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案

  長久以來,上課、編制教案、輔導學生、業務學習是中學歷史教師日常職業生活的重要內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第1課 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

  【課程標準】以元謀人、北京人等早期人類為例,瞭解中國境內原始人類的文化遺存。

  【教學目標】

  識記和理解:記住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生活的時代和地點;知道北京人的體質特徵;瞭解他們使用的工具特徵及獲取生活資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義。

  能力與方法:通過識圖培養觀察能力;通過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養再造想象能力;通過比較北京人、猿類、現代人,幫助學生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學習歷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中華文明悠長的源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認識勞動在人進化中的作用,進行勞動觀點的教育;瞭解北京人與山頂洞人和生活環境,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

  【教學重、難點】重點:是北京人;難點:元謀人的地位、北京人身體不平衡、山頂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據。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一、匯入新課

  書上的導言,當科學考隊員,來考察一下我國境內早期人類的生活情況。要求學生初讀課文,觀察《我國境內早期人類活動地區圖》,設計考察的線路***按一定的時間順序***。 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

  學生閱讀課

  積極參與設計考察線路,初步知道先後順序。

  二、元謀人

  要求學生看書,找出“為什麼叫元謀人?***同時解決„北京人‟、藍田人等名的來歷***”“生活的年代與地域?”

  考察:“作為科學工作者,你怎麼知道他已經是人了呢?”“元謀人的發現,有何重要意義?” 教師小結。過渡:已經發掘的元謀人的遺存不多。接下來我們重點考察一下北京人。 學生閱讀,仔細研究,體驗一下考察的感覺。

  過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

  要求學生閱讀課本,看看從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環境、身體特徵、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問題:你認為有哪些條件***不***適宜人的生存?

  比較體質特徵***觀察真人比較***。

  舊石器與天然石塊有何不同?如何製作石器?觀察書上的石器,它們是用來做什麼的?如何獲取食物?依據是什麼?

  怎麼樣知道北京人用火?如何得到火的?如何儲存火種?使用火有何意義?

  教師小結本目內容,說明:北京人遺址是遺存最豐富的遠古人類,於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遺產名錄。”

  活動: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

  學生閱讀,先建立一個整體映像

  然後分別進行考察***閱讀、觀察、分析、結論、發言等活動***。

  增加學生的自豪感。

  四、山頂洞人

  大約二十萬年後,在北京人生活過的地方,又出現了一種進步得多的原始人類――這就是“山頂洞人”。

  引導學生考察一下,山頂洞人有哪些方面比北京人進步***注意哪些方面,列表歸納***。 比較 北京人 山頂洞人

  生活年代

  體質特徵

  工具製作

  生活 用火

  穿著

  自然過渡,引起學生的興趣。

  學生閱讀教材,填表比較

  著重考察:怎麼知道他們會人工取火?他們是如何鑽孔的?

  五、收穫與疑問

  我們今天的科考結束了,你有什麼收穫呢?

  還有哪些問題?

  學生回答,作為小結。

  拓展思路。

  六、練習

  書後“學習測評”。

  【教學後記】

  七年級歷史知識點

  秦朝的統治與秦末農民戰爭

  ***1***秦朝的統治

  1、統一時間: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秦始皇圖***

  2、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建立中央集權;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焚書坑儒,控制思想。

  3、秦朝的疆域:東到東海,西到隴西,南到南海,北到長城一帶。***考圖***

  4、統一的意義: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分裂割據,開創了中國歷史上首次大一統局面。秦朝時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

  ***2***陳勝吳廣起義

  1、地點:大澤鄉***安徽***

  2、意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在這次起義的推動下,劉邦項羽推翻秦朝的殘暴統治。起義具有革命首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