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護理研究論文範文

  中醫護理將病人和自然環境、社會因素視作統一的整體,並根據病人身心、社會、文化需要,不僅僅進行疾病護理和軀體護理,而且注重心理情志方面的護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中藥灌腸治療糖尿病腎病中藥藥理作用分析及臨床護理體會 》

  [摘要]目的:探討中藥灌腸治療糖尿病腎病中藥藥理作用與護理。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期間收治的8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運用常規治療,觀察組運用中藥灌腸治療,分析兩組效果差異。結果:在治療前後24h尿素氮、血清肌酐和尿蛋白定量指數上,觀察組下降幅度高於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有效率上,觀察組為77.5%,對照組為55%,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藥灌腸治療糖尿病腎病可以提升治療療效,改善患者腎功能指標,同時配合護理工作有效發揮藥物效果。

  [關鍵詞]中藥灌腸;糖尿病腎病;中藥藥理;護理

  糖尿病腎病屬於糖尿病高發性併發症之一,同時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醫理論中,糖尿病腎病主要是因為消渴失治、治療不當或差錯引發的併發症,屬於“消渴”、“虛癆”和“水腫”範疇,病理機制在於脾虛、清陽不升與濁陰不降等問題。該病隨著病程遷延會導致病情嚴重化,導致身心雙重耗損,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中藥灌腸可以有效的促進藥物吸收,加速毒素排洩,從而調控身體指標恢復[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期間收治的8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範圍為51歲至73歲,平均年齡為***57.3±4.2***歲;病程時長為10年至23年,平均時長為***13.5±2.0***年;觀察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範圍為52歲至74歲,平均年齡為***56.6±3.7***歲;病程時長為9年至21年,平均時長為***14.8±3.3***年;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具備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運用常規治療讓患者保持低脂低鹽低蛋白飲食攝取,運用胰島素控制血糖,同時做血壓控制,同時用藥上避免對腎功能產生影響。觀察組運用中藥灌腸治療,中藥組成為生大黃、蒲公英、黃連、生牡蠣、丹蔘和槐花等各30g,水煎取汁400ml,而後分裝為200ml,每次灌腸取一袋,每天1次,1療程為4周。

  1.2.2 護理方法

  在灌腸前囑咐患者做大小便排空,同時肛周運用溫水做徹底清洗,同時塗抹潤滑油。讓患者保持膝胸位,如果患者年老體弱可以採用左側臥位,將棉墊置於臀部下方,做10至15cm的臀部抬升。對灌腸液做加溫,控制在38℃至40℃,而後裝入空液體瓶中,確保無菌化操作。與輸液器對接,將輸液器針頭去除更換為10號柔韌的導尿管。在臀下鋪設橡膠單、無菌治療巾,同時排空輸液管空氣,將輸液器關閉。對導尿管前端做潤滑油塗抹,而後緩慢的置入肛門,深度控制在20至30cm,而後開通輸液器,保持200滴/min的滴速輸入。灌腸結束後關閉輸液器,而後緩慢的抽出導尿管。而後讓患者保持左側臥位,持續15min後再轉換為仰臥位,臀部做10cm墊高抬升,藥物保留時長為0.5至1h[2]。

  必要的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撫,調整患者採用積極的心態對待疾病與治療,認識治療的重要性,提升治療的配合度和信心。飲食上要多食用豐富粗纖維、高維生素的蔬果,少吃高鹽、高糖與高蛋白飲食,控制脂肪與鹽分攝取。運動上要避免激烈活動,保持輕度與中度的有氧運動為宜,如常規的保健操、散步等,運動時間適宜在餐後0.5至2h範圍內。

  1.3 評估觀察

  評估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療效和在治療前後24h尿素氮、血清肌酐和尿蛋白定量指數。治療療效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標準為症狀改善幅度為70%以上,有效標準為症狀改善幅度為30%至70%範圍,無效標準為症狀改善幅度為30%以內。治療有效率為顯效、有效的總比例。

  1.4 統計學分析

  將採集到的資料通過spss17.0統計學軟體處理,計量資料運用t檢驗,計數資料運用卡方檢驗,同時以p<0.05作為組間資料具備統計學意義的標準。

  2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療效情況

  如表1所示,治療有效率上,觀察組為77.5%,對照組為55%,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後代謝指標

  如表2所示,在治療前後24h尿素氮、血清肌酐和尿蛋白定量指數上,觀察組下降幅度高於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3 討論

  中藥保留灌腸的藥物組成中,生牡蠣可以有效的益陰潛陽和柔堅散結;槐花可以降熱涼血和順腸通便;黃連和清熱解毒;蒲公英可以通淋利尿和去溼消腫。大黃性苦寒,有效達到通腑瀉濁、活血化瘀與清熱解毒,同時可以調整腎功能,降低腎小球濾過能力,改善腎臟肥大,降低尿蛋白的功效,丹蔘可以促進球小動脈擴張,降低腎小球壓力與蛋白濾出,改善尿蛋白狀況。而採用中藥保留灌腸的給藥方式,可以有效的促進結腸對藥物吸收,達到直接性的藥效發揮,加速毒素有效從腸道排洩,進而有效的降低尿素氮、血清肌酐和尿蛋白定量指數[L3-4]。因此,在常規治療之上新增中藥灌腸治療,可以有效的提升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許海燕,王旭.中藥灌腸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統評價[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1***4***:392-396.

