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如何更好

  現在的準媽媽們都十分重視對胎兒的教育,?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1、營養胎教――吃得健康

  給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保證胎寶寶發育良好是胎教的根本。因此,瞭解孕期的生理特點,平衡和科學飲食也是胎教至關重要的。

  方法:飲食有規律,一日三餐不可缺。營養均衡多樣化,多吃一些新鮮水果和蔬菜,儘可能以食物代替保健品。

  2、情緒胎教――感知快樂

  胎兒孕育在母體中,最早接觸的聲音就是媽媽的心跳和脈搏,從心跳的頻率當中,胎兒直接能感受到媽媽的喜怒哀樂。因此控制情緒,保持心境平和應該是準媽媽進行胎教的第一步。

  方法:選擇一些令自己孕期心情愉快的活動。如散步、閱讀等等。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

  3、音樂胎教――培養好心情

  美好的音樂能夠促進寶寶大腦發育、舒緩準媽媽緊張神經、提前啟動寶寶的音樂智慧。美妙的音樂還可以促進寶寶腦神經元的發展與溝通,不僅對胎兒有好處,就連媽媽也能在音樂中放鬆自己的情緒。

  但應當注意的是,音樂應當選擇舒緩輕柔的,節奏過於強烈或聲音過大對胎兒來說都只是一種噪音。不一定非要選擇什麼世界名曲,做家務時,隨口哼唱的兒歌也可以成為最好的音樂胎教。

  方法:準媽媽聆聽音樂的次數和時間不宜過頻,也不宜太長;一天2 次,每次20~30分鐘;不要選擇有歌詞的音樂;每天所聽的樂曲相對固定,不要經常變化;聲響控制在75分貝左右。

  4、語言胎教――另類溝通

  語言是父母與胎兒交流的最直接的手段。可以是喃喃自語,也可以對著寶寶訴說。不過研究顯示,胎兒對於爸爸低沉、渾厚的聲音反應最為積極。所以不僅僅只有準媽媽,準爸爸也要常常與胎寶寶說話。

  方法:描述你的生活。懷孕後,牢記寶寶的存在。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孕媽媽所經歷和發生的事情都可以和肚子裡的小寶寶訴說。給寶寶講故事。每天安排一個時間給肚子裡的小寶寶講故事。講述的時候,孕媽媽的聲音要歡快、明朗、柔和,充滿感情,這樣才能“吸引”他。

  另外,還應該加強寶寶和準爸爸的親子交流:邀請準爸爸參與寶寶的語言胎教。準爸爸說話時,語調要輕柔、平和,慢慢提高音量,接近平時說話聲音。

  5、撫摸胎教――愛心傳遞

  撫摸胎教能夠促進寶寶感覺系統協調發展、讓寶寶獲得安全感。撫觸胎教輕柔的撫摩,是父母與胎兒最早的觸覺交流。他們可以通過手感受孩子的胎動,寶寶也可以通過溫柔的愛撫感受到父母的愛。

  方法:對胎兒的撫摸訓練宜在傍晚胎動比較頻繁時進行,孕媽媽平臥在床上或者坐在較寬大的椅子上,全身放鬆,將雙手手指放在腹部,以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隨著音樂輕輕觸控胎兒,每次5~10分鐘。如果寶寶用力蹬腿,說明他不喜歡,最好馬上停止。如果寶寶在撫摩後有蠕動的反應,說明他喜歡這種撫摩。

  6、運動胎教――生命的感動

  運動能使準媽媽吸入更多的新鮮氧氣,加速體內廢物的排出,有效地緩解孕期的不良反應,讓胎兒能夠更加順利地度過整個孕期。

  方法:選擇孕期適合的運動專案:散步、孕婦瑜珈、游泳等等。注意,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運動量適當,太過和不及都對媽媽和胎寶寶沒好處。

  胎教說到底並不是真的要教腹中的寶寶學習什麼,它更多的是母親與胎寶寶之間一種愉快的互動方式。希望每一位準媽媽都能夠在懷孕期間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很好的感受人生的這一特別階段的美好,讓胎教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

  胎教有用嗎

  胎教到底有沒有用?這一點毋庸置疑。現代科學認為:胎兒的素質是可以隨胎教而改變的。實驗充分證明孕婦血液中化學物質的變化對胎兒的大腦發育有著顯著的作用。經過胎教的嬰兒比一般嬰兒學話、走路均早,並且反應靈敏,記憶力強。

  1、對音樂敏感

  胎教的寶寶,對音樂敏感、音感準確,不愛哭鬧,聽到聲音或爸爸媽媽的腳步聲、說話聲很容易安靜下來,若在睡前播放以前聽過的音樂,也能很快入睡。

  2、能較早地理解語言

  能較早的理解語言,4個半月時能認出第一件東西,6-7個月時能辨認手、嘴、奶瓶等,這樣的寶寶能較早理解“不”的意思,早起學會服從不的寶寶更懂事、更聽話。

  3、容易形成優良的生活習慣

  由於受過胎教的嬰兒感音能力較好,每當聽到母親的腳步聲、說話聲就會停止啼哭。孩子比較容易養成正常的生活規律。如在睡前播放胎教音樂或母親哼唱催眠曲嬰兒就能很快入睡,滿月後就能養成白天醒、晚上睡的習慣。

  4、能較早與人交往

  嬰兒出生2~3天就會用小嘴張合與大人“對話”,20天左右就會逗笑,2個多月就能認識父母,3個多月就能聽懂自己的名字。

  5、較早學會說話

  經過胎教和早教的孩子9~10個月時,就會有目的地叫爸爸媽媽,如果出生後不繼續給以發音和認物訓練,胎教的影響在6~7個月時就會消失。受過胎教和早教的孩子在20個月左右便能背誦整首兒歌,並且也能背數。受過胎教的孩子入學後成績都比較優秀。因此,胎教對寶寶的生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6、運動能力較強

  運動與感覺系統發育較早,吸允手指的能力、手的握力及四肢的運動能力強,動作協調性好。

  胎教把握的原則

  胎教原則是人們進行胎教時必須遵循的原則,它反映了胎教的客觀規律,同時也是千百年來胎教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貫穿於胎教的整個過程之中,對具體的胎教活動起著極為重要的指導作用。自覺遵循胎教的基本原則,是胎教成功的前提和保證。

  1、自覺性胎教

  自覺性胎教原則是要求孕婦在正確認識胎教的重要意義的基礎上,主動學習和運用胎教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胎教。

  2、及時性原則

  胎教過程具有不可逆轉性,因此胎教必須儘早地及時地進行。否則錯過了胎教的最佳時機,再採取措施就難以彌補。一般來說,胎教的最關鍵時期是懷孕的5-7個月。

  3、科學性原則

  以可科學的教育學、心理學和生理學、優生學等理論為指導,根據胎教過程的基本規律,恰當地選擇胎教方法,引導胎兒在母體內更順利,更健康地成長。

  4、個別性原則

  根據孕婦本人及其家庭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方式方法。由於孕婦本人的智力能力、氣質性格等許多方面都存在著個體差異,所以,胎教的途徑和手段也應該隨之而異。此外,家庭經濟狀況、文化背景和生活情趣等也會給胎教活動帶來一系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