鳥鳴”顯現“山幽”,動中寫靜,充滿生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3、虛實結合的手法。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後文的虛寫“鐵馬冰河入夢來”,與前文的實寫“僵臥孤村不自哀”相照應,表達了詞人壯志難酬的無限慨嘆。

  4、比喻、擬人、誇張等手法。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南唐。李煜詞《浪淘沙》以自然界的花落、水流、春去不歸三件事比喻離別後的江山如天人相隔,永不能見,沉痛哀婉,十分淒涼。

  5、借景抒情。

  “一切景語皆情語”,無一純寫景詩。“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這兩句借景語言情思。雲橫秦嶺,雪擁藍關語意雙關,明寫天氣寒冷,暗寫政治氣候惡劣。“家何在”喻將遠走,“馬不前”喻前途艱辛。冰天雪地之中,詩人立馬藍關,不獨心繫家人,更多的是傷懷國事。景物描寫中露出英雄失路之悲情。

  當然,除了掌握以上關鍵的兩點外,對古典詩詞進行鑑賞時還要了解詩人額生平,俗稱“知人論世”。這樣,才能更加準確地抓住詩人所想表達的意境和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