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歷史必修二前四單元複習提綱

  高一年級已經學習完了歷史的前四個單元的知識點,那麼在考試之前,同學們應該怎樣進行有效的複習?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人教版歷史必修二第一單元複習提綱

  ***一***古代中國的農業經濟

  1古代中國農業主要耕作方式的變革

  1、原始農業的產生:“刀耕火種”、“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時代

  3、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中國古代農業的傳統耕作方式形成。

  漢代牛耕逐漸普及全國。東漢時出現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這種耕作方式便於牛耕普及。

  2瞭解古代中國的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以小農戶個體經營為主的農業經營方式,是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3、古代水利建設概況

  1、夏商周:農田水利有較大發展。

  2、春秋戰國:戰國時秦國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鄭國在秦國修的鄭國渠。

  都江堰

  3、秦:靈渠

  4、兩漢:西漢漢武帝親到黃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東漢王景治黃河才基本解除了黃河水患。

  5、隋煬帝:開通了大運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運河。

  6、唐朝:設專職官員管理水利事業,各地興修了不少水利工程,還創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

  ***二***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的發展

  瞭解古代中國在紡織、和制瓷等手工業部門取得的主要成就:

  1、紡織業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後順序:麻葛絲棉。

  ***2***絲綢之路:漢代開闢。絲綢遠銷以羅馬為中心的地中海地區。

  ***3***唐代私營紡織作坊興起,官營紡織業也有相當大的規模,朝廷徵收民間紡織品的數量相當可觀。

  2、冶金業主要成就:

  商周時期青銅器鑄造工藝特點:分佈廣,規模大,水平高。戰國以後以鐵器為主,漢代冶鐵開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風形式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3、制瓷業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後有瓷

  ***2***陶器:a、產生——原始時代彩陶b、發展:山東龍山文化——蛋殼黑陶c、獨特技術——唐三彩d、陶瓷過渡時期:商代中期到東漢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b、唐晚期長沙銅官窯首創彩繪工藝。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藝技術發明——康熙時期、頂峰——雍正時期

  人教版歷史必修二第二單元複習提綱

  1.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1***過程:鴉片戰爭後,以英國為資本主義國家加緊商品輸出,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衰敗,標誌著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列強依賴奪取的更多的特權,加緊對中國商品輸出,並打入內地市場,自然經濟解體的速度進一步加快,逐漸地使中國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的經濟附庸。

  ***2***表現:A、農產品程度有了一定發展,並開始受到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影響。B、經營對華貿易的洋行大量增加。C、買辦和買辦化的商人開始出現,貿易中心由廣州轉移到上海。

  ***3***中國社會經濟結構逐漸發生了重大變化,自然經濟的破壞,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商品市場,大量 農民和手工業者的破產,又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市場。

  2、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和曲折發展階段表

  階段 時間 原因 表現 影響 認識

  產生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a.列強入侵瓦解自然經濟。

  b.外商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

  c.洋務運動的誘導。 抵禦了列強的經濟侵略,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 1.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這是阻礙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2.要實現近代化,必須實現民族獨立

  初步發展 從甲午戰爭到一戰前 a.列強的資本輸出進一步破壞自然經濟。

  b.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c.“實業救國”的推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短暫春天

  ***“黃金時代”*** 民國初期***一戰期間******1912-1919*** a.辛亥革命掃除了一些障礙。

  b.“實業救國”的影響。

  c.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

  d.一戰期間列強放鬆了經濟侵略。 輕工業發展較快;湧現出一批著名的實業家 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奠定了階級基礎。

  抗戰前夕的短暫發展***此段不作考試要求*** 國民統治前十年***1927-1936*** a.全國的基本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