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考前衝刺複習建議

  學習語文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用對方法做什麼事情都會事半功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請認真複習!

  

  一、明晰考點變化

  1、理解詞語、句子在文中的含義

  過去“識記與理解”層級只有“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句子的含義,是和其作用一道,放在“分析與綜合”層級,“分析詞、句、段在文中的含義和作用”。

  這樣調整,一方面避免了概念的混淆,“含義”是理解層面,“作用”才上升到分析、綜合層面,再說,詞語和句子有含義,段落只有段落大意,講“含義”不合適,另一方面考查的側重點更加清晰了。詞語有詞典意義,有在文中具體語言環境下的轉換意和深層意,句子也有表層意義和深層意義,即能指與所指。

  2、理解語法、修辭現象在表達文章內容上的作用

  過去是這樣表述的:“運用現代漢語語法及修辭知識理解文章內容。”如果是“運用”的話,就是先掌握語法、修辭知識,再以此為工具,來理解文章內容,我們知道,知識從來不是靜態的,一個作家,也不是先掌握了語法修辭知識再去寫作,而是在他的作品中體現出語法、修辭現象,作為閱讀者的責任是透過這些語法、修辭現象來理解它們在表達文章內容上的作用。

  這就引導考生關注文字語言形式本身,而形式不可能獨立存在,而是和內容緊密聯絡的。這就將靜態的語言知識化作了動態的語言實踐。

  當然前提還是掌握一定的語法和修辭知識,這恰恰是某些同學的短板,如有關複句的知識、消極修辭***常式句和變式句、長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書面語和口頭語***的知識,在考試中往往暴露一些同學在這些方面知識的盲點。

  3、理解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和意義

  過去的表述是“理解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意義”和“用法”僅僅是形式上顛倒一下順序嗎?非也。虛詞之所以是虛詞,它不同於實詞的就是它的表意功能不強,有很多虛詞是隻有用法沒有意義的,但虛詞不虛,其用途大矣,試想,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將那21個“也”字去掉,味道會怎麼樣?

  因此,虛詞主要考用法,兼顧意義,這樣一顛倒,考查的重點更突出了。

  4、分別列出“分析作者情感和寫作意圖”和“概括文章內容和主旨”

  過去是混在一道的,“概括文章內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寫作意圖。

  ”這樣分別列出有什麼用意呢?

  “分析作者情感和寫作意圖”是針對文學作品的,像現代文一,重在考查考生的科學素養,作者的筆調是純客觀、純理性的,就不便去考查作者的情感;

  而概括文章內容和主旨是無論什麼文體都需要的。

  這裡要強調的是“概括文章內容”不一定是全文的內容,全文內容直接和主旨有關,“概括文章內容”可以是整體的,也可以是區域性的,我們所講的“整體把握”不一定是全篇,將區域性作為一個全息系統去把握,也是整體把握,其中包括對段落大意的概括。

  正因為如此,“概括段落大意”這一項就不必專門列出了。

  5、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想象和探究

  這一考點經歷過幾個階段的變化:“根據文章內容,進行適當的延伸和拓展”——“根據文章內容,進行合理的推斷和想象”——“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象”——“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想象和探究。”這意味著推斷題、想象題、探究題全有了正式的名分,不像以上“猶抱琵琶半遮面”。但不管是推斷、想象、探究都離不開對原文內容的把握,而不是羚羊掛角,無跡可求。

  6、評價作品的內容和表現形式

  這一考點也經過幾個階段:“思想評價和藝術評價”——“評價作品的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評價作品的內容和表現形式”。

  思想評價和藝術評價太寬泛,尤其是藝術評價,因為學術性太強,多數考生還不具備藝術評判的眼光,故這一點很難在考試中落實,改為“評價作品的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雖然好些,但還是有些寬,現在改為“評價作品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就顯得比較具體,讓考生不至於高不可攀。

  內容主要是指思想內容,要評價它正確不正確、合理不合理,為什麼正確、為什麼合理,有沒有侷限性?它的侷限性在哪裡?評價要力求客觀、公正;表現形式主要是作品為了表現思想內容而採用的形式,評價時要注意這些形式到底好不好,為什麼好,好在哪裡,和內容的契合度怎麼樣,等等。

  7、作文力求有新意,淡化文采

  多年前《考試手冊》是提到力求有新意、有文采的,後來把“有文采”這一條去掉了,實乃不得已而為之。

  文采需要不需要?當然需要。

  孔子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文章如果沒有文采,就不會流傳很遠,但“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質樸勝過文采,就顯得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顯得虛浮。文采和質樸兼備,然後才能成為君子。孔子又說:“辭,達而已矣。”

  文辭,只要能做到達意就行了。可一些同學的作文語言,總是力求華麗,華而不實的文風甚囂塵上,自2009年以來的反“華而不實”,雖取得一定成效,但2015年又捲土重來,在近期的模擬考閱卷中,我仍然發現這種華而不實的文風。

