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解題方法

  對於高考政治的答題,你有什麼好方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以供大家學習。

  

  高考政治歸納類主觀題要求考生詳細分析材料,對材料進行分層、分段,必要時逐句分析找準、找全原理,然後分要點答出。這類題型的提問關鍵詞是:分析、說明、意義、影響、措施、原因。歸納型主觀題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

  一、圖表類主觀性試題

  題型特點:常見形式多為一個或幾個圖表***表格、柱狀圖、餅狀圖、座標圖或曲線圖***以及文字材料組成。即圖表呈現、生動活潑;資訊量大、綜合性強;提煉不易、得分不難;答案直觀、依賴背景。

  其解題要領:對照設問,明確要求***明層次、明方向、明範圍***;細讀圖表,提取資訊***讀表題、讀資料、讀表注***;遷移知識,形成答案***依據教材、結合背景、運用術語***;

  注意細節:"兩比較":"橫比"--"縱比";"三結合":設問--圖表內容--涉及背景;"三忌諱":一忌死套教材知識,二忌脫離表題和設問讀圖表,三忌離開背景導向主觀臆斷。

  分析做答:

  ⑴注意表格標題的中心主旨作用,總攬表格。

  ⑵表格內容既要“縱比***事物自身前後不同階段比較,最明顯標誌是表格中的不同時間***”→說明“什麼在變以及如何變”,更要“橫比***不同事物之間比較***”→說明事物間的差異或差距***既要總體分析,也要分項說***。中國和外國對比,應該以中國情況為主分析。

  ⑶注意表格小注的補充說明作用,小注是圖表不可缺少的部分,要把小注和圖表內容結合分析才不會有遺漏知識點。

  ⑷注意表格中的特殊年號隱含重大時政背景。

  ⑸設問是問“材料或圖表分別反映了什麼經濟現象,”還是“共同反映什麼經濟現象”;是問“談談對圖表經濟現象的認識”還是“如何解決材料中的問題?”

  ⑹有些時候設問還問“表格間的關係”:最常見的有因果關係、並列關係、遞進關係,有時是一分為二的關係。

  二、意義類主觀性試題

  其解題要領:注意限定詞語的特殊要求;解剖主體和意義物件的關係;把握意義內容的層次和角度***先直接,後間接;先當前,後長遠;先微觀,後巨集觀;先經濟,政治。

  常見分析有:

  ⑴客體分析:即受它影響物件,分別所受的影響,經濟生活中常見的有“對國家、對企業***經營者***、勞動者***消費者***、社會、市場、資源、產業結構等具有的影響。

  ⑵性質分析: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⑶內容分析:根據設問和材料反映的方面和字句對應分析。

  ⑷範圍分析:國內影響和國際影響,對區域影響和整體影響等。

  從教材和黨中央國務院最新的有關提法找有關說法。

  三、認識評價類主觀性試題:

  常見設問“如何***怎樣***認識或看待材料中的經濟現象?”或“評析材料中的經濟現象?”

  其解題要領:定性***是什麼***--物件的性質判斷;分析***為什麼***--分析原因、影響、意義;結論***怎麼辦***--我們的態度、做法。

  ⑴把涉及的現象、事物、觀點劃分為兩種基本型別:積極型和消極型

  ⑵積極型的處理辦法:從是什麼***對現象所反映的本質或觀點的含義作必要的解釋***、為什麼角度展開。

  ⑶消極型的處理辦法:對於消極現象的認識,從為什麼出現、有什麼危害、根治措施的角度展開;對於錯誤觀點,主要說明其錯誤的表現,或用正確的觀點印證其錯誤。

  ⑷混雜型的處理辦法:綜合上述兩種辦法,肯定積極的,批判消極的,兩個方面均要從簡。

  四、分析原因類主觀性試題

  第一種方案:從必然性、重要性的角度展開

  第二種方案:從為什麼要、為什麼能的角度展開

  第三種方案:從政治經濟與文化、歷史與現實、內因與外因的角度展開。

  在很多情況下,要將以上三種方案綜合起來分析。

  五、措施對策類主觀性試題

  ⑴主體分析:國家***政府***、企業***經營者***、勞動者***消費者***、社會輿論***新聞媒體、消協等***等四個方面進行做法分析。

  ⑵內容分析:根據設問隱含角度,和材料反映的問題和不足,對應找辦法。

  ⑶從教材和黨中央國務院最新的有關提法找辦法。

  有關推薦:

  1、答題步驟:

