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重症護理研究論文

  重症病人的護理質量反映了科室的護理質量和醫院的整體護理水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重症護理研究論文,供大家參考。

  重症護理研究論文範文一:重症護理中的常見管道護理

  【關鍵詞】 重症護理;管道護理;細節護理

  危重病人攜帶的各種管道繁多,它們分別具有不同功能,常作為治療、觀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斷預後的依據,管道護理工作在搶救危重病人及生命支援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價值。因此,作為一名重症護理護士,必須要管理好這些管道,從真正意義上來提高護理服務內涵。

  1 常見管道

  1.1 輸入性管道 是指通過管道把氧氣、水分或藥液補充到體內。如:氧氣管、鼻飼管、深靜脈置管等。例如: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血容量明顯不足,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嚴重缺氧,通過管道可及時補充液體來擴充血容量和供給氧氣,維持病人的生命。

  1.2 排出性管道 是指通過專用性管道來引流出體內的氣體和液體等,常作為治療和判斷預後的指標。如:胃腸減壓管、保留導尿管、各類引流管等。例如:胃腸減壓管可以吸出胃腸內的氣體和液體,減輕病人的腹脹、腹痛等不適,有利於腹部傷口的癒合,同時觀察胃液的量、性質和顏色,可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

  1.3 監測性管道 是指放置在體內的監護站,監測病情變化的管道。如:上腔靜脈導管、有創動脈置管等。例如:上腔靜脈導管不僅可快速補充液體,還可用來測量中心靜脈壓,觀察右心前負荷,對指導補液滴速有重要的意義。

  1.4 綜合性管道 是指有輸入性、排出性和監測性功能,在特定情況下發揮特定的功能。如:胃管即可以作為鼻飼管又可以作為胃腸減壓管,同時監測吸出的胃液可以瞭解治療效果。

  2 常見問題

  2.1 固定手法欠佳,位置欠妥 常見於放置管道時,未能注意到患者的體位,管道特殊性及接頭銜接處處置不當,容易造成管道的扭曲、摺疊或脫落。

  2.2 無菌觀念不強,操作消毒不嚴格 敷料汙染或潮溼後未能及時更換,未及時清理分泌物或固定物汙染未更換均有可能造成管道鬆脫,操作時的消毒不嚴格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感染。

  2.3 標識不清 各種管道放置無標識或標識不清、不全,位置不妥,均可影響管道的判斷及觀察。

  2.4 記錄不全,觀察不細 對於管道留置的時間、深度或引流量所做的估計欠準確,可造成觀察的失誤,甚至可影響患者治療。

  2.5 主動溝通意識欠缺 醫護患溝通不夠,特別對於清醒患者或留置特殊管道病人,未能及時進行宣教及講解,在管道護理中未能合理安排相關知識告知,容易發生不必要的誤會。

  3 護理管理

  3.1 思想重視,認真交接 從思想上重視各種管道的作用,它的護理質量直接影響到疾病的轉歸乃至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要作好各管道的交接班。

  3.2 保持通暢,合理放置 根據各管道的走向,順勢放置,保證各管道不打折、不彎曲,不相互纏擾,保持管道通暢。並可將導管分為無菌性和有菌性兩類。無菌性管道包括各類動靜脈置管等輸入性管道;有菌性管道包括各類腹腔、盆腔引流管、導尿管等排出性管道。兩類管道應儘可能放置在病人的左右兩側,即便是同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可捆綁在一起固定。這樣放置為管道護理、換藥提供方便。避免有菌性管道中的血漬等汙物汙染無菌性管道。嚴格統計並記錄出入液量,如無物流出應檢查管道是否堵塞。

  3.3 妥善固定,防止脫落 重症病人多為昏迷、躁動病人,要嚴防管道脫出或誤拔,妥善固定就顯得尤為重要。各類管道都要留有足夠長度,便於病人翻身、拍背和接受治療,翻身前後均應該放置好管道。同時對易脫落的管道如氣管插管、保留胃管等採取雙固定的方法:膠布加扁帶固定,可有效防止管道脫落。