  因此,淡化文采不等於不要文采,一些同學文筆優美,寫出又華又實的文章,仍然會受閱卷老師青睞的。

  話說回來,正如蘇軾在《答謝民師書》中所說,“求物之妙,如繫風捕景,能使是物瞭然於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而況能使瞭然於口與手者乎?是之謂辭達。辭至於能達,則文不可勝用矣。”“辭達而已”,別看“而已”,卻是最大的文采。同學們如果能使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傳達出豐富而深刻的思想,當是文章之上乘者。

  二、研究重點題型

  明白了考點的變化,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研究重點題型。

  關注語法現象

  舉例:

  比如2015年上海高考語文第1題,如果要替換第⑥段中的“畢竟”一詞,根據上下文,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因為 B.況且 C.因此 D.也許

  試題之所以這樣設計,就是要關注語法現象,而不是僅僅運用現代漢語的語法知識來理解文章內容,“畢竟”是個副詞,強調文中所講練習只是一個把戲的原因,能替換它的只能是A“因為”,因為你可以將一張街道地圖折起來放進你的口袋,卻不可能把一個街道折起來放進口袋。

  考查反向思維

  再有修辭,我們習慣的是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現在考查的題型彷彿是反向思維,

  舉例:

  如2014年上海高考語文第7題,第①段畫線句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而生動,請對此加以分析。***3分***

  題幹已明確告訴你,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效果是形象而生動,那你還怎麼回答?這就是修辭現象,而不是知識,語言呈現出這一現象,具有這樣的效果,讓你分析這一現象為什麼具有這樣奇妙的效果。

  有一句話這樣說:“任何比喻都是蹩腳的。”作家運用比喻和我們平常人的區別是,本體和喻體之間往往距離很遠,往往出人意料,但仔細想一想,那效果還真是妙。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少人認為他運用的比喻,妙的是“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像閃電般”這幾句,其實不是的,恰恰是教材一度刪掉的“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那一句,你想“剛出浴的美人”是一種什麼狀態?美人本身就令人心馳神往,又剛出浴,氤氳蒸騰,美人在其中,朦朧嫋娜,“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那不正是月霧中的荷花那種超凡脫俗之美嗎?

  還有一句“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彷彿是與整幅畫面不協調,其實是很妙的,鬼是什麼樣子?誰也沒有見過。“畫人容易畫鬼難”,正因為這樣,中國人才對鬼有一種神祕感,而且跟每個人最終的歸宿有關係,所以又會引起一種恐怖情緒。

  朱自清是一個人夜遊荷塘,灌木經月光一照,“峭楞楞如鬼一般”,有誰能勝過這樣的孤獨無助嗎?這恰恰是當時朱自清真實心情的寫照。

  我們概念化地講朱自清“淡淡的喜悅與淡淡的哀愁相交織”,哪裡有?朱自清的心情本質上是孤獨,無處可逃的孤獨。

  寫荷花使用比喻之妙,朱自清還沒趕上孫犁,孫犁在小說《荷花澱》中把荷花比喻成“監視白洋澱的哨兵”,憑你的想象力,你絕對不會想到,沒有親身體驗過,孫犁也絕對不會想到荷花是監視白洋澱的哨兵,那既是伏筆又是警覺,下面就潛伏著子弟兵,一旦敵人來犯,就完全、徹底、乾淨殲滅之,這不是白洋澱軍民眾志成城的決心嗎?

  回過頭來看2014年上海高考語文第7題,它***湖泊***就像一塊巨大的海綿將大地上所有的聲音都吸了進去,你聽說過把湖泊比作巨大的海綿的嗎?想不到吧?妙就妙在這裡。湖泊周圍寧靜,遠離塵囂,作者置身其中,最大的感受是寧靜,湖泊將大地上所有的聲音都吸了進去,太寧靜了。

  為什麼比作海綿呢?海綿有吸水的特點,但如果是一塊小海綿也不能把水都吸乾淨,是巨大的海綿,那就把所有的水都吸乾淨了,不這樣表達不足以表達環境的寧靜和作者無比喜愛的心境。

  故參考答案為:該句將湖泊比喻為“一塊巨大的海綿”,用海綿吸水來喻湖泊吸音,海綿“巨大”突出湖泊吸音能力強,把作者微妙的主觀感受用常見物品傳遞給讀者,形象而生動。這就是語文,語文剔除了語言的外殼,一切都是空的。

  再就是推斷、想象、探究題。

  推斷題

  推斷是根據文章內容,進行符合邏輯的推導、判斷,從而得出某種結論。這實際上是對邏輯演繹思維能力的考查。

  舉例:

