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綜學習方法

  理綜做題時要求同學們能夠熟練運用各方面的知識,對邏輯思維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一

  1.物理

  如今知道,“物理學照亮世界”並非狂言。

  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質結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和物體運動最一般規律的自然科學,對客觀世界的規律作出了深刻地揭示,同時在物理學發展、成長的過程中,人們摸索出了一整套獨特而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體系。作為現代科學的基礎,物理學不僅有著廣泛的應用,而且不斷改變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與思維方式,深刻影響人類文明的程序。

  學習物理首先要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只有理解公式、定理的推導過程及其含義,才能記得更牢固,運用更自由。品味概念的內涵,思考其物理意義與其揭示的客觀現象的本質屬性,拓展概念的外延,把抽象概念還原到具體情景中。一般來說,解決物理問題先要把具體的生活情景抽象成物理模型,再運用物理知識找出數學關係,進而求出解答。建模能力對物理學習至關重要,就高中階段而言,記住教材上出現過的常見物理模型,並加以延伸拓展,足以應付考試。

  物理解題要有清晰的思路,把陌生的情景轉化成熟識的問題,套用熟悉的解題模式。比如,解有關碰撞的題目,一般就是先看有沒有外力,沒有的話,列出一個動量守恆方程,一個動能定理,把題搞定,解完全彈性碰撞的方程的特殊技巧,需要反覆記憶至熟練掌握。

  2.化學

  化學是一門基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學科,是一門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規律的科學,是研製新物質的科學,是資訊科學、材料科學、能源科學、環境科學、海洋科學、生命科學和空間技術等研究的重要基礎。

  學好高中化學,關鍵在於結合高中所學的化學理論,深刻理解元素週期表所揭示的規律,以此為綱,梳理元素性質,分析化學反應。

  學習元素化學要抓住知識主線,結合實驗現象記憶重要化學反應方程式,理解元素性質,並舉一反三,拓寬視野。元素化學研究物質的化學性質,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能用所學知識解釋各種化學現象,也是樂趣之一。

  有機化學內容龐雜卻有規律可循,牢記官能團性質,熟記典型反應,即可以不變應萬變。不同官能團的性質,相似又有別,極易混淆,可以多做筆記,歸納各種有機物與溴、高錳酸鉀的反應現象與反應型別,聯合記憶,事半功倍。

  高考理綜裡化學題型固定,集中考查主幹知識點。平時注意梳理知識網路,熟練掌握主幹知識,總結實驗題答題模式,就能應對高考化學。

  3.生物

  生物是與我們生活聯絡最為緊密的學科。生物世界五彩繽紛,生物科學飛速發展,生物技術日新月異,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與生活習慣。

  高中生物的學科特點不同於數學物理,學好高中生物既需要嚴密的邏輯思維,又要求精準地記憶,這裡所指不是死記硬背,而是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理論知識聯絡生活經驗,才能靈活運用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生物要加強概念的辨析,注意那些容易忽略的細節,在概念的掌握上達到滴水不漏的要求。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構建知識網路,把分散在各個章節的知識點、具體例子通過“生命的物質基礎與結構基礎”“新陳代謝”“生命活動的調節”“生物的生殖和發育”“遺傳與變異”“生物與環境”等幾條主線貫穿起來,化零為整,系統地學習生物知識。

  梳理知識要點之外,還要體會其中蘊涵的規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生物與環境相協調,掌握這些規律將有助於生物知識的理解與運用。例如,紅細胞兩面凹陷,增大了表面積,也能夠容易地發生形變,更充分與氧氣接觸,從而更自如地在毛細血管裡運輸氧氣,體現了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規律。

  生物科學的基礎是實驗,培養實驗能力顯得至關重要。首先要吃透教材實驗,理解記憶其實驗原理、目的、材料、操作、方法、步驟、注意事項、資料採集與分析的方法、得出結論的依據等。熟悉了基本儀器的原理和藥品的特性,可以嘗試實驗設計,在實踐中掌握單因子實驗變數原則、平行可重複原則的運用,正確設定對照實驗,得出切實可行的實驗方案。

