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重點知識總結歸納計劃

  作為初中生,把握中考地理的每一個重要知識點,會讓你在考試中得心應手。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初中地理重點知識總結吧,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初中地理重點知識總結篇一

  地球表面的主要構成:

  地球表面是由陸地和海洋構成,陸地佔29%、海洋佔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陸地。世界海陸分佈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極周圍。

  各大洲的分界線:

  1.亞歐: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裡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

  2.亞非:蘇伊士運河、紅海;亞北美:白令海峽;

  3.歐非: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

  4.南北美:巴拿馬運河。

  四大洋麵積比較:

  1.太平洋:18000平方千米

  2.大西洋:9300平方千米

  3.印度洋:7500平方千米

  4.北冰洋:1300平方千米

  世界地理之最:

  1.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中國、尼泊爾邊界***海拔8848米

  2.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中國西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3.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500萬平方千米

  4.最長的河流:尼羅河***非洲***6671千米

  5.流量最大的河流:亞巴遜河***南美洲***入海流量每秒11萬立方米,佔全球入海流量的1/5

  6.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亞馬遜河***南美洲***700萬立方千米

  7.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中國***37千克/立方米

  8.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美國、加拿大邊界***8.24萬平方千米

  9.最大的鹹水湖:裡海***歐洲***37.1萬平方千米

  10.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俄羅斯***1620米

  11.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爾瀑布***委內瑞拉***979米

  12.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南美洲***560萬平方千米

  13.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北部***777萬平方千米

  14.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亞洲***300萬平方千米

  15.陸地最低點:死海***亞洲西部***-392米

  初中地理重點知識總結篇二

  1.積極影響:為人類活動提供方便,農業方面有助於農作物生長,高產等;工業方面,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減輕環境汙染;第三產業方面,尤其是服務業方面,為人類提供更好服務設施安全性。

  2.消極方面:惡劣的氣候現象給人類帶來不便甚至災難,對人類出行產生影響。譬如強令空氣南下會帶來寒潮,隨之伴有大風、雨雪等天氣,對人類活動實為不便。但有些災害也有一定積極作用,譬如寒潮過境可淨化空氣等。

  氣象災害:

  氣象災害是指大氣對人類的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建設及國防建設等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損害。它是自然災害中的原生災害之一。一般包括天氣、氣候災害和氣象次生、衍生災害。氣象災害是自然災害中最為頻繁而又嚴重的災害。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發生十分頻繁、災害種類甚多,造成損失十分嚴重的少數國家之一。

  氣候對人類的影響的主要表現:

  1.氣候影響人們的衣食住行有影響***如南船北馬等***。

  2.氣候對傳統建築的材料和風格有影響***如房子結構、房子朝向、建築的高低,牆體的厚薄等***。

  3.氣候對人們的飲食習慣有影響***廣東喜茶,湖南喜辣,東北喜大蒜、麵食等***。

  4.氣候災害***如寒潮、颱風、冰雹、洪澇乾旱等***給人們生活帶來巨大的損害。

  初中地理重點知識總結篇三

  北京、上海已成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核心。珠江三角洲、滬寧杭、京津石***石家莊***因具備工業基礎、科技力量雄厚、高層次知識性人才集聚、交通便利、對外開放程度高等有利因素,已開始形成高新技術產業帶,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我國中西部的武漢、重慶、西安、蘭州等地正日益成為中西部地區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佈特點:

  1.多依附於大城市,呈現大分散,小集中。

  2.沿海地區以智力資源和技術力量為依託,側重科技園區型高新技術產業;沿邊地區依靠國家的開放政策和沿邊的地理優勢,發展貿易導向型的產業;

  3.內地依靠優勢資源和工業基礎,多發展與軍工有密切關係的產業。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分佈規律: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以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形式分佈,大多依附於大城市,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初步形成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等各具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帶。產業開發側重點不同,其分佈規律:

  1.沿海地區以智力資源和技術力量為依託,側重科技園區型高新技術產業。

  2.沿邊地區依靠國家開放政策和沿邊的地理優勢,開發以貿易導向型的產業。

  3.內地依靠優勢資源和工業基礎,多發展與軍工有密切關係的產業。

  中關村: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中國高科技產業中心,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第一個“國家級”人才特區,是我國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驗田。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起源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關村的發展建設,國務院先後5次做出重要決定。

  1988年5月,國務院批准成立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它就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前身。中關村科技園區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市政府派出機構對園區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 1999年6月,國務院批覆要求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這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增強我國創新能力和綜合國力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

  2005年8月,國務院做出了關於支援做強中關村科技園區的8條決定。

  2009年3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要求把中關村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成為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載體,掀開了中關村發展新的篇章。《批覆》指出,要加快改革與發展,努力培養和聚集優秀創新人才特別是產業領軍人才,著力研發和轉化國際領先的科技成果,做強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培育一批國際知名品牌,全面提高中關村自主創新和輻射帶動能力,推動中關村的科技發展和創新在本世紀前20年再上一個新臺階,使中關村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2011年1月26日,國務院又批覆同意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進一步明確了中關村示範區今後十年的戰略定位和發展思路。在2011年,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把北京中關村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2012年10月13日,國務院批覆同意調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空間規模和佈局,由原來的一區十園增加為一區十六園,包括東城園、西城園、朝陽園、海淀園、豐臺園、石景山園、門頭溝園、房山園、通州園、順義園、大興-亦莊園、昌平園、平谷園、懷柔園、密雲園、延慶園等園區,示範區面積由原來的233平方千米,增加到488平方千米。


初中地理重點知識總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