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兩會熱點解讀

  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可以對大家的公務員申論備考有所幫助。

  兩會熱點解讀:關注鄉村教師

  1、背景介紹

  2016年3月9日,全國政協教科文衛委副主任李衛紅提到雖然15年國務院印發《鄉村教師支援計劃》對鄉村教師支援力度比較大,但建議下一步對鄉村教師給予更大更必要的傾斜政策。3月10日,從農村走出的教育部長袁貴仁10日在回答記者“願不願意回去當鄉村教師”問題時說,當年他以中學教師身份報考北京師範大學,曾做好充分準備學成後繼續在農村中學任教。儘管最終進入教育部工作,但他一直關注農村教育,願為中國的農村教育,特別是中國的農村教師,盡最大努力補足短板。

  這些年,有關鄉村教師艱難“留守鄉村”的報道不時見諸報端,所披露的細節常令人唏噓落淚。如不久前曝出的山西省陵川縣代課教師宋玉蘭任教40年,教出千餘名山村學生,但她月薪僅150元,事件曝光後才升至900元。又如湖南一位鄉村教師是村裡收入最低的人,為貼補家用,他“白天上課,晚上搬磚”。類似報道每每激起輿論的強烈反響。

  我國鄉村教師有330萬之眾,是非常龐大的群體。這可能還不包括許多無編制的代課教師等。他們分佈在廣闊的山村鄉野,有的是語、數、音、體、美等“全能教師”,有的則是教師、廚師、保姆等“一肩挑”,有的還要翻山越嶺接送學生。

  2、分析

  客觀地說,近年來,國家採取一系列扶持政策改善農村教育,如免費師範生教育、特崗計劃、國培計劃等,這些年鄉村教師的待遇在逐步提高。但由於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差異巨大,鄉村教師問題呈現出異常複雜一面。譬如受地方財政和編制所限,許多鄉村教師是“編外人員”,無法享受正規教師待遇;又如缺少進修培訓機會,嚴重製約鄉村教師的業務水平。而由於工作艱辛和待遇低下等原因,不少地方鄉村教師奇缺、無人接班。這些都制約著鄉村教育,使其成為整個教育的“短板”。

  鄉村教育是千百萬農村孩子的出路和希望所在。而能否補齊鄉村教育的“短板”,關鍵取決於鄉村教師。因此,對於鄉村教師,不僅要在社會地位、薪資待遇等方面予以重視,更應在編制、投入等方面有打破常規的思路,甚至可考慮將一些特殊地區的鄉村教師納入專項“國家計劃”,特崗特助,展現出政府的責任擔當。

  在中國城市化程序中,這些鄉村教師彷彿“不滅的蠟燭”,照亮著窮鄉僻壤泥濘的小路,引導一批批學生走出農村、走向城市,而他們自己則年復一年與清貧和操勞為伴,固守著三尺講臺。他們用辛勤勞作夯築著農村教育的根基,但其薪資待遇等諸多問題卻常被忽視,以至本應受人尊重的“鄉賢”許多都在生活底層艱難生存。

  3、對策措施

  加強農村教育,關鍵要把農村教師隊伍建好,而建好的根本是農村的教師能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這涉及農村教師的補充、農村教師的待遇和農村教師的水平等諸多問題。

  解決鄉村教師編制問題,首先要統一城鄉編制標準。由於長期的城鄉二元結構,過去城市的生師比編制標準高,然而農村的生師比標準普遍偏低。要結合農村教育的特點,使得農村學校逐漸擁有和城市一樣的生師比。除了生師比之外,推行統一標準的過程中還需要照顧一些規模較小的學校和村小,同時還要參照班師比。

  切實提高鄉村教師待遇。袁貴仁介紹,要對所有的鄉村教師都進行生活補助。同時也要拓展農村鄉村教師的來源渠道,多方面源源不斷地為鄉村教師充實新生力量。

  加大鄉村教師培訓力度。要讓教師留在基層一線工作,需要充分激發內生動力,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素質和師德水平,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各地教育部門還要推進和推廣鄉村教師縣聘校用,使他們有更大的活動空間和發展通道。

  人們常讚美“最美鄉村教師”的堅守,但僅憑堅守難以撐起鄉村教育的藍天。鄉村教育要上檔次,縮小與城鎮的差距,並進而提升全社會教育的水平,還需靠幾百萬鄉村教師充分煥發潛能、展現活力。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歡迎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