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高分寫法指要

  記敘文,是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在作文教學中,切實抓好課堂作文的有效指導,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重要途徑。但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不完全是老師教出來或匯出來的,也不完全是在課堂上訓練出來的。既要重視教師科學、合理、有效的指導,更要尊重學生的創作個性與靈感,培養學生的寫作態度與情感。 

       

  記敘文寫作模式

  這裡姑且推薦一些記敘文寫作的常見結構模式與例文——

  第一種:層層深入式***最常見的模式***

  圖示:“入——遞***若干段***——合”

  首段,開門見山入題;

  二段,概括事件;

  三段,時間開始

  四段,事件發展;

  五段,事件高潮;

  ……

  尾段,照應開頭。

  第二種:內容並列式***比較常見的模式,也可稱“櫥窗展覽式”***

  圖示:“入——並***若干段***——合”

  首段,概括性開頭,直接入題。

  二段,並列內容段

  A

  三段,並列內容段

  B

  四段,並列內容段

  C

  五段,並列內容段

  D

  ……

  尾段,抒情、議論,照應開頭。

   第三種:引人深思式***也可稱“領悟式”***

  圖示:“入——事***三兩段***——理***一段***——合”

  領悟就是對所敘寫的人、事、景、物有深刻的感受,進而從中悟出深刻的道理。

  注意:這裡面理不可寫多,不能與事平分秋色,否則讓人難分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了,易被人認為是“四不像”的文章!

  有個學生在作文中寫道:考歷史時,有道題考某一事件的年代,他忘了,又想起曾在課桌上寫了這一事件的年代,於是慢慢移動試卷,在移動試卷的過程中、他展開了激烈的思想鬥爭,快下考時,他大著膽子移開試卷,一看,沒有,才恍然大悟,原來坐的是別人的課桌!失望之際,心情一下子倒覺輕鬆起來。結尾他寫道:“鈴響了,雖然那一個空沒有填,但我覺得沒填比填了更好。”

  無疑,作者對這件事的感受是深刻的,但我們是否可以從中悟出更具普遍性的道理呢?比如,我們可以加上這樣一句:“——得到某種東西的同時,不能失去比這更珍貴的東西。”如果不加這一句,只能使人感到,學生應該遵守考場紀律,做人要光明正大等等。加了這一句,就會使人領悟到:除了要注意自身的品德修養之外,在對待他人、社會、自然等方面,不也同樣要懂得珍惜你擁有的最珍貴的東西嗎?

  由此可見,感悟,可以使筆下具體的人、事、景、物煥發出哲理的光彩,從而撥動讀者的心絃,並給人以思想的啟迪。

  也可以用下面

  5或6

  段來安排:

  首段,以議論或引用名言開頭

  二段,敘述事件發生、發展

  三段,詳寫核心部分

  四段,……

  第五,闡述事理,抒發感想。

  尾段,照應開頭或引申

  第四種:扇屏展開式***也可稱“扇屏式”,最後一段是扇軸***

  圖示:“並——並——並……合”

  首段,表現中心並列段A

  二段,表現中心並列段B

  三段,表現中心並列段C

  四段,表現中心並列段D

  五段,……

  尾段,總結中心、揭示哲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