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選修六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教案

  不可再生資源指經人類開發利用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資源。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目的:

  1.結合例項,理解非可再生資源的特點。

  2.知道主要化石燃料的分佈概況。

  3.結合例項,理解化石燃料在開發與利用中的環境問題。

  4.結合例項,說明合理開發與利用化石燃料的主要措施。

  5.瞭解發展多元化結構的能源系統的重要意義,以及主要可再生能源的優勢和不足。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理解化石燃料在開發與利用中的環境問題。

  2.合理開發與利用化石燃料的主要措施。

  3.主要可再生能源的優勢和不足。

  難點:

  發展多元化結構的能源系統的重要意義

  教具準備:多媒體圖片

  教學方法:講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學法等

  匯入:

  非可再生資源***如化石燃料、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等***是在一定條件下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用一點,少一點,目前人類正面臨一些非可再生資源瀕臨耗竭的問題,對於化石燃料的合理開發利用已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如何才能解決其開發與消費中所產生的多種環境問題呢?

  一、化石燃料的合理開發與利用

  ***一***化石燃料的基本概念

  主要指煤炭、石油、天然氣、油頁岩等礦物燃料。它們是重要的非可再生資源,也是人類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

  閱讀能源資源的重要性

  通過本閱讀材料,能夠讓學生了解以下內容:

  1.能源是近代社會發展的最基本物質基礎。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動力因素,是一國發展的最重要戰略資源之一。

  2.能源工業對於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民生保障都極為重要。保障能源供應、確保經濟安全以及解決能源消費中出現的環境問題,已受到世界各國的共同關注。

  3.中國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和第三大能源生產國,能源問題是我國21世紀進行現代化建設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

  ***二***化石燃料的分佈

  總特徵:各種化石燃料在地球上分佈很不均衡。

  1.煤炭分佈

  煤的分佈 總特徵 北半球多於南半球 主要分佈帶 歐亞大陸

  從我國的華北向西經新疆,橫貫哈薩克、俄羅斯、烏克蘭、波蘭、德國、法國直到英國。 這兩個煤帶的煤炭儲量佔全球的96%。 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也有一個煤帶 南半球煤炭分佈 斷續分佈在澳大利亞和南非,煤質較好。 中國煤炭分佈 主要分佈在華北,其中山西、陝西、內蒙古三省區的儲量佔全國的64%,南方除貴州外,均嚴重缺煤。 閱讀煤炭的質量及其環境影響

  通過本閱讀材料,能夠讓學生了解以下內容:

  1.煤炭的分類:無煙煤、煙煤和褐煤

  2. 其優劣評價指標:等級和品質

  ***1***等級:指含碳量、燃燒熱量及揮發分含量;

  ***2***品質:由硫、灰分、其他有害物的含量決定。3.通常以無煙煤質量最優,褐煤最差。燃燒優質煤,單位質量提供的熱量高,釋放汙染少。燃燒質量差的煤,釋放汙染大。從而讓學生認識到能源生產和消費是中國大氣汙染的主要來源。

  2.石油和天然氣的分佈

  石油和天然氣的分佈 備註 總特徵 在地理分佈上的集中程度更大於煤炭 主要分佈帶 在東半球,從地中海地區經中東到印度尼西亞; 其中以中東、北非蘊藏量最豐富,中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區。 在西半球,從阿拉斯加,經加拿大、美國西部、墨西哥和委內瑞拉,到哥倫比亞。 中國的分佈 東部 主要集中分佈在大慶、遼河、大港、中原、勝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陸架; 主要集中在東部和西部 西部 主要分佈在塔里木、柴達木、準噶爾三大盆地及吐魯番一哈密盆地。 思考:分析圖3.8,你認為西氣東輸在我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中有什麼重要作用?

