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在政治的主觀題的答題步驟分析

  政治主觀題是考察範圍特廣的題型,學生掌握一些的答題的方法步驟,會幫助學生更加的容易拿到比較好的分數,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高中政治的主觀題的答題步驟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在政治的主觀題的答題步驟

  第一步:先歸納題目觀點,表明自己的態度。

  第二步:講清有關的理論觀點***分析說明問題的理論依據***。

  第三步:運用概念、原理、觀點分析問題。

  這是答案的主體,考生理論聯絡實際,分析闡明問題的能力在這一步得到體現。這一步的層次由理論依據的層次而定。要遵循由遠及近,由表及裡,由共性到個性,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則,層層剖析。

  第四步:聯絡重大時事。

  主要是聯絡黨的方針、政策和中心任務;聯絡一年來國內國際發生的重大時事加以說明,主要是指黨代會、人代會通過的決議,重要領導人的重要講話等等。

  第五步:用事實證明,包括史實、事實、資料等。

  答題不僅要有理,而且要有據,由基本事實引出基本觀點。不論是正面論述還是駁斥題都要用“事實證明”。“事實證明”往往和作用、意義、結論緊密相連。

  第六步:反面論證。

  在正面論述之後,一般還應聯絡反面觀點,指出觀點的錯誤所在,以加深對正面的理解。這一步通常用“如果說……”“假如……”這樣的句式來展開。

  第七步:表明態度或簡述自己的認識體會。

  在論述題答案中這一步是不可少的。表態既要聯絡實際,又要扣緊題意。

  注意:答案的語言規範

  答題時一定要使用教材書面用語,而不能使用自己創造的語言、概念及流行的俗語。只有教材書面用語,才能做到表述規範、準確、科學、簡潔,才能和閱卷老師溝通思想、交流資訊、形成共識、減少誤解。

  高中政治關於哲學常識的知識點

  ***1***世界的客觀性:人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動,要以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為前提;社會及其發展規律是客觀的。

  ***2***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意識依賴於物質;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不同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著不同的作用。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3***人具有主觀能動性:規律客觀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一切從實際出發***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實事求是***規律的客觀性原理***。

  ***4***聯絡的普遍性:事物的聯絡是普遍的、客觀的;必須具體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絡;必須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內部聯絡;辦事情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善於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絡,提高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5***事物是變化發展的:一切事物都處在運動、變化、發展之中;一切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滅亡的過程;要有創新精神,支援新事物的成長,學會創造性思維。“要有創新精神,與時俱進,學會創造性思維”。

  ***6***規律: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們應該也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

  ***7***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矛盾雙方既對立—互相排斥、互相鬥爭,又統一---雙方互相依存、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必須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是正確對待矛盾的前提。

  ***8***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事物矛盾的雙方各有其特點***;對事物的具體特點要進行具體的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解決矛盾的前提和關鍵***。

  ***9***善於把握重點和主流:辦事情要善於抓住主要矛盾、重點,又要統籌兼顧***;看問題要善於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視矛盾的次要方面***----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矛盾分析方法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

  ***10***內因和外因: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事物的變化發展是內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堅持內因和外因相結合的觀點***要重視內因的作用,不能忽視外因的作用,對外因要一分為二的分析,善於利用對事物發展有促進作用的外部條件,注意避免其對事物發展的不利影響***。

  ***11***量變和質變:堅持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辦事情***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重視量的積累***,堅持適度的原則;注意優化結構,促進事物的發展。

  ***12***發揮主觀能動性:人有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主觀、客觀因素的制約。

  ***13***認識要不斷深化***深化、擴充套件和向前推移***;真理是人們對事物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認識的根本任務是經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要學會運用分析與綜合思維方法;重視合理想象和創造性思維在認識中的作用。

  ***14***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認識的目的、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惟一標準***;認識對實踐有反作用。

  ★***15***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促進或阻礙***。“在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中應提倡誠信”

  ***16***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價值觀有導向作用***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對人生選擇和人生道路***;正確的價值觀必須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性,符合人類的根本利益。不同的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是不同的。

  ***17***實踐: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人民群眾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精神財富,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在社會變革中起主體作用***;要走群眾路線,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奮鬥;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改造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核心、也包括認識能力和思維方法***;在社會實踐中,實現主觀與客觀,個人與社會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