  3.4 明確標識,嚴防差錯 對各個管道明確標識,分別記錄,不可混淆。特別指出盆腹腔引流應明確標識各引流管的引流部位,對呼吸機的進出氣管也做好標記;對多個靜脈通路應用不同顏色的標記紙做好標識,分為普通補液通路、輸血通路和特殊通路***靜脈滴注升壓藥、擴血管藥、鎮靜藥等***。保持標識的清晰、完整、貼上位置合理。

  3.5 固定牢靠,嚴密觀察 嚴密觀察各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脫落、受壓;管道銜接處有無分離,有無液體外滲;有無被血液汙染。經常觀察記錄引流物的性質、量和顏色。患者翻身、排便、下床時因體位改變,應注意保護各管道,防止滑脫、折斷或汙染。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並彙報醫生。

  3.6 加強無菌觀念,嚴格無菌操作 在開放各管道時,注意無菌操作,嚴格消毒,避免不必要的人為感染。

  3.7 有效溝通 醫、護、患三方加強溝通及宣教,指導意識強,特別注重細節管理,達到共同治療的目的。

  4 體會管道的護理管理是一項最基礎的護理工作,需及時觀察並總結行之有效的護理方法,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按照護士崗位技能訓練的操作要求,採取每班床頭交接班,定時巡視病房,認真檢查各種管道是否通暢,有無扭曲、脫落、移位、堵塞、漏液等現象,保證各種管道在正常的使用狀態[1~6],積極配合臨床治療,提高治癒率,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王志紅,周蘭姝.危重症護理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1.

  2 王麗華,李慶印. ICU專科護士資格認證培訓教程.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10.

  3 陳紅琴,朱繼先. 實用ICU護理手冊***第二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11.

  4 陳玉蘭,王雲彩. 老年患者管道護理中常見細節問題及對策.中國醫學創新, 2004,4***6***:10.

  5 孫燕,田洋.心胸外科病人各種管道的護理.家庭護士,2007, 5***8***:33-34.

  6 麥銀英.外科危重患者術後多管道的護理及對策.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6,***22***:113-114.

  重症護理研究論文範文二:重症醫學科的護理應用研究

  【摘要】 為加強重症醫學科的護理安全管理,提高護理質量,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就ICU常規護理,護理要求及護理安全的影響因素等方面做了詳細的介紹。

  【關鍵詞】 重症醫學科;護理要求;護理安全

  1 重症醫學科概述

  衛生部在《醫療機構診療科目名錄》中新增加了“重症醫學科”這一診療科目,其主要業務範圍為:急危重症患者的搶救和延續性生命支援;發生多器官功能障礙患者的治療和器官功能支援;防治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徵。重症醫學科是集中各有關專業的知識和技術,先進的監測和治療裝置,對重症病例的生理功能進行嚴密監測和及時有效治療的專門單位。其宗旨是為危及生命的急性重症病人提供技術和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即對危急重症的病人進行生理機能的監測、生命支援、防治併發症,促進和加快病人的康復過程,這是續復甦後的一種更高層次的醫療服務,是社會現代化和醫學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隨著高新科技的不斷進步,多種檢測和支援裝置廣泛應用於臨床,ICU病房的普及與規範,人們對生命生理機能的瞭解也逐漸完善,因此,提高了對衰竭器官的支援和保護能力,使危急重病的搶救成功率明顯提高,許多危急重症的病人在嚴密監護與精心治療下,度過了生命中最困難的時刻,而逐漸走向康復。

  2 ICU常規護理

  2.1 監護護士要熟悉各類監護儀器及搶救儀器的使用,瞭解報警原因,全面瞭解所分管病人的病情,分工明確,團結協作。

  2.2 所有病人均要持續24小時進行心電監測,每小時測量並記錄HR***P***、RR、Bp、SpO2,每4小時測量並記錄體溫,新轉入或新入院的病人要測量並記錄進病房時的生命體徵,動態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及時準確記錄特護記錄單,並體現專病專護。

  2.3 嚴格遵醫囑計劃輸液,必要時採用輸液泵輸液,不允許執行口頭醫囑***搶救情況除外***,所有藥物使用時必須“三查七對”,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

  2.4 保持尿管及各種引流管通暢,防止脫管現象發生,並預防交叉感染。

  2.5 按時或隨機做好口腔護理、會陰擦洗,做好晨、晚間護理,做好“六潔”“四無”工作,危重病人臥位舒適,及時進行相應評分***GCS評分、鎮靜評分、Breden評分***預防壓瘡及肺部感染的發生。

