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解題方法全攻略

  作為教師有必要在高考物理複習過程中,讓學生多瞭解高考解題中的一些方式、方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考物理靜力學問題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1.確定研究物件:並將“物件”隔離出來-。必要時應轉換研究物件。這種轉換,一種情況是換為另一物體,一種情況是包括原“物件”只是擴大範圍,將另一物體包括進來。

  2.分析“物件”受到的外力,而且分析“原始力”,不要邊分析,邊處理力。以受力圖表示。

  3.根據情況處理力,或用平行四邊形法則,或用三角形法則,或用正交分解法則,提高力合成、分解的目的性,減少盲目性。

  4.對於平衡問題,應用平衡條件∑F=0,∑M=0,列方程求解,而後討論。

  5.對於平衡態變化時,各力變化問題,可採用解析法或圖解法進行研究。

  靜力學習題可以分為三類:

  ①力的合成和分解規律的運用。

  ②共點力的平衡及變化。

  ③固定轉動軸的物體平衡及變化。

  認識物體的平衡及平衡條件

  對於質點而言,若該質點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即加速度為零,則稱為平衡,欲使質點平衡須有∑F=0。若將各力正交分解則有:∑FX=0,∑FY=0。

  這裡應該指出的是物體在三個力***非平行力***作用下平衡時,據∑F=0可以引伸得出以下結論:

  ①三個力必共點。

  ②這三個力向量組成封閉三角形。

  ③任何兩個力的合力必定與第三個力等值反向。對

  物體受力的分析及步驟

  ***一***、受力分析要點:

  1、明確研究物件

  2、分析物體或結點受力的個數和方向,如果是連結體或重疊體,則用“隔離法”

  3、作圖時力較大的力線亦相應長些

  4、每個力標出相應的符號***有力必有名***,用英文字母表示

  5、用正交分解法解題列動力學方程:

  ①受力平衡時;

  ②受力不平衡時.

  6、一些物體的受力特徵:輕杆或彈簧對物體可以有壓力或者拉力。繩子或橡皮筋可受拉力不能受壓力,同一繩放在光滑滑輪或光滑掛鉤上,兩側繩子受力大小相等,當三段以上繩子在交點打結時,各段繩受力大小一般不相等。

  ***二***、受力分析步驟:

  1、判斷力的個數並作圖:

  ①重力;

  ②接觸力***彈力和摩擦力***;

  ③場力***電場力、磁場力***

  2、判斷力的方向:

  ①根據力的性質和產生的原因去判;

  ②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去判;

  a由牛頓第三定律去判;

  b由牛頓第二定律去判***有加速度的方向物體必受力***。

  高考物理運動學解題的基本方法、步驟

  運動學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和基本規律是我們解題的依據,是我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尋求解題途徑的武器。只有深刻理解概念、規律才能靈活地求解各種問題,但解題又是深刻理解概念、規律的必需環節。

  根據運動學的基本概念、規律可知求解運動學問題的基本方法、步驟為

  ***1***審題。弄清題意,畫草圖,明確已知量,未知量,待求量。

  ***2***明確研究物件。選擇參考系、座標系。

  ***3***分析有關的時間、位移、初末速度,加速度等。

  ***4***應用運動規律、幾何關係等建立解題方程。

  ***5***解方程。

  高考物理動力學解題的基本方法

  我們用動力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分析求解動力學習題.由於動力學規律較複雜,我們根據不同的動力學規律把習題分類求解。

  1、應用牛頓定律求解的問題,這種問題有兩種基本型別:

  ***1***已知物體受力求物體運動情況;

  ***2***已知物體運動情況求物體受力.這兩種基本問題的綜合題很多。

  從研究物件看,有單個物體也有多個物體。根據牛頓定律解答習題的基本方法是

  ①根據題意選定研究物件,確定m。

  ②分析物體受力情況,畫受力圖,確定。

  ③分析物體運動情況,確定a。

  ④根據牛頓定律、力的概念、規律、運動學公式等建立解題方程。

  ⑤解方程。

  ⑥驗算,討論。

  以上①、②、③是解題的基礎,它們常常是相互聯絡的,不能截然分開。

  2.應用動能定理求解的問題

  根據動能定理可求功、力、位移、動能、速度大小、質量等。

  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基本方法是:

  ①選定研究的物體和物體的一段位移以明確m、s。

  ②分析物體受力,結合位移以明確。

  ③分析物體初末速度大小以明確初末動能。

  然後是根據動能定理等列方程,解方程,驗算討論。

  3.應用動量定理求解的問題

  從動量定理能求衝量、力、時間、動量、速度、質量等。

  動量定理解題的基本方法是

  ①選定研究的物體和一段過程以明確m、t。

  ②分析物體受力以明確衝量。

  ⑧分析物體初、末速度以明確初、末動量。

  然後是根據動量定理等建立方程,解方程,驗算討論。

  4.應用機械能守恆定律求解的問題

  機械能守恆定律可以用來求動能、速度大小、質量、勢能、高度,位移等。

  應用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基本方法是

  ①選定研究的系統和一段位移。

  ②分析系統所受外力、內力及它們作功的情況以判定系統機械能是否守恆。

  ③分析系統中物體初末態位置、速度大小以確定初末態的機械。

  然後根據機械能守恆定律等列方程,解方程,驗算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