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易中的六種思維陷阱

  高中時代是成績的比拼,很多人都忽略了思維模式的培養,一不小心就掉進了思維模式的陷阱,以下這六個思維陷阱,你有掉坑裡嗎?

  一、逃避、拖延問題

  如果說高一高二還能輕鬆點的話,那高三就真的是習題和試卷的世界,如果你有事請假一天,拿回來的時候,課桌上肯定堆滿了試卷。高三的時間緊迫,也是個特別難熬的時期,但是這不能成為逃避的藉口,無論如何拖延、逃避,高考也還是會到來,倒不如拿起筆認真地與其較量一番,只要熬過了開頭,後面就是順理成章了。

  二、閉門造車

  有沒有發現,高中期間很多人其實並不是很願意去問老師問題,總結起來就是“怕老師”,遇到任何難題都是自己翻書苦想,其實這樣吃虧的是自己。老師們其實並不可怕,沒有老師會願意在學習上為難學生,他們都是希望你學得好學得順利。所以千萬不要自己閉門苦思,多多利用身邊的資源,會更節省力氣。如果實在是沒有勇氣到老師面前去,就先到學霸同學身邊請教吧,讓他帶著你一起前進。

  三、隨波逐流

  很多人都會犯這樣的毛病:不想自己太突出、害怕犯錯誤。所以總是會輕易地跟著別人的思維走,沒有自己的思考,也不願意去嘗試。其實照搬別人的方法並不見得會對自己有效,所以不應該生搬硬套別人的東西,學會自己思考和判斷才是重要的。

  四、好高騖遠

  有的同學喜歡解難題,卻總是不願意認真對待基礎的知識,一不小心就在基礎題上丟分。其實在基礎還不穩的情況下,不應該花太多精力在晦澀難懂的題目上面,先把基礎的分數先拿到手才是保險的做法。

  五、固步自封

  其實這也是很多同學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願意去改正自己不好的學習毛病,也沒辦法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也可以說是因為自尊心太強而排斥別人,而這時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後果就是使自己越來越落後。

  六、乾貨思維

  有沒有同學是這樣的:聽別人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故事時總是很不耐煩,總想著直接給出學習的方法就好了。這就是乾貨心理,也是一種依賴心理,學習的時候依賴參考書、考試後依賴答案、上課依賴老師,卻從來不去想為什麼,缺乏學習得獨立性和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