  點撥:西氣東輸是21世紀初中國大型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西氣東輸工程既有利於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協調東、西部的經濟發展,也有利於東部地區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我國經濟發達的廣大南方地區石油資源少,煤炭資源也少,但能源的需求量很大,能源的生產和消費之間矛盾突出。再加上世界能源發展的總趨勢是使用高效清潔的能源,而天然氣是目前最清潔的高效礦物能源之一,其開採、運輸、利用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小,這是我國實施“西氣東輸”工程的兩個主要原因。

  ***三***化石燃料的消耗與前景

  1.全世界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能源消耗水平差異很大。發達國家能源消耗普遍較高,發展中國家能源消耗普遍較低。

  例如,佔世界人口5%的美國,能源消耗卻佔世界的25%:而佔世界人口15%的印度,只消耗世界能源的1.5%。

  2.中國能源資源豐富多樣,但是由於人口眾多,目前人均能源資源相對不足。

  中國人均煤炭探明儲量,只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50%,人均石油可採儲量僅為世界平均值的10%。中國能源消耗總量僅低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消耗能源水平很低,還不到世界人均能耗的1/3。

  3.全球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增長。

  由於目前全世界使用的能源大部分取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些非可再生的資源能供人類開採的時間是有限的。

  思考閱讀以下材料,思考以下問題。

  全球石油還能開採多少年

  據石油專家們粗略估計,人類自1973年以來共向地球索取800億噸石油。目前,地球上石油儲量大約還有1 370億噸。按照現在全世界每年開採30億噸石油計算,地球上的石油還可供人類開採45—50年。但是隨著新油田的發現,人類使用石油的時間可能還會延長。

  1.你認為石油資源會不會耗竭?

  2.如果石油資源開採完了,會對人類活動產生哪些影響?

  3.你認為人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應對石油資源的耗竭?

  點撥:關於化石燃料會不會枯竭的問題,可讓學生在課下收集相關資料,以正方、反方的形式展開辯論,以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臨時應變能力等。化石燃料耗竭後對人類的影響,以及人類應該採取哪些措施來應對資源的耗竭問題等,也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為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創新能力提供足夠的空間。

  ***四***化石燃料開發與利用中的環境問題

  當今世界能源消耗中,煤炭的比重仍然較為重要,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構成中,煤炭更佔有主要地位,在目前一次能源中約佔70%。煤炭在開採、運輸和利用過程中可能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

  過程 影響 開採 破壞地表,如露天開採會引發滑坡、崩塌,井下采煤會導致採空區地面塌陷;煤炭堆放要佔地,廢渣可能會自燃;礦山排水造成水土環境汙染;等等。 運輸與存放 運輸過程可能會汙染空氣、水與土壤;煤炭的堆放要佔地,可能破壞景觀,造成汙染。 利用 會產生大量的CO、粉塵以及多種芳烴化合物,汙染空氣;釋放大量的CO2,造成全球增溫;釋放SO2和氮氧化物,導致酸雨的形成,進而破壞水生生態系統。並可能改變土壤性狀,危害農作物與森林生態系統。 ***五***化石燃料合理開發與利用的主要措施

  1.採用科學方法開採化石燃料資源,提高資源的回收率,改變亂採濫挖、採富棄貧、破壞礦產資源的現象,減少生產過程中對資源的嚴重耗損。

  2.在能源資源開發與使用中,環境保護措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同時投入使用。要防止各種有機、無機汙染物在資源開發過程中進入大氣、水體、土壤,引起環境汙染問題。

  3.在礦區生產中應保護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因開採能源而擾動、破壞土地,造成地面塌陷時,由採礦者負責進行復墾,恢復到可利用狀態。

  4.對化石燃料進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包括髮展煤炭洗選加工,實現脫硫,推廣潔淨煤技術等,減少在利用過程中對環境的不良影響。

  5.實行能源結構改革,在化石燃料中儘可能使用天然氣。

  思考

  1.你怎樣理解在生產與生活中自覺節約能源的重要性?

