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重點知識

  做好每一個重點知識的複習,能夠讓你在考試中取得勝利。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⑴南極發現有豐富煤炭北極地區埋藏豐富石油,說明:南極北極地區曾經位於溫暖溼潤地區,森林茂密,後經大陸漂移至此,這是板塊構造學說的有力佐證。

  ⑵剛果盆地四川盆地的形成原因:剛果盆地原來是內陸湖,後經地殼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瀉而成。

  ⑶死海貝加爾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內力作用——斷裂陷落

  ⑷北美五大淡水湖歐洲峽灣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廬山華山、泰山的形成:斷塊山地

  ⑹七大洲地形特色:

  亞洲:①地形複雜多樣,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積廣;②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佈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洲:①地形以高原為主,地面地伏不大;②東部縱貫著巨大的東非裂谷帶;③地勢特點:東南高,西北低

  歐洲:①歐洲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平原面積廣大,佔總面積2/3;②地勢低平,為世界地勢最低一洲300m,地勢南北高,中部低;③冰川地形廣佈

  北美洲:①地勢東西高,中部低;②南北縱列三大地形區,西部是山地,東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③冰川地形在大陸北半部廣佈

  南美洲:①西部為南北縱貫的安第斯山脈;②東部為平原、高原相間排列

  大洋洲:①地勢低平。地表起伏和緩;②地形為南北三個縱列帶,東部為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地

  南極洲:①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②大陸冰川廣佈,冰層平均厚度達2000米,冰層以下地形多樣

  7開鑿隧道問題:開鑿隧道應注意兩個問題:一是滲漏問題;二是塌方問題。因此,開鑿隧道要選擇在背斜處,因為背斜岩層向上拱起,地下水向兩側滲流,不容易發生滲漏問題;並且,背斜為穹形構造,不易塌方。
 

  二

  一、根據天文現象提取季節資訊

  1、地球公轉的近日點和遠日點分析季節——近日點表示北半球的冬半年,遠日點表示北半球的夏半年。

  2、地球公轉速度的快慢——地球在公轉快的位置是1月初,地球在公轉慢的位置是7月初。

  3、正午太陽高度判季節——北半球冬半年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向北遞減,南半球冬半年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向北遞減。

  4、晝夜長短判季節——以北半球為例

  1晝長於夜,晝長>12時,為夏半年,晝短於夜,晝長<12時,為冬半年。

  2日出早於6時,日落晚於18時為夏半年;日出晚於6時,日落早於18時為冬半年。

  5、太陽視運動資訊條件的提取——以北半球為例

  1夏半年:日出東北,日落西北。

  2冬半年:日出東南,日落西南。

  3春秋分;日出正東,日落正西。

  二、根據氣候變化資訊提取季節

  1、氣溫所反映的季節資訊

  1太陽輻射的季節分配——夏半年是高溫季節,冬半年是低溫季節。

  2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點北陸北 ,點南陸南”,即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大陸等溫線向北突出,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大陸等溫線向南突出。

  3我國的具體情況:1月前後,0攝氏度等溫線大體通過秦嶺淮河一線,南北溫差大,東部的等溫線大體與緯線平行,全國的低溫中心位於漠河附近;7月前後,全國普遍高溫,東部等溫線大體與海岸線平行,全國的低溫中心位於青藏高原,高溫中心位於吐魯番盆地。

  2、降水所反映的季節資訊

  1夏雨型氣候——三大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溫帶大陸氣候。如北京,新德里,上海等等。

  2冬雨型氣候——地中海氣候。如羅馬,洛杉磯,開普敦,珀斯,聖地亞哥等等。

  三、根據氣壓中心的移動提取季節資訊

  1、全球的氣壓帶風帶在北半球的夏季向北移動,冬季向南移動。

  2、大氣活動中心——1月歐亞大陸被蒙古和西伯利亞高壓控制,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壓,大西洋上形成冰島低壓;7月歐亞大陸被印度低壓控制,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壓,大西洋上形成亞速爾高壓。
 

  

  氣候界線

  11月0℃等溫線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及高原氣候區分界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溼潤區和半溼潤區界線: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3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溼潤區和半乾旱區界線:從大興安嶺西坡經過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脈東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乾旱區與乾旱區界線:大致通過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到岡底斯山一線。

  河流界線

  1外流區和內流區的界線:北段大體沿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端一線,南段比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分水嶺:巴顏喀拉山脈~秦嶺。

  3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南嶺。

  4瀾滄江與怒江的分水嶺:怒山。

  5長江流域與東南沿海諸河流域的分水嶺:武夷山。

  三大自然區界線

  1東部季風區與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界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青藏高寒區與東部季風區的界線:3000米等高線。

  3青藏高寒區的北部與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界線:大體從崑崙山向東經過阿爾金山、祁連山一線。

  自然地區界線

  1東部季風區內部自然地區界線

  ①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界線華北暖溫帶溼潤地區與華中亞熱帶溼潤地區:秦嶺~淮河1月0℃等溫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4500℃等值線

  ②東北溫帶溼潤、半溼潤地區與華北暖溫帶溼潤、半溼潤地區界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3200℃等值線。

  ③華中亞熱帶溼潤地區與華南熱帶溼潤地區界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7500℃等值線。

  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內部自然地區界線

  內蒙古溫帶草原地區與西北溫帶及暖溫帶荒漠地區的界線:賀蘭山一線,相當於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農業活動界線

  1牧區與農耕區的界線:大體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水田區與旱作區的界線:秦嶺~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