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主要內容

  地理內容的文字邏輯表達能力是強大的,能將很大的範圍概括成簡單的結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城市環境問題:表現:大氣汙染、水汙染、噪聲汙染、垃圾汙染、土地汙染、城市熱島效應等。危害:破壞城市生態、物種減少、環境質量下降、危害人類身心健康。

  ***2***城市交通問題:表現:交通阻塞,交通事故,停車問題等。

  ***3***城市住宅問題:表現:發達國家城市中心區空房過多,窮人集中居住;發展中國家多為住房緊張,有貧民窟和棚戶區。

  ***4***城市社會問題:表現:就業、貧困、種族歧視、社會爭端等問題。

  解決城市問題的措施: 控制城市規模、進行合理規劃、加強城市管理、結合本國本地區特色發展、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提高人口素質、開發新區,改善居住條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等。

  ***二***

  20世紀世界城市化的特點

  a.城市化程序加快:發達國家進入城市化後期;發展中國家處於城市化中期,且成為世界城市化的主體。

  b.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程序不同:發達國家城市化伴隨著工業化,起步早,水平高,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發展中國家城市化先於工業化,起步晚,水平低,發展速度快。如:英國城市化過程:中心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c.特大城市迅速發展,超大城市發展驚人:發展中國家的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及其城市人口數量均多於發達國家。

  d.出現了巨大的城市帶: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帶、北美五大湖城市帶、日本東海岸城市帶、中國長江三角洲城市帶、英國南部城市帶、歐洲西部城市帶。

  ***注:城市帶共同特徵:中緯度地帶、平原地帶、政治經濟中心、帶狀延伸擴充套件***

  ***三***

  城市化

  ***1***概念:指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農村地域轉化為城市地域、農業活動轉化為非農業活動的過程。

  ***2***表現:人口的集中過程:農村小城鎮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總數增多,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上升,城鎮數量增多,城鎮規模擴大。地域的轉換過程:農業用地發展為城區,城市功能用地進一步分化,土地景觀變化。 經濟結構的變化:產業結構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轉變。

  ***3***城市化本質內容:第二、三產業的建立和集聚。

  ***4***城市化的程序是人口、空間地域、經濟活動三個主體內容的轉化,三者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第二、三產業在特定地域的空間集聚是前提,人口的集中、地域的轉化是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