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歐洲西部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教師們要懂得去反思教學,關於七年級地理歐洲西部的教學反思有哪些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七年級地理歐洲西部教學***一***

  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在於讓學生認識歐洲西部的地理位置、主要國家,瞭解掌握歐洲西部工農業的特點和歐洲西部豐富的旅遊資源。在教學思路上,通過開展學生旅遊路線的設計和展示、學生互評、小組競賽等學生活動來組織教學,將活動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在輕鬆的學習環境中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增強合作和團結精神,體現了新教材中以學生活動貫穿教學的思路,符合新課標當中提出的“體現學生是主體”的教學理念。

  通過這節課的設計與實施,我體會到以下幾點:

  1、初中的地理教學要符合初一學生的心理特徵,應突出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在教學中多結合生活,採取情景教學。

  2、課堂活動的設計要切合學生實際,要緊湊有序,利於調控。

  3、開展學生活動應適當,不要為了活動而搞活動,應該讓學生活動成為教學的手段,把教學內容融入活動之中。通過活動來落實相關的知識點。

  4、課堂問題設計要明確,要能起到引導學生針對問題思考的作用。

  七年級地理歐洲西部教學***二***

  《歐洲西部》是世界地理“認識區域”中選取的五個地理區域之一。這五個地區在自然、人文方面各具特色,其中本節主要突出的是歐洲西部獨特的自然條件,是世界上旅遊業最繁榮的地區。根據本課的重點,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以摸擬的“歐洲西部遊”為主題巧妙地設計了這節課,讓學生輕鬆、愉快地在“玩”中學,既動手又動腦,成為了課堂的主角,達到了預先設計的教學效果。反思整節課我認為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

  1、整節課給人予感性的認知,思路構架清晰。教學目標明確,在教學過程中步步為營,讓人覺得整節課的過程很踏實。

  2、學生活動充分、高效。

  整節課學生在以“旅遊”為主題的活動中,通過讀圖、討論探究等一步一步地解決“旅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參與面廣,積極主動,活動充分,特別是效率高,在短短40分鐘內,學生生基本掌握了預期的教學目標的內容。

  3、多媒體運用恰到好處。

  本節課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教學的優點,運用得恰到好處。課件製作精美、清晰。色彩搭配巧妙,能夠成功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並讓學生在絢麗多彩的課件中體驗歐洲優美的旅遊特色。

  4、教師表情豐富且親切,給學生於感染力。在評價學生的時候能激勵學生的好學新,是的學生有自信和濃厚的興趣。

  當然通過教學實踐我也認識到本節課的一些不足需要進一步改進:

  1、問題設計的層次性不足。

  課堂上大部分學生能在問題的引領下積極思考,廣泛參與,但由於問題設計的層次性不足,對於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參與教學的困難很大,由此出現了一小部分孩子僅僅是“看熱鬧”,教學效果不好。

  改進措施:在教學中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注重問題設計的層次性。

  2、教學評價方式過於單一且沒有及時的給學生講解相對應的知識點。

  七年級地理歐洲西部教學***三***

  下課了,坐下回想剛才上課情景。我讀懂了學生表情語言,知道學生的內心需要,現記錄下來做為資料。 [片斷一]“歐洲聯盟” 告之學生書上資料“至2001年底,歐洲聯盟共有15個成員”已陳舊。據最新統計至2007年1月1日也擴增到27個成員國。頓時,課堂上一片都是埋頭在書上補記最新內容“27個成員國”。 附:歐盟27個成員國的名單: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和英國新入盟的10個東歐國家: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維尼亞、斯洛伐克、愛沙尼亞、立陶宛、馬耳他、塞普勒斯。 2007年1月1日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加入歐盟 [片斷二]“歐洲西部農業” 從學生生活入手,在黑板羅列出學生提到西歐人日常食品:牛排、牛奶、黃油、乳酪、香腸、義大利麵、法國葡萄灑、各種果醬、咖啡、水果沙拉、漢堡等,推知“本區農業是以畜牧業為主,多產牛羊肉和乳酪等”,進而得知,聯想本區平原為主,氣候溫和溼潤,適宜多汁牧草生長,且草場面積廣大。使學生深刻理解了自然環境要素之間、適宜的農業生產以及本區飲食習慣間的相互聯絡,真正體驗到學到了“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

  [啟示]1、鮮活知識更有生機,要求教師日常從多種渠道如電視新聞、報紙、刊物、網路、學生生活多關注時事、關注生活熱點;2、學生活動多樣化,激發學生興趣;3、學生參與度要高,有機會讓每位同學都有機會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