  2014年上海春招第14題,依據上文,推斷作者對待“現有規則”的態度。***5分***

  綜合文章內容,作者針對人們對山寨現象的不同看法,分析了現有規則產生的經濟、文化和社會背景,分析了現有規則的價值和意義,以及排斥現有規則的後果。

  由此可以推斷:我們既要承認現有的秩序和規則,積極參與其中,更要在參與規則中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使自己成為經濟、文化強國,進而可以改變規則、完善規則。

  想象題

  想象是一種創造性思維活動,但作為讀者的想象和創作者的想象不一樣,創作者的想象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創造新形象的創造性思維活動,而讀者的想象是以文字內容為基礎,進行的再創造的思維活動,其中包括

  合乎邏輯的推理活動。

  舉例:

  2015年上海高考語文第11題,根據作品內容,進行想象,為本文續寫結尾***限45字以內***。***4分***

  這道題,雖然考的是想象,其實邏輯推理包含其中,也就是你續寫的結尾一是從作品內容當中來,二是符合邏輯,而不是反邏輯。

  小說的結尾,前面一定是有伏筆的,像第11段,就在那一刻,我忽然不知道自己來這個城市幹什麼,甚至也不知道我要去尋找的那個人究竟是誰。那個人隱沒在漫天飄飛的雪花中,隨風而去,只不過應和著惡劣天氣中雷電偶爾的喧囂。她也許出於無知,也許出於一時的利益之需,也許真的是一個需要救治而不是鞭笞的“病人”呢?!

  第13段,她又重複指點了一遍,便轉身往回走。剛走幾步,又回過頭,大聲說:“不礙事,明兒太陽出來,這雪化一化,就有路了!”

  第15段,我在雪地上久久佇立,任雪花落滿我的雙肩,遮蓋我的眼簾;任寒風吹打我的臉龐,掀起我的衣襟。溼重的揹包、鞋和圍巾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連同我此前沉鬱的大腦和滿腹怒氣的心思……

  這些地方都為結尾埋下了伏筆,說明“我”不可能找“她”興師問罪,“我”已經被老大娘的行為和語言感化,從心裡原諒了“她”,要麼轉身回去,趕火車,要麼敲開門進去,當作什麼事也沒發生過,做出路過這城市就是專門來看望“她”的姿態……答案示例“輕輕將那張已經揉皺並被雪水洇溼的紙條撕碎,然後迴轉身,慢慢朝火車站方向走去”,也僅僅說出的是一種可能。

  探究題

  探究題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新題型。什麼叫探究?探是探求,究是研究。這是考查在文字內容的基礎上,深入思考和研究的理性思維能力。一般答題的思路是“文章怎麼說+我怎麼說”,其中“我怎麼說”是重點,是主要探究的部分。

  舉例:

  如2015年上海春招第4題,文章回答了詩人如何讓詩作留下“痕跡”這一問題,請你在本文的基礎上對此問題進行探究,提出自己的看法。***4分***

  文字《葉的骨骼》主要講了詩人要用心靈去感知萬事萬物,寫出的詩有“骨骼”,才能在歷史上留下“痕跡”。所謂的探究就是在此基礎上的探究,我們可以再往前跨一步,比如提升詩人的修養問題。

  請看答案示例:作者認為詩作是否留下痕跡雖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詩人仍然應該用心靈寫作,讓詩作有“骨骼”,等待歷史挑選。我認為作者的觀點有可以補充的地方,尤其是有關詩人本質的問題。我認為詩人的本質是在他的寫作實踐中不斷地發現、構築和成長的,詩人不僅應用心靈寫作,而且應不斷提升自己心靈的層次,從而提升詩作的質地,讓自己的詩作留下“痕跡”。

  評價作品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就目前所看到的,還較多停留在思想內容方面。

  舉例:

  2006年第26題,你對文中“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民之生而不顧,此何異攻摽劫奪之為者乎?”這句話的思想意義有何評價?***3分***

  像這樣的對歷史人物或作品思想意義評價的題目,解題時要注意三個維度:一看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沒有進步性,二是看放在當下有沒有現實意義,三是看有沒有歷史侷限性。本著這三維度,本題參考答案為:應有辯證認識:不要置民生於不顧,這在當時和現在都有積極意義;“得志”的“志”從歷史的角度講,有一定的侷限性。

  這是對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對外國文學作品同樣如此,2013年上海春招屠格涅夫《蠢人》後面有評價這篇小說的思想意義***150字以內***的題目。假權威及盲目崇拜權威的現象,不僅俄國有,中國也有;不僅十九世紀俄國社會有,當代中國也有,因此小說具有普遍的思想意義。

  請看參考答案:小說批判了假權威產生的不正常現象,揭露了假權威名不副實的“蠢人”本質,也諷刺了人們因害怕被認為落後而盲目認同他人的人性弱點。本小說的思想具有普遍意義,對產生這一現象的社會土壤,對無主見、盲目跟風的人們,都有很強的批判和警醒作用。

看過" "的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