  點撥:可以從延長能源的利用壽命和減輕環境汙染等方面思考。

  2.為節約能源,你建議社群、學校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點撥:限制空調的使用;控制一些僅僅為了美觀而開的燈;控制一些無辜的能源浪費,做到人走燈滅等,對於本組題應充分發揮學生的思考潛能,展開討論,並給予充分的評價。

  案1例北京能源結構調整

  點撥:本案例可參考教材P31案例7,讓學生收集北京過去、現在、未來能源結構狀況方面的資料,以及政府在調整能源結構方面採取的一些主要措施,實施的一些主要工程等,再在此基礎上分析北京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意義***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分析***和成功的經驗。

  板書設計

  §3.2.1 化石燃料的合理開發與利用

  高二地理選修六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知識點:

  一、化石燃料的合理開發利用

  化石燃料:地質歷史時期生物所積累並固定下來的太陽能

  石油是地質時期的低等生物***如浮游生物***大量沉積在湖泊或海洋中變成有機質,通過複雜的地質作用***如地殼變動等***富集起來的

  煤炭是千百萬年來植物在地面上堆積而成的一層極厚的黑色的腐植質,由於地殼的變動不斷地埋入地下,長期與空氣隔絕,並在高溫高壓下,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物理化學變化等因素,

  天然氣系古生物遺骸長期沉積地下,經慢慢轉化及變質裂解而產生之氣態碳氫化合物,具可燃性,多在油田開採原油時伴隨而出

  有一種石頭叫油頁岩,它同石油一樣,是由生物的殘體混同泥沙變成的,所以可以用來煉油。

  1、煤的分佈

  1、歐亞大陸上,從我國的華北向西經新疆,橫貫哈薩克、俄羅斯、烏克蘭、波蘭、德國、法國直到英國

  2、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

  澳大利亞和南非

  主要分佈在華北,其中山西、陝西、內蒙古三省的儲量佔全國的64%

  二、化石燃料的分佈

  ***一***南方除貴州外,均嚴重缺煤

  北半球多於南半球,北半球兩個煤帶得儲量佔全球的96%

  我國煤炭集中分佈在北方,南方除貴州省外均嚴重缺煤

  2、石油和天然氣的分佈

  從地中海地區經中東到印度尼西亞,中東、北非蘊藏量最豐富,中東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區

  從阿拉斯加,經加拿大、美國西部、墨西哥和委內瑞拉,到哥倫比亞

  2、石油和天然氣的分佈

  從地中海地區經中東到印度尼西亞,中東、北非蘊藏量最豐富,中東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區

  從阿拉斯加,經加拿大、美國西部、墨西哥和委內瑞拉,到哥倫比亞

  東部主要集中分佈在大慶、遼河、大港、中原、勝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陸架。

  西部主要分佈在塔里木、柴達木、準格爾三大盆地及吐魯番—哈密盆地

  ***二***、化石燃料的消耗與前景

  能源消耗普遍較高

  能源消耗普遍較低

  中國的能源消耗總量僅低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消耗能源水平很低,還不到世界人均能耗的1/3

  世界能源的年消耗?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讜齔ぁ0茨殼叭?瀾綞曰??劑系南?乃俁燃撲悖???劑峽晒┤死嗍褂玫氖奔浯笤薊褂校好禾?00~220年;石油45~50年;天然氣50~60年

  1、你認為石油資源會不會耗竭?

  石油資源會耗竭。因為石油資源是非可再生資源,它們的生成需要億萬年的時間並且具備一定的地質條件,就其總量來說用一點,少一點,加之人類消耗石油礦物燃料在快速增長,所以石油最終會耗竭

  2、如果石油資源開採完了,會對人類活動產生哪些影響?

  石油不僅是人類優質的能源,更重要的是優質的化工原料,所以石油資源耗竭會影響化學工業的發展和生產、生活所需的能源,進而影響人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

  3、你認為人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應對石油資源的耗竭?