  一般分三步:先審題,後構思,最後作答。

  ***1*** 審題:回答簡答題,關鍵在於審題。

  閱讀設問時要看清要求、抓關鍵:⑴看清試題要求:①一看範圍要求。要明確試題是要求用政治、經濟或哲學的有關知識,還是用哲學中的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或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某些知識來分析回答問題。②二看分值要求。如果分值較高,則答案要點可能較多,若分值較低,則答案要點較少。⑵讀設問抓關鍵:這是個關鍵性步驟。因為命題的意圖、指向、要求等,種種限定均在其中。①一定抓住關鍵詞語,辨明命題意向。***主體、範圍性語句***②是抓準限制詞語,吃透題意細節。***設問詞、問題短語***

  審讀材料全文:要認真閱讀材料全文,在閱讀的時候,要做到:⑴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即能夠表達全文意思的語句。⑵分出段落層次,並概括每段的意思。⑶理出段與段之間的內在聯絡。⑷認真思考的基礎上列出答案要點。有了答案要點,也就有了答題方向。按這個方向組織答案,一則可以防止跑題,二則可以防止遺漏要點。

  ***2***構思? : 要通過構思來理清答題思路, 要搞清用什麼原理***單個原理還是多個原理***以及如何運用該原理進行表達;要找準答題的切入點;可以採取在心中打草稿的方式來理清答題思路。

  ***3***作答:把該回答的問題理清思路以後,就可以動筆作答了。作答時要注意把它們分成幾個自然段,以要點化的方式,正確運用學科語言***學科術語***,認真工整地書寫***要書寫清楚***,將答案准確完整地表達出來。

  2、常見主觀題答題技巧

  ***一***體現類

  體現型的設問有“體現了什麼?”、“怎樣體現?”“從材料中概括出什麼道理?”等。?一般來說,它的設問是上述材料體現了所學政治學科的知識點。

  應把教材中所有與材料相關的知識點一一羅列,然後將這些知識點與材料中的關鍵語句加以比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個要點。答題時,可先把材料中的關鍵句組合摘抄***有分有合***,後說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麼原理、觀點或知識點。 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麼原理、觀點或知識點,然後列出材料的相應措施或做法。

  ***二***依據類

  依據型問題的問法一般是讓你說出“做這樣一件事的依據是什麼?”答案基本上是課本上的基本觀點、原理。答依據題不要答重要性或意義。

  ***三***為什麼類

  為什麼型的設問有“為什麼說?為什麼要?”一般情況下要回答:“這樣說”、“這樣做”的依據***必要性***、意義***重要性***,有時也要回答不這樣做的危害性。***四***意義類

  此類簡答題是針對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義來設問的,一般用“積極影響”、“經濟、政治意義”、“意義”作引導詞。答題時一般採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於…;有利於…”這樣的排比句。

  ***五***怎麼辦類

  “怎麼辦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樣”等字眼來設問。“怎麼辦型”的設問一般來講都是給定了主體是誰應該怎麼辦,如:黨、國家、政府、公民、企業、個人等,並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內容。 解答這類題目時,一定要認真審查給定的材料,找出材料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尋找措施。?

  ***六***啟示類

  啟示型的設問有“給我們什麼啟示”,它包括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的啟示等等。回答這種設問的題目時,一般先提出理論依據,然後再提出應該怎麼辦,針對材料中的問題,尋找措施。答案要做到觀點與材料相結合。

  ***七***認識類

  認識類簡答題,本身提供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就這一材料中的現象、事件或觀點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認識。一般用“談談你對……的認識”、“如何認識……”、“如何看待……”、“如何評價……”、“如何分析……”等。

  這種題型有兩類:一類是對某種已定型的某種現象、制度、做法的認識。一類是對某些具有爭議性的現象和觀點的認識。

  回答第一類,實際上是一種論證。要運用相關知識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幾個角度去回答。

  第二類實際上具有辨析的性質,回答這類問題,要針對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方面,進行點評、分析。 ?3、答案規範化要求

  ①答案段落化。答案不能一逗到底,要注意分段。

  ②段落要點化。答案要簡明概括,抓住要點。

  ③要點條理化。應用知識點要有條理,一個主觀題往往需要多個知識點,知識點之間不能相互“竄門”。正式答題之前,可利用草稿紙,先列出提綱,以增強答題的邏輯性和規範化。

  ④語言科學化。語言要嚴密,使用科學術語,書寫要規範,卷面要整潔,字跡要清楚。

  4、答題要要注意克服下的常見毛病:

  ***1***.急於求成。不審題,不構思,怕時間不夠,想一句寫一句,結果不是錯解題意,用錯原理,就是重重複復,顛三倒四,該回答的沒回答好,不用回答的卻寫了很多。

  ***2***.照本宣科。不理會題目的具體要求,不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緊扣題意進行回答,只是一味地按照複習資料或輔導老師給的相似題的答案答,結果由於答題的針對性不強,得分率不高。

  ***3***.表達不準確、不科學。原理表述不準確,分析用詞不當。

  ***4***.書寫不認真。字型潦草,塗改過多,論述不分要點,卷面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