  2.6 嚴格進行交接班工作,認真執行各相應的交接程式。

  2.7 有氣管插管、S-G導管、機械通氣、氣管切開、IABP、持續床旁血液濾過等特殊監護及治療時按各常規護理執行。

  3 護理要求

  重症醫藥科是醫院危重患者相對集中的地方。護理人員需要做到細緻觀察患者病情,並做出準確迅速的判斷,必要時及時施行各治療措施,為危重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挽救患者的生命。

  3.1 基礎護理技術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包括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實施胸部物理治療方法,幫助患者保持安全舒適的體位;護理人員需嚴格採用無菌操作技術,包括保持輸液通路,以及各種引流管、導尿管的通暢,避免發生交叉感染;加強對患者的生活護理,包括眼睛口腔以及面板等護理,令患者感到舒適。防止併發症的發生;護理質量的高低,首先涉及到觀察能力,護理人員必須牢牢掌握觀察技術,密切觀察患者病情、生命體徵的變化,並做出綜合判斷及時採取有效處理;在護理已脫離危險期、病情相對穩定的患者過程中,需要幫助他們進行日常生活能力的鍛鍊,儘可能使他們生活規律,恢復獨立生活的能力。 3.2 心理護理 醫護人員要牢固生命的觀念,把握一個“急”字,富有同情心和責任心,急患者和家屬之所急。在接診過程中,在嚴密監護患者的同時簡要詢問病史,並立即採取相應的急救措施。施救過程中要求緊密配合和熟練操作,而且需要注意患者及其家屬心理上的狀況,安撫患者和家屬的緊張情緒,從而增強救治效果。如果患者需進行手術,則應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手術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如若是危重患者,還需馬上進行精神鼓勵。

  3.3 醫護人員應當體貼關懷患者,穩定患者情緒,並注重與患者家屬的溝通。醫護人員要與患者儘可能多地接觸及交談,通過適當地介紹患者病情,以解除其孤獨感、壓抑感。

  4 護理安全

  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範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安全管理是指為保證患者的身心健康,對各種不安全因素進行科學、及時、有效的控制。隨著新的侵權責任法的頒佈,醫患關係和護患關係的日趨緊張,再加上ICU的收治物件是急、危、重患者,護理安全顯得舉足輕重。

  4.1 醫護方面 隨著各種觀念的改變和新技術的逐漸發展,醫生處理某些各種疾病的手術方式發生了改變,而醫生與護士之間未進行及時的溝通,護士按部就班不與時俱進的話,往往會偏離了病情觀察重點,從而延誤治療。在人員配備上,人數以及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未謹慎對待,對患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安全隱患。ICU 護理人員要求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和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以及優秀的心理素質,才能頂住壓力,按照護理要求照顧病患。由於ICU實行無家屬陪伴制度,患者在精神上會感覺孤獨恐懼,家屬急切的關心,在與護士溝通交流時,可能會引起患者和家屬的強烈不滿,形成醫療糾紛的隱患。此外,護理文書書寫不規範、有塗改,記錄患者的病況前後不一致,也是護理安全需要注意的一點。

  4.2 技術方面 各種新裝置的引進,對醫護人員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患者在使用這些裝置的過程中,出現了各種正常預警或者是故障,由於護理人員沒有充分掌握,導致不能有效地處理,耽誤治療,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在藥物方面,各種新藥的不斷更新,各種抗生素的濫用,藥物的配伍不當,都增加了院內感染的概率以及患者安全和護理安全問題。

  4.3 患者及家屬方面 簡而言之,就是不遵醫囑的行為影響了患者的自身安全。由於手術創傷造成的精神刺激,部分患者會出現手術創傷應激障礙綜合徵或ICU綜合徵,術後表現為煩躁、極不配合護理、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都可能導致意外發生。

  參考文獻

  [1] 丁兆紅,楊延民. 重症醫學科的護理安全管理[J]. 齊魯護理雜誌, 2010,***08***:104

  [2] 楊新,唐文鳳. ICU護理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討[J]. 中外醫學研究, 2011,***14***:82

  [3] 黃碧紅,曹豔佩. 實用重症監護護理[J]. 護士進修雜誌, 2006,***8***: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