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三語文複習方法

  隨著高考的接近,考生要怎樣複習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之端正心態

  有不少同學認為語文提高比其他學科慢。這實際是一種錯誤的認識。語文的提高快不快,要看你確立一個怎樣的時間範圍。如果確定為一星期,那肯定不行;但如果確定為一個月或者一學期,那就絕對不比其他功課慢。有些同學語文成績提高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語文上投入的精力與時間遠遠低於其他學科。進入高三,這種狀況必須改變,要多給語文一些關愛,相信它一定會“投之於木桃,報之以瓊瑤”。高一高二的語文學習主要是打基礎,還沒有真正進行應試訓練。歷屆高三同學都有一個共同體會:高三的專項複習見效最快。同學們只要認真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經過一段時間的針對性極強的專項訓練,大家的語文成績一定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之迴歸教材

  教材是教學的依據,高考往往選取教材中的主幹核心知識作為考查的內容,注重知識的綜合應用。可以說,重視教材的複習是練“功”,而做精選試題是練“武”,正所謂:練武不練功,到時一場空。因此,第一輪複習一定要立足教材,錘鍊基本功,功到自然成。具體來說,我覺得複習教材應抓好以下兩方面:

  1、古詩文 對於文言文,要掌握老師點到的實虛詞、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要誦讀並通譯所有文言文,盡最大能力感知文句的節奏;要熟練掌握120個實詞的常見義項;要熟悉18個虛詞的一般用法;要背誦並默寫考綱要求的文段。

  對於古詩詞,要背誦並默寫所有詩歌;要弄清它們的思想內容和表達技巧。

  2、現代文 要重視字詞“音形義”的積累;要儘量地從結構方面、表現手法方面理解文章;要做寫作方面的積累,如積累精美文段、名篇名人、文學形象等。

  之建素材本

  語文考試範圍極廣,語文複習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議大家準備兩個本子:一個是作文素材積累本,一個是基礎知識摘錄本。在平時做練習時,或在聽老師講課時,一遇到自己不曾掌握的語音、成語、病句等等都隨時記錄,且時常翻閱,熟記於心,每次模擬考試前都可以看一看,去去心疑,穩定心理;對自己在學習中難以理解或容易發生錯誤的地方要詳記,特別要寫明經過自己苦心鑽研而悟出的體會和竅門。日後一翻,會豁然貫通,省時省力。這方法如能堅持半年,定可收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之抓好閱讀

  “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語文複習決不能只做題。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誰放棄了閱讀誰就放棄了語文。高三時間寶貴,建議不讀流行小說、青春小說。不妨讀一些中外名著快讀或導讀之類的輔導書籍,或讀一些淺易英文版世界名著,這樣既學習了英語,又瞭解名著,一舉兩得。建議每天拿出30分鐘瀏覽報紙雜誌,如《南方週末》《散文》《雜文選刊》《做人與處事》《格言》《青年文摘》《讀者》《讀者俱樂部》等。適當做些摘抄,為寫作儲備素材。

  寫作素材可以是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力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但常被忽視的細節,但都必須是能給我們啟發的,能震撼我們心靈的。***1***它的內涵越開放越好,應“橫看成嶺側成峰”,能以不同的側面向我們展示做人的道理,這樣,我們在寫作時,碰上不同的話題卻可用這相同的材料,只需在論述時,圍繞材料和話題吻合的那一側面展開論述便可;***2***還要注意素材的多樣性,應儘可能地涉及不同領域,涉及古今中外,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3***還要注意它的新穎、別緻,做到 “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當這樣的材料準備到50個左右時,就會左右逢源、遊刃有餘,再也不會怕高考作文了。

  堅持按一定規範寫作。應至少半月寫一篇習作,周測的也好,自己找的也行,但一定按平時所學的規範來,如標題如何,開頭怎樣,結尾怎樣,行文如何等等。可以說,一篇精品,看似妙手偶得,實則千錘百煉。

  之連練邊悟

  在這一年中,我們要做適量的考點練習和綜合練習。大家,一要認真聽老師講解的每個考點的解題規律、技巧,並與實際做題過程相結合,提煉出適合自己的法寶;二要養成規範的做題習慣,如用筆在題中、選項、原文重點處勾畫;又如分配好各大題做題時間,掌握考試的節奏。語文的小題分值較小,同學們做題一定要注重細節、分分必爭,這也丟一分,那也丟一分,合起來也許就是10分8分。在這裡“書寫”是個不得不說的話題,大家都知道,現在實行的電腦閱卷,是把試卷掃描到電腦上,在電腦螢幕上進行閱卷的,如果字型潦草,字跡模糊,勢必會影響閱卷老師的閱讀,甚至還會影響閱卷老師的心情,那麼,一份字型潦草的試卷就會給閱卷老師留下很差的印象,會影響得分的。有些同學認為練字太難了,但是大家想一下:練好字就可以提高分數,而且還不只語文一科受益,你究竟練還是不練?所以說,不能因為難就不去做,練就會有所得!還有一點不得不講的就是要同學們一定要養成樂於向工具書請教的好習慣。工具書,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幫手。查詢工具書,不僅可以學到很多老師講不到的知識,還有助於識記讀音、辨析字形、理解詞意、領會用法,還可以瞭解許多歷史故事、字詞來歷,為寫作提供原始材料。同學們應該準備《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古漢語字典》《成語小詞典》等工具書。在日常複習中,有效的利用好工具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語文的複習其實重要的還在於自己的獨立思考領悟,在於長時間不放棄的刻苦攻讀。只要你抓緊高考前的每一天,堅持到底,勝利一定屬於你的。

