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專業道路如何走

  教師專業成長是指教師參加工作以後的教育思想、知識結構和教育能力的不斷髮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教師的專業道路,歡迎閱讀。

  教師的專業道路:從模仿開始

  公開課是每一位教師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為了上好一次公開課,教師不知花費多少心血去精心備課、反覆修改,似乎憑這一節課就能和特級教師一樣一舉成名。要知道,特級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其長期實踐、不懈探索的結果。猶如我們寫字臨帖一樣,先選擇自己喜愛的一本字帖,從字形、結構開始描摹入帖,直至完全吃透其精神風格,然後想辦法再出帖。教學也一樣,先向一位自己特別喜歡的特級教師學習,從點滴的教學方法到嚴謹的課堂結構,乃至獨到的教學風格,然後再轉益多師,水到渠成,自然就會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教學模仿可以分再造性模仿和創造性模仿兩類。再造性模仿側重於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是完全的不加改變的模仿,是模仿的初級階段。模仿著眼的角度比較小,也容易學到手,是初學者常用的方法。再造性模仿通常包括整體模仿和區域性模仿兩種:整體模仿就是整節課地全搬照抄地模仿,這是一種徹頭徹尾的模仿。當然,區域性的個別調整也是必要的,但整堂的教學結構、指導方法和設計思路都沒有變動。區域性模仿指在一節課的某一個教學環節中,採用特級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指導方法。這兩種方法各有利弊,整體模仿能體現特級教師的風格,但由於教師的教學能力不足以及教學物件的實際情況不同,模仿起來難度較大,有一定的侷限性。而區域性模仿操作起來就比較靈活,受到的侷限性比較小,教師可以有選擇的採用,儘量做到揚長避短,為我所用。

  創造性模仿是模仿的高階階段,模仿的難度比較大,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教學技能,模仿時不拘泥於細節,而是從整體風格方面去模仿,靈活性比較大。只有當教師的再造性模仿積累到一定時期,教師掌握了嫻熟的教學技巧和名師的教學風格,具有足夠的舉一反三或觸類旁通的能力了,然後才能結合個人的教學實際情況,從語言風格到課堂結構、設計思路等進行創造性的改革,力求體現個人的教學特色,這就是創造性模仿。

  教師的專業道路:從讀書開始

  作為教師,需要讀一些教育理論書籍,但更需要經常讀大師作品、經典作品,通過讀書加深自身底蘊,提高自身學養。細心的教師常常會發現,幾乎所有的特級教師都有一個共同的嗜好——讀書,他們充滿智慧和靈氣的課堂正是得益於他們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我們許多青年教師寫論文時總感到無話可說,有時好不容易湊出來一篇文章也是乾巴巴的,這其中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平時書讀得少,缺少知識的積累。所以,我們要有看書、讀報的良好習慣。在看書、讀報時,要特別關注那些與教育、教學相關的文章,好的文句要做一些?a href='//' target='_blank'>事蹟?玫奈惱驢梢園閹?糲呂醋齔杉舯?a href='//' target='_blank'>收藏好,並且在有空的時候經常翻出來看看,以使自己經常受到激勵和啟迪。

  教師的專業道路:從網路開始

  教師除了可以在網上搜集自己需要的資料外,網路還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方式,它可以把遠隔千里的老師聚在一起,形成即時互動式的交流,使我們在自己的工作圈內無法解決的問題得以順利解決,並且在大家的交流中,往往還會有更多的意外收穫。

  教師的專業道路:從課題開始

  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理論的提高,沒有理論支撐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理論向實踐的轉化是教師成長的必經之路。用課題研究來推動每一位教師不斷地將實踐經驗轉化為理論認識,非常值得一線教師們採用。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一些樂趣,那麼,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

  “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在課題實踐中,教師們遇到了許多問題,而不得不廣泛閱讀,相互探討、互相推薦參考書目,從最初的只重視教學技能轉變為重視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從重視教學知識點的傳授轉變為重視學生人格的發展,教育視野得到了開闊,教學方式得到了改變。教師通過經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從教學主體、教學目的和教學工具等方面,從教學的前、中、後等方面獲得體驗,上升為理性認識,使自己不斷成熟起來。許多成功的教育者,都認為教育科研能使自己變得聰明起來,能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插上有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