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期末試卷分析報告

  八年級語文期末考試的結束也要記得寫分析報告。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八年級語文期末試卷的分析報告,供大家參考。

  範文

  一、總體分析

  這一份期末考卷,總體來說是比較成功的。考卷突出了檢查學生一個學期所掌握的知識和所具有的語文能力,重視語文基礎知識的考查,突出對學生語文素養的考查。對今後的教學具有較強的指導性,難度適中,符合對全體同學的考查。

  本試題滿分為120分,考試時間為100分鐘。我校參加考試的總共有420人,其中最高分為 113分,最低分為 10分,平均分為90.1分。

  本次試卷在結構上,主要分為以下幾大塊:

  ***一***語文知識積累與運用。

  主要考查了漢字的書寫、成語的運用、古詩文名句默寫、仿句、語病修改、名著的知識等幾個方面,很有針對性地考查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

  1、漢字書寫2、成語運用這兩題雷同於07年的期末試卷,我們在最後複習時間剛給學生做過,所以得分比較好。3、名句填空。第一——第四題是機械型默寫,即給出上句,要求寫出下句,或給出下句,要求填出上句。難度較小,除個別的有錯別字,其餘得分不錯。第五題需填陸游《遊山西村》中的名句屬於運用型默寫,即給出一定的背景,按要求填出詩句。由於課文改版這首詞刪掉,有點超綱,以致學生得分不理想。第六題寫出春節或中秋的詩句算理解型的背誦,學生讀題粗心,寫出的卻是別的傳統節日詩句,失分較多。從這裡可以反映出學生較注重機械記憶,但沒有真正理解,因而在以後的教學中應留意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古詩文。

  ***二***現代文閱讀

  採用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的形式。這與中考全部考課外的不一致,但也是很有必要,有利於提醒老師用好教材,避免出現老師中“學業考試不考課內,課文可教可不教”的想法。

  命題者課內的選了《中國石拱橋》中盧溝橋的重點段落,課外閱讀選擇的是科普小品文《大自然的文字》。從題目設計上看,無論從設計點上看和獲取答案的途徑上看都不甚高、不甚難。從題目的考查點上看,重在培養學生在整體把握文章基礎上的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詞不離句,句不離篇;仔細推敲,深入思考的良好閱讀習慣。存在的問題:答非所問,不會聯絡上下文去尋找答案;答案抓不住要點,寫得多,但得分點少。

  ***三***古詩文閱讀

  在傳統的課內和課外文言文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首古詩閱讀《題金陵渡》,並且古詩的選用難度也很適合,沒有給學生設定太多理解的障礙,與中考學生的古詩文閱讀題的要求是一致的。但對於八年級學生而言題目設定上就有點難度,讓學生找出用的最妙的一字來分析,學生的答題得分不是很高。課內文言文《桃花源記》相對簡單,得分較理想,課外文言文《阮裕焚車》較淺顯,學生理解也較容易。但21題故事表現阮裕性格分析上失分還是比較大。

  ***四***作文

  作文形式從以前的話題作文中解脫出來,採用半命題作文的形式,與當下的作文考試題目型別的大致走向是一致的。不設審題障礙,淡化文體要求,出題者設定文題:《又到 》,要求學生先把題目補充完整再真實行文。對於這個作文題目,主要體現了“人人有話說,人人說真話”的作文命題意圖。學生有較深刻的體驗,有話可說,感情也較為真摯,但缺少深刻的表現,就是說,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怎麼表達,生活面窄,選用的材料不是很新奇,我在改作文過程發現存在問題是作文選材不夠典型,生活素材不夠豐富,很多寫“又到生日”或“又到春節”。有些濫用詞語,語句不通,語言匱乏,缺乏文采。

  三、對今後教學與命題的建議

  ***一***語文教學方面

  1、語文基礎知識

  語文基礎知識一向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個板塊,我們一定認真鑽研語文課程標準,對於古詩文的教學,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切忌機械的記憶。語言表達方面,指導學生多閱讀,多練習,充分利用綜合性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

  2、現代文閱讀

  在教學中首先要指導學生學會整體把握一篇文章,進而把握文章的主旨。指導學生在整體把握的情況下解讀文字,不要脫離整體而孤立地支解文章的個別詞句。要練習學生根據文字提煉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文章中重要語句的能力。

  在指導學生解答閱讀題的時候,要有目的地指導學生一些解題的方法和技巧,並且還要結合題目有針對性地講解一些寫作手法,如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學會恰到好處地對比、烘托、鋪墊等。在平時的閱讀練習中,要加強學生答題規範和語言表達的指導。

  3、古詩文閱讀

  加強文言文的課堂教學,在文言文的課堂教學中,一定要認真落實對文言詞語的記憶和理解,加強對文言句式的理解,對文言語句的翻譯,要指導學生直譯和意譯相結合,留意語句的通順。教學中要加強學生對文言語感的培養,要求學生多背誦一些經典的文言文。

  對於課外文言文的練習,適當選擇一些與課內文言文難度相當的,人文內涵較強的短文給學生練習,重點還是在夯實課內知識的前提下適當向課外延伸。我想,課外文言文,考題在課外,知識在課內。當然,還要指導學生把握一些解答課外文言文的技巧。

  4、作文

  平時加強練習,並要針對不同的文體作不同的練習;指導學生專心感受生活。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語文老師要義無返顧地鼓勵和支援學生的課外閱讀,重在培養學生的閱讀愛好,採用多種形式的讀書沙龍活動,推動學生的課外閱讀。只有閱讀面廣了,學生的知識面寬了,文化底蘊厚了,作文時才能行雲流水,厚積薄發。

  ***二***對命題的建議

  題目設定應該考慮全體學生的能力和依據課標要求。古詩文閱讀的題目設定相對來較難,假如要考,應儘量考一些簡單的,如內容和情感的理解或名句賞析。

  現代文閱讀課內和課外選擇都是說明文一類的,雖是淡化文體,但兩篇選擇的文體相似似乎不大合理。同時比分上也有點欠合理,如7題、13題分值為6分。有個別題目指向也不大明確,如8題,讓學生舉例說明實數和估計數,學生理解題目上有點費解。

  縱觀整份試卷,我發現“語文知識積累和運用”一大塊有很多題似曾相識。考前我曾翻閱了06和07兩年的期末試卷,基礎題很多和前兩年的相似。這樣會給備考的老師一種錯誤的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