  [2]張勝男,張赫男.中藥灌腸治療糖尿病腎病氮質血癥的臨床探究[J].航空航天醫學雜誌,2013,24***12***:1569-1570.

  [3]黃顯漪.中藥灌腸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護理干預對策[J].光明中醫,2014,29***11***:2419,2428.

  [4]黃超,張敏.香丹注射液聯合中藥灌腸治療糖尿病腎病終末期一例[J].海南醫學,2012,23***5***:84-85.

  篇二

  《 中藥保留灌腸改善老年患者便祕的護理 》

  摘要:目的 探討中藥保留灌腸改善老年患者便祕的護理效果。方法 回顧性總結在我科進行治療的老年便祕患者56例臨床資料,採用自身對照實驗方法比較中藥保留灌腸治療前後患者病情的改善情況。結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獲得隨訪。觀察組患者治療後容易疲勞分數均值為***0.65±0.21***分,腰膝痠軟分數均值為***0.77±0.18***分,大便乾結分數均值為***0.80±0.33***分,納差分數均值為***0.54±0.08***分,與治療前相比獲得明顯改善***P<0.05***,與對照組症狀改善程度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於對照組總有效率統計結果***92.9% VS 82.1%******P<0.05***。結論 中藥保留灌腸方法對改善老年患者便祕具有滿意的臨床效果。

  關鍵詞:中藥保留灌腸;老年;便祕

  老年性便祕在臨床上是常見病和多發病之一,其發生率和便祕的程度均隨年齡逐漸增加,嚴重時可影響生活質量。該類患者因為發生便祕的原因比較複雜,如腸管出現病變等可引起器質性便祕,精神緊張等原因可引起功能性便祕[1]。針對病因的治療方法較多,臨床應用以開塞露藥物最為廣泛,但開塞露屬於刺激性瀉藥,在長期應用過程中容易引起瀉藥性的腸類疾病,臨床治療效果得不到有效的鞏固[2]。對於老年便祕患者來講,恰當的選擇瀉藥進行治療是十分重要的,為此,筆者回顧性總結了在我科進行治療的老年便祕患者56例資料,旨在探討中藥保留灌腸改善老年患者便祕的護理效果,現將總結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物件為2011年10月~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老年性便祕患者56例,其中包括男性31例和女性25例,年齡為60~76歲,平均年齡為***68.9±7.2***歲,研究物件納入標準:患者符合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現代肛腸外科學》中規定的老年性便祕診斷標準[3]:患者排便間隔時間在3 d以上,排便時間較長***排便困難***,排便後仍存便意***不能一次性完成排便或排便時有強烈的阻塞感覺***,患者均知情並且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排除標準:排除同時合併嚴重的內科疾病患者,排除精神病者或者存在意識模糊現象患者,排除對治療涉及藥物存在嚴重的過敏反應患者。56例資料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兩組:選擇中藥保留灌腸治療的28例為觀察組,選擇開塞露進行治療的28例為對照組,兩組老年性便祕患者一般基線資料***臨床表現評分和性別比例等***經統計學檢驗,結果表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組患者在不同用藥治療後的療效結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觀察組患者選擇中藥保留灌腸方法進行治療:將中藥方劑***基本組成為肉蓯蓉12 g,枳實8 g,蒲公英12 g,大黃8 g***加水500 mL,煎煮至100 mL後備用。在為患者進行灌腸治療前先做好心理護理工作:通過向其介紹治療的目的、過程、治療原理和治療成功案例等方法,儘量減少其對治療的不良情緒反應,使其配合治療。灌腸前囑咐患者儘量排空小便,將100 mL煎煮後的藥液處理至40℃左右,匯入輸液瓶中插入輸液器***注意需要去除前端的過濾器***,輸液器與規格為16號的導尿管相連。灌腸時指導患者取左側臥治療體位***在患者臀部地方用10 cm高的軟枕墊高***,將石蠟油均勻的塗抹在導尿管前端部分,而後以輕柔的手法插入患者肛門***插入深度以20 cm左右為宜***,以膠帶固定後,通過調節輸液控制器將滴速調至70滴/min左右。灌腸結束後拔管,常規清潔肛門周圍並消毒。對照組患者應用開塞露***購自福建南少林藥業有限公司,批准文號:國藥準字H35021125,藥品規格為10 mL/支***常規肛塞治療。

  1.3評分標準 所有患者連續治療15 d後對患者臨床表現***容易疲勞、腰膝痠軟、大便乾結和納差***進行評分,評分依據為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患者經過過度勞累後感覺乏力,而且能夠正常睡眠者記為1分,患者能進行正常的生活活動,偶爾可稍過量勞動者記為2分,僅能從事部分日常生活,稍微活動感到疲乏***例如上樓梯時感到乏力***者記為3分。

  1.4療效標準 患者經過治療後,總評分結果在<5分者或者分數降低程度>3分者視為顯效,總評分結果範圍為5~8分或者分數降低2分者視為有效,總評分結果>8分者視為治療失敗。

  1.5統計學方法 資料採用spss 19.0統計學軟體包進行分析,完全獨立樣本計量資料採用x±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獲得隨訪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後容易疲勞分數均值為***0.65±0.21***分,腰膝痠軟分數均值為***0.77