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關於地球的知識點分析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在地理的學習中,學生會學習到很多的關於地球的知識點,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高中地理的關於地球的知識點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關於地球的知識點介紹

  1、天體系統的級別:總星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①穩定的太陽光照條件②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③因為日地距離適中,地表溫度適宜***平均氣溫為15度***④因為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地球能吸引大氣形成大氣層***氮、氧為主***⑤形成並存在液態水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活動的標誌:黑子、耀斑

  ***2***影響:影響電離層,干擾無線電短波通訊;產生“磁暴”現象和“極光”現象;影響地球氣候。

  4、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①晝夜交替: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晨昏線***圈***——與赤道的交點的時間分別是6時和18時——太陽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

  ②地方時差:東早西晚,經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時。

  ③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隨緯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的變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出現極晝現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夜長晝短,緯度越高,夜越長晝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出現極夜現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為12小時。

  ④赤道全年晝夜平分。南半球的情況與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夏至日,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北迴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北迴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南迴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南迴歸線及其以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3***四季的變化***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著季節而變化,使太陽輻射具有季節變化的規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節的劃分:3、4、5月為春季,6、7、8為夏季,9、10、11為秋季,12、1、2為冬季。

  6、地球的圈層結構以地表為界分為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

  ***1***地球內部的圈層根據地震波***縱波、橫波***的特點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地殼物質主要由岩石***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組成,上地幔的軟流層是岩漿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鐵鎳物質組成。

  ***2***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

  高中地理關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的知識點

  1、地理背景:

  ⑴特徵:

  ①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②千溝萬壑,支流破碎

  ⑵脆弱的生態系統:

  ①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較低***a.地理位置特殊,多處過渡地帶b.人類的不合理開發:毀林開荒、陡坡墾耕、草地墾耕***②環境遭到破壞後,恢復困難

  ⑶尖銳的人地矛盾:惡性迴圈

  2、問題和解決措施:

  ⑴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①降水:變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沖刷作用強

  ②地形:從平原向山地過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質不穩定

  ③植被:從森林向草原過渡,植被覆蓋率低,涵養水源能力差

  ④土壤:由粉沙顆粒組成,土質疏鬆,垂直節理髮育,抗蝕能力低

  人為原因:

  ①毀林開荒

  ②過度樵採

  ③輪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④開礦

  ⑵整治措施:

  ①退耕還林、還草:壓縮農業用地,擴大林草種植面積,因地制宜營造防護林、

  經濟林、薪炭林、用材林

  ②調整土地利用結構

  ③加強小流域的綜合治理

  工程措施-打壩淤地,平整土地,修築梯田

  生物措施-植樹種草

  農業技術措施-科學施肥,選育良種,地膜覆蓋

  ④開礦時要有計劃的存放表土,大力開發復墾工作

  3、發展農業自然條件評價及可持續發展對策

  利:位於暖溫帶,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

  不利:

  ①位於半乾旱區,降水稀少②低溫時間長

  ③春季氣溫回升快,春旱

  ④土壤貧瘠

  ⑤溝壑縱橫,不利於連片耕作

  可持續發展:

  ①控制人口

  ②退耕還林還草,保護生態環境

  ③加強農田水利建設

  ④加大科技投入,倡導綠色、生態農業

  ⑤調整農業結構,建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穀子、小麥、優質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