  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開發替代能源,面向可再生能源,發展新能源,日益減少石油單純作為燃料的比重,延長人類使用石油的時間。

  “思考”

  ***三***、化石燃料開發與利用中的環境問題

  世界能源消耗中煤炭的比重仍較為重要

  我國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構成中,煤炭更佔有主要地位,在目前一次能源中約佔70%

  煤炭開採利用過程中措施不適當

  破壞地表

  運輸過程可能會汙染空氣、水與土壤;煤炭堆放要佔地,可能破壞景觀,造成汙染

  汙染空氣,造成全球變暖,形成酸雨

  ***四***、化石燃料合理開發與利用的主要措施

  採用科學方法開採化石燃料資源,提高資源的回收率,改變亂採濫挖、採富棄貧、破壞礦產資源的現象

  在能源資源開發與使用中,環境保護措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同時投入使用

  在礦區生產中應保護耕地,合理利用土地。

  對化石燃料進行深加工和精加工

  因為在煤、石油、天然氣中,天然氣所產生的各類汙染物是最低的,可以說天然氣是三種燃料中最清潔的能源

  實行能源結構改革,儘可能使用天然氣

  三、目前全球能源發展的總趨勢

  由於人口數量增長,人均能源消費量增長,人類對能源資源的需求持續增長

  化石燃料的使用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由此引發的全球環境問題日趨嚴重

  ***一***太陽能太陽能只能在晴天獲得

  比較分散

  大部分消耗與大氣、水的迴圈和植物的生長 ,現在被人們直接利用的還很少

  要先獲得足夠的能量,必須在較大範圍內收集

  光熱轉換***太陽灶、太陽能供熱系統***

  光電轉換***太陽能電池***

  能量巨大無汙染用之不盡

  MJ/***m2.a***-兆焦/***平方米.年***

  ***二***風能

  實際上是一種間接形式的太陽能

  推動渦輪機裝動而產生電流

  風力發電,成本較低,而且不會產生空氣汙染

  風速穩定的地方少,風力又有季節性和短期變化,而且風力豐沛地區不一定是人口密集或經濟發達區。因此,風力發電往往存在著儲存和輸送問題

  ***三***水能

  是一種間接形式的太陽能

  水電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可再生能源

  大壩和電廠建成後,發電成本較低,不會產生空氣汙染

  大壩的建設也可能會對庫區及其周圍地區的環境帶來不利的影響

  有利影響:

  ①減少下游的洪災;

  ②全年都能為農田提供灌溉用水;

  ③能生產低廉的水電;

  ④庫區可促進漁業的發展;

  ⑤水可有利於發展旅遊業;

  不利影響:

  ①下游的農田和河口失去富含營養的泥沙;

  ②阻斷某些魚類的遷移和產卵;

  ③庫區的水毀淹沒森林和農田;

  ④大規模的水體會引發地震;

  ⑤通過蒸發損失大量的水。田灣田灣核電站,位於連雲港田灣

  中國的水能

  我國的水能概況

  西南地區河流的水量豐富,而且地處一、二階梯過渡地區,所以水能資源最豐富;

  中南地區的可開發的水能資源居我國第二位,主要集中分佈長江三峽和西江中上游,因為這兩河段地處南方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水量豐富,而且又處於二、三階梯過渡地區,河流落差大,水能豐富;

  西北地區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分佈在黃河的上游,因為該河段處於一、二階梯過渡地區,落差大,水能豐富;

  華東地區河流水量儘管豐富,但是地形平坦,落差小,東北和華北地區河流數量少,經流量較小,落差小,所以水能不豐富。

  ***四***潮汐能

  太陽與月球的引力使地球上的海水成周期性的漲落。

  巨大的潮汐能蘊藏在狹窄的海灣、淺海、江河入海口

  建設潮汐能發電站

  潮汐能幹淨,無汙染,但大壩會阻礙船隻和魚類進出

  ***五***生物能

  傳統的生物能利用方式

  ***六***地熱能

  是地球內部蘊藏的巨大能熱量,包括地下熱巖和熱液中所儲存的能量

  現在被開發利用的多為熱液中儲存的能量,世界上大型地熱幹蒸汽田較少,溼蒸汽與熱水形式較多,開發技術難度較大,都費用較高

  有多種用途,可用來發電、取暖、建地熱溫室等

  優點:成本低廉

  缺點:可供開發的地點不多,而且更新速度較慢。地熱蒸汽中常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