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的成語故事

  成語俗語是一個國家或民族語言的精華所在,其中包含並反映著該國家或民族的特有文化,包括生態文化、語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質文化和社會文化,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有名的成語故事

  :草菅人命

  賈誼,洛陽人,是漢文帝時的一個著名文人。自小聰慧好學,極有才華。被文帝召為博士,後又擔任過太中大夫的官職。但因為被人嫉忌,後謫為長沙王太傅***老師***。政治上的不得志,使他以屈原自喻,寫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賦》等文章。後來,漢文帝把他召回宮中,要他擔任樑王劉揖的太傅。樑王是漢文帝最寵愛的兒子,文帝指望他將來能繼承皇位,所以要他多讀些書,希望賈誼好好教導他。賈議就此發了一通議論,他說:“輔導皇子,教他讀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他怎樣做一個正直的人。假使像秦朝末年趙高教導秦二世胡亥那樣,傳授給胡亥的是嚴刑酷獄,所學的不是殺頭割鼻子,就是滿門抄斬。所以,胡亥一當上皇帝,就亂殺人,看待殺人,就好像看待割茅草一樣,不當一回事。這難道只是胡亥的本性生來就壞嗎?他所以這樣,是教導他的人沒有引導他走上正道,這才是根本原因所在。”後來,賈誼到樑國上任擔任太傅,悉心輔導樑王。可是樑懷王不慎騎馬摔死,賈誼自傷沒有盡到太博的責任,因此終日鬱鬱不樂,常常哭泣,一年多後,就死了,死時才33歲。

  可是,賈誼這段精采的論述就此留傳了下來。“草菅人命”作為一句成語,也被人們用來形容反動統治階級殺人的凶殘狠毒。

  :滄海桑田

  從前有兩個仙人,一個叫王遠,一個叫麻姑。一次,他們相約到蔡經家去飲酒。

  到了約定的那天,王遠在一批乘坐麒麟的吹鼓手和侍從的簇擁下,坐在五條龍拉的車上,前往蔡經家。但見他戴著遠遊的帽子,掛著彩色的綬帶,佩著虎頭形的箭袋,顯得威風凜凜。

  王遠一行降落在蔡經家的庭院裡後,簇擁他的那些人一會兒全部隱沒了。接著,王遠和蔡家的成員互相致意,然後獨自坐在那裡等候麻姑的到來。

  王遠等了好久還不見麻姑到來,便朝空中招了招手,吩咐使者去請她。蔡經家人誰也不知道麻姑是天上哪位仙女,便翹首以待。

  過了一會兒,使者在空中向王遠稟報說:“麻姑命我先向您致意,她說已有五百多年沒有見到先生了。此刻,她正奉命巡視蓬萊仙島,稍待片刻,就會來和先生見面的。”

  王遠微微點頭,耐心地等著。沒多久,麻姑從空中降落下來了。她的隨從人員只及王遠的一半。蔡經家的人這才見到,麻姑看上去似人間十八九歲的漂亮姑娘。她蓄著長到腰間的秀髮,衣服不知是什麼質料制的,上面繡著美麗的花紋,光彩耀目。

  麻姑和王遠互相行過禮後,王遠就吩咐開宴。席上的用具全是用金和玉製成的,珍貴而又精巧;裡面盛放的菜餚,大多是奇花異果,香氣撲鼻。所有這些,也是蔡經家的人從未見到過的。

  席間,麻姑對王遠說:“自從得了道接受天命以來,我已經親眼見到東海三次變成桑田。剛才到蓬萊,又看到海水比前一時期淺了一半,難道它又要變成陸地了嗎?”

  王遠嘆息道:“是啊,聖人們都說,大海的水在下降。不久,那裡又將揚起塵土了。”

  宴飲完畢,王遠、麻姑各自召來車駕,昇天而去。

  :殘杯冷炙

  北齊的文學家顏之推,學識淵博,他有一部《顏氏家訓》傳世,內容是以儒家的傳統思想作為立身治家之道。這部著作,對後世不少學者為人處世也有很大的影響。

  《顏氏家訓》中有一處告誡說,不能因為有點稱讚,你就去受權貴驅使;處在低下的座位上,受取權貴施捨的屈辱。唐朝的大詩人杜甫,有一段時間就被迫在顏之推提到過的這種悲辛的處境裡生活。

  杜甫從小聰明好學,志高務實,但一直沒有遇到施展才華的機會。直到三十五歲那年,早已盛負詩名的他才踏上通往京都長安的大道。考試完後,杜甫覺得文章寫得得心應手。但他哪裡知道,主持這次考試的大臣李林甫,根本不想選用賢才,而對有才能有膽識的人,一概採取排斥的態度。

  杜甫沒有料到自己會應試失敗,內心非常痛苦,對前途悲觀失望。從此,他流落長安,以“賓客”的身份出入於達官貴人之家,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他時常陪王公大臣宴飲,席間吟詩賦辭助興。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維持生計,一方面也是希望得到權貴們的推薦,求得一官半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