  高考生物答題要規範,正確使用相關術語,牢記教材對概念、原理的表述,才能拿全應得的分。

  二

  對於生物的學習記筆記,是有效的學習方法。在生物學學習中,主要有閱讀筆記、聽講筆記和觀察筆記三種。

  ***1***閱讀筆記

  要想使學到的東西長期儲存、隨時提取、應用自如,就要在讀書時,隨時作讀書筆記。

  閱讀筆記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抄寫筆記,又分為全抄和摘抄,做這種筆記應注意抄後校對,避免漏誤,然後標明出處,以備日後查考。

  ②卡片筆記,卡片內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應具有資料類別、編號、出處、著者姓名,正文等內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張卡片寫一個內容,並及時進行分類歸檔或裝訂成冊。

  ③批語筆記,即在書頁空白處隨手記下對原文的個人意見和心得體會等。

  ④符號筆記,即在原文之間標註符號以對原文加深理解。常用符號有黑點、圓圈、直線、曲線、雙線、虛線、箭頭、方框、三角、驚歎號、問號等。作符號筆記應注意兩點:一是符號意義必須明確,並且要貫徹始終;二是符號不能過多過密,否則重點難以突出。

  ⑤概要筆記,即對某本書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寫出其重點內容。

  ***2***聽講筆記

  課堂聽課的筆記,做這種筆記的突出矛盾是記的速度趕不上講的速度,為此要做到“三記三不記”即重點問題、疑難之處,書上沒有的記;次要問題、易懂之點、書上有的不記。

  ***3***觀察筆記,還要學會總結:

  對比觀察有利於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個性,從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質。如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的結構時,就要先異中求同:它們都有雙層膜,都含有基粒、基質、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後再同中求異:線粒體的內膜摺疊成崎,葉綠體的內膜不向內摺疊;線粒體有與呼吸作用有關的酶,且酶分佈在內膜、基粒、基質中;而葉綠體內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而酶分佈在基粒層和基質中;葉綠體中有葉綠素,而線粒體中沒有。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於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後從範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例如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物質迴圈與能量流動等等。

  三

  一、構建網路,夯實雙基

  化學學科的特點是碎、散、多、雜,難記易忘。複習時,要注意指導學生總結歸納,構建網路,找出規律,力求做到"記住-理解-會用"。高三化學複習內容可分為一般知識和重點知識,複習中必須根據大綱和考綱,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進行準確定位,以提高複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既要全面複習,不留死角,更要突出重點。指導學生歸納結總時,對不同的內容可採取不同的方式:

  1、課堂引導歸納

  對於中學化學的主幹知識和重點內容,如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電化學、物質結構、化學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電解質溶液、有機化學、化學實驗等,課堂上教師應引導和啟發學生共同討論,尋找規律,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通過網路的建立,揭示概念之間的關係,找到相關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絡,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複習,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真正得到感悟、並學會遷移,最終達到靈活運用。

  2、佈置歸納型作業

  對於中學化學的一般知識或通過學生努力能夠自主完成的內容,可以通過書面作業的形式讓學生自己總結, 自主構建知識網路,從而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如置換反應的種類及典型反應, 可以指導學生在作業上按金屬置換出金屬、金屬置換出非金屬、非金屬置換出非金屬、非金屬置換出金屬等形式進行總結,又如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可以指導學生在作業上以“單質→氧化物***氫化物***→酸***鹼***→鹽”為線,構建知識網路,完成各部轉化的化學方程式。這類作業有很多,如“比較金屬或非金屬活動性強弱方法的歸納”、 “判斷弱電解質方法的歸納” 、“工業化學原理及典型反應” 、“常見氣體的製備”等。在複習中,讓學生課後自己歸納,再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適當評價和引導。事實證明,這樣做的效果比較理想,從學生所交的作業可以看出,學生在課後經過認真思考、討論、查閱資料得出結論,歸納得準確且全面,有時還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加強訓練,提高能力

  學科知識訓練是高三複習的重要環節,訓練的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和落實雙基,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的策略,總結解題的方法與技巧,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練習的方法較多,針對不同的複習階段和不同的複習內容,可採取不同的練習方式:

  1、單元檢測

  每複習完一個單元或一個知識塊,都應進行一次專題檢測,指導學生查詢存在的問題,瞭解自己對化學基本原理、基本規律等重點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情況,以便及時消除疑點、突破難點、掌握重點。

  2、題型訓練

  從近幾年高考理綜化學試題可以看出:高考化學試題的題型、難度基本保持不變,第I卷共分8道選擇題,第Ⅱ卷共分4道大型綜合題。針對高考試題的題型特點及命題趨向,應指導學生做好高考題型訓練。依近幾年高考化學的題型特點及命題趨向,我們設計了選擇題常見題型專項訓練、無機綜合推斷訓練、有機綜合推斷訓練、化學實驗分類訓練、資料圖表題型訓練等,通過訓練,以便總結各類試題的解題要點,解題思路和方法,從而提高解題的速率和準確性。題型訓練可以通過專項訓練和書面作業兩種形式進行練習。

  3、綜合訓練

  在第二輪複習中,要著力指導學生做好學科內的綜合訓練,要充分利用學校週末安排的訓練時間做好定時強化訓練,通過訓練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真正理解,融會貫通,熟練掌握,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在第三輪複習中,要著力指導學生做好理科綜合臨考模擬訓練,在訓練中,從學生的答題規範,各科的答題時間分配、及心理調適等方面給予指導,使學生及早適應高考。

  無論是單元檢測、題型訓練、還是綜合訓練,教師都要精心選編習題,切忌搞題海戰術。每練必評,針對學生的做題情況,邊點邊評,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講評時,要給學生講方法、講原理、講技巧、講關鍵、講思路、講規律,做到舉一反三、畫龍點睛。

  三、注意糾錯,培養習慣

  訓練中出現的錯誤,反映了學生學習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糾正訓練中出現的錯誤,對每個學生來說有很強的針對性,通過糾錯,可以查漏補缺,防微杜漸,迅速提高化學學習成績,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每次訓練後,都應指導學生認真分析,將出現的錯誤進行分類,找出錯誤原因,制訂策略,各個擊破。

  1、習慣性錯誤

  在平時的作業或訓練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思想上不夠重視,書寫不規範,答題亂寫亂畫,沒有條理,錯別字連篇,化學方程式不配平,條件漏寫,審題不清,答非所問,像這樣出現的錯誤都為習慣性錯誤。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在平時的作業或訓練中,嚴格要求,養成良好的習慣。要告誡學生,在某種意義上,細心、規範是成敗的關鍵。對於“審題之錯”,應指導學生審題時,不應急於求成,審題時慢一點、答題時快一些,並嚴格按著題目要求規範回答問題;對於“表達之錯”,應在平時的作業或訓練中,嚴格按照高考評分標準寫出必要的步驟,注意表達的規範性;對於“抄寫之錯”,要指導學生熟記易錯的化學名詞、化學用語,應儘量減少因寫錯字、別字或化學用語書寫不正確而出錯。在解計算題時,建議將草稿紙對摺分塊,在草稿紙上有序演算,以便查詢或防止抄寫出錯。

  2、知識性錯誤

  由於基礎不夠紮實,對知識的記憶不夠準確,對概念、規律的理解不夠透徹,似是而非,從而導致對知識的應用得不夠自如,回答問題不嚴密、不完整,這樣出現的錯誤多為知識性錯誤。解決問題的辦法是:複習時,應注意建構各部分內容的知識網路,加強對易錯、易混知識的梳理,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問題的實質,全面、準確地把握概念,理解規律,突出重點,夯實基礎。

  3、技巧性錯誤

  由於平時做題不認真或練習的太少,沒有掌握常見題型的解題方法,遇到綜合型題目,不會審題或解題抓不住要點,像這樣出現的錯誤大多為技巧性錯誤,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加強練習,多做基礎性題目,在訓練中,注意體會化學思想和解題的方法,總結各類試題的解題要點,解題思路,當達到一定題量的積累時,才能達到舉一反三,運用自如,綜合題才能迎刃而解。

  每一次作業、練習或測試之後,都應對差錯做出詳盡的分析,及時反思,及時糾正,對"事故易發地帶"要有意識地加以強化訓練,這樣才會使問題越來越少,成績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