  有關高三語文複習方法推薦:

  高考語文複習越來越規範化、序列化了。開啟各種網站,有關高考複習的資訊目不暇接,這些資訊雖然有的相當重要,但其中也有不少都是擾亂視聽的,越看越摸不著頭腦,越看越覺得無從下手,因為語文複習面廣量大,如果僅僅是純粹的就語文考點講語文考點恐怕見效不大,尤其是不能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有多大的改觀。很多老師用加大作業量、延長在校時間的方法來進行語文複習,短期內效果會較為顯著,但時間一長,收效就每況越下,到高考前夕甚至會讓學生越學越怕,越學越死,不能舉一反三,更不能日益自信。

  語文複習自有其重要的方法,這種方法必須與語文學科的特點是高度吻合的,換句話說,語文學科有自身的特點,語文高考複習方法的選擇必須充分體現語文學科特點。語文學習需要積澱,語文複習必須關注這樣的積澱,不能為複習某一點而不及其餘,要有整體觀、全域性觀,應試是必要的,但如果陷入應試教學就南轅北轍了。複習的本質是讓學生鞏固所學,掌握該掌握的知識,形成該形成的能力,為將來的更高一階段的順利學習打下厚實的基礎,為將來的終身學習、自我發展打下堅實的根基。

  現在一般把高考語文複習分為三輪,每一輪複習都是有所側重的,每一輪的複習不僅要講究針對性,也需要強調聯絡性和有效性,但時下的很多高考複習第二輪資料都是“以練代講”的多,主要體現於題海戰,這恐怕是不適宜的。實際上,在高三複習的全過程中,真正做完整試卷的時間不宜過多,有的老師為學生提供數十套卷子給學生做是萬萬要不得的,一來學生的時間有限,顧此就會失彼,其他學科也需要學生花時間,二來學生會產生厭學心理或應付心理,越做越不想做,越做越不動腦筋做,三來缺少反省的機會,越做越機械,越做越鑽牛角尖,能力上不去。其實,語文的有效複習應建立於三大方面,一是有紮實的語言表達基本功,有廣闊的閱讀視野,形成一定的閱讀經驗;二是要有一定的寫作能力,一方面有文體規範意識,一方面有智慧思考、靈性表達的能力;三是具有答題的規範意識,對各種題型的答題要求瞭然於胸,不能該拿到的分眼睜睜就失去了。對“答題規範”的複習迎考訓練所花的時間應該是有限的,臨考前的數週內可以通過做幾套完整的試卷,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就很容易搞定,尤其是隻要教師真正心中有底就會迎刃而解。真正難複習的是前面兩方面,需要給大量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讀、自寫和自悟,這當中當然不能缺少教師的精心輔導,更不能缺少語文教師的合理安排和寬廣的胸懷。但此複習的層面上講,第二輪複習需要講究的策略就必須是居高臨下的。

  如果說“一輪複習”是喚醒沉睡的記憶、進行知識梳理、構建考點系統的話,那麼“二輪複習”則是從全面的基礎性複習轉入重點複習,對各重點、難點進行提煉和掌握的階段,目的在於將基礎知識昇華為能力,總結規律、優化思維,熟悉高考題型與命題特點。“二輪複習”的首要任務是熟練掌握知識結構,培養靈活運用知識的學科能力;“二輪複習”還需熟悉題型板塊,強化考點體系,掌握解題方法,在提高解題的速度及準確性上下功夫,儘量做到既“對”又“快”,形成初步的應試技巧,因此進行高考板塊的專項訓練和綜合訓練是“二輪複習”階段極為重要的環節。在這一訓練過程中不僅要關注不變的內容,而且要特別留意試題變化之處,對不變的要穩打穩紮,對變的則要用心推敲,研究其“不離其宗”之“宗”的所在。在進行板塊專項訓練時,要有條不紊,尤其要關注常考的熱點知識,努力構建“考綱、考點、教材、知識點”的網路體系,在練和思上培養獨立性,注意補短,學會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重心,提高自信力;在進行綜合訓練時要強化時間意識,弄清弄懂各題考查範圍、考查特點等,注意答題規範,把握答題思路。當然,教師要積極主動走近學生,認真仔細地做好訓練指導工作,注重練習後的總結、鞏固和提高。

  這裡強調“專項訓練”和“綜合訓練”不是說多多益善,也決不能以練代講,一定要精心篩選,以一當十,需要做好認真細緻的知識分析和能力解讀,雖然考試說明上已經講得很明確了,但學生間的差異確實非常大的,因此“訓練”之後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訓練材料,不僅要認真批閱,更需要進行高度“典型化”“個性化”的剖析,捨得花時間進行遷移性講解,講解時尤應更多關注學生所暴露出來的典型問題,並研究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讓學生積累閱讀的經驗、積累寫作的經驗、積累語言表達的經驗、積累規範思路的經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