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教學反思

  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的主題是保護動物,老師在上完課後要進行教學反思,及時發現和總結教學中的問題,以求在以後的教學中做到更好,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案例,供大家參閱,希望對你有幫助!

  

  跟學生一起學習完語文園地七後,我覺得最難把握的是口語交際。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保護有益的小動物”。有了話題,還要善於開啟學生的“話匣子”。可通過播放各種小動物的動畫課件或出示掛圖,情境匯入,激起學生說的慾望,講的衝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人人開口。說的過程中,要相機誘導,啟用思維,拓寬思路,讓學生想得開一點,遠一點。

  本次口語交際的基本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說名稱”,即說出自己知道的小動物的名稱,說得越多越好;二是“講道理”,說明所列舉的小動物怎樣有益;三是“想辦法”即設想出如何保護有益小動物的具體辦法。可能有的同學的辦法很天真,教師不必苛求其可行性,重要的是增強學生保護有益小動物的意識。

  教師要多形式多角度地創設交際的情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生與生、師與生的互動,讓學生充分“對話”。如,安排同桌互說、小組討論、自願組合對話,還可以組織小小“辯論會”。

  可安排下面幾個環節。

  1.演示“群鳥翱翔”和“動物樂園”的圖片或錄影,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你認識畫面上的哪些小動物?除了這些小動物,你還能說出其他小動物的名稱嗎?

  2.同桌互相考一考,這些小動物對人類有哪些益處?

  3.四人小組討論: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學生自己決定討論哪一種小動物;教師巡視,隨機鼓勵小組成員全員參與,並相機點撥指導***

  4.反饋交流:小組派代表向大家介紹小組討論的結果。***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學生討論出來的方法可以不拘一格,只要合理就行。其餘學生可以向說的同學質疑***

  5.動手實踐,比如,製作標語牌,畫宣傳畫。

  小學語文如何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一、創設交際條件,誘發學生的交際慾望

  口語交際課講究的是教師和學生的雙方互動,所以課前準備包括教師的課前準備和學生的課前準備。在課前,教師要認真備課,為口語交際課的話題做好準備,讓學生有話可說,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和教學內容有關的活動,如安排遊戲、課本劇、參觀等,或者製作一些教學工具,如激發學生興趣的圖片、動畫等。由於小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比較低,所以學生的課前準備往往還是需要教師的安排和指導。因此,在課前,教師要事先安排一些作業,讓學生熟悉口語交際的內容。例如,在上小學語文第六冊的口語交際《我家的一張照片》時,課前我先讓學生自己觀察照片,然後想想照片中的故事。最後,讓他們先和同桌交流。這樣,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就有了想表達的內容,想交流的願望,對課堂教學的效果有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課內多項互動,培養交際能力

  1.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的交際性的特點,即要進行多層次的互動交際,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如,我在教學習作4這一課時,我由課件出示垃圾圖片引發垃圾從哪裡來的話題,由垃圾的對話引發彙報垃圾處理方法,由評選環保小衛士引發說說自己處理垃圾的想法等。師生共創生氣勃勃、富有創意的課堂氛圍,同創生與生、生與師多項互動的口語交流的動態過程。這樣,才使學生從競爭、合作的經驗中獲得自尊和尊重他人、社交能力和自我調整的能力。

  2.建立自由、輕鬆的課堂心理氛圍,引導學生互動、交流。

  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也是上好口語交際課的一個關鍵問題。***1***要在課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要走向民主、寬容。教師要尊重學生,對學生的發言要給予肯定,對學生的觀點要給予尊重,要認識到,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有發展的潛力,要理解他們的不足,儘量採取表揚的方式,鼓勵他們進行口語交際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作為一個聽眾、朋友而不是一個威嚴的法官,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進行沒有心靈距離的開放式的交流。***2***要處理好學生間的關係,營造一個輕鬆的、積極的班級口語交際環境。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顯然是不可忽視的教育因素。如果一個學生在說時,其他學生冷眼旁觀、竊竊私語甚至進行人身攻擊,那麼有幾個學生能順利、輕鬆地完成口語交際?可能連最後的一絲勇氣都要消失。所以,要鼓勵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既要學會清楚明白的表達自己的意思,也要學會傾聽、補充和幫助,讓融洽與合作的陽光普照每個學生的心靈。

  3.課堂評價,促進互動。

  口語交際課提倡放手,讓學生真正得到自主發展,但是放手並不等於放任自流,任何語言都有一定的規範性。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學生在入學之前已具有初步的聽說能力,小學階段應在此基礎上,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因此,教師要致力於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當然,評價並不是教師的專利,因為口語交際課講究的是師生雙方的互動,所以,評價也包括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教師評價就是好讓學生明確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訓練的重點和要求,規範學生的口語交際;而學生互評可以讓學生相互交流和學習,取長補短。

  “請大家仔細聽,這位同學讀得怎麼樣?”這是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請大家評一評剛才某學生的回答?”這是引導學生在聽的基礎上學會思考,學會給別人提出看法……

  三、課外實踐,深入生活,讓口語教學活起來

  訓練口語交際能力並不僅僅侷限於口語交際的課堂內,正如口語交際的實踐性特點所要求的,課堂訓練並不能真正代表生活中的口語交際,口語交際的訓練還要在真正的生活情景這個“大課堂”中開展起來。

  1.在語文教學的其他環節訓練口語交際能力。

  如利用教材內容、插圖、課堂發言等機會,不失時機地給予學生運用語言的機會。

  2.在學校活動中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學校開展的講故事、演講比賽,課本劇的表演等等;班級開展的各項活動也是進行訓練的好機會;教師可利用課間時間,讓學生談談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新鮮事。此時的學生無拘無束,十分樂意談感興趣的話題,這樣起到了交流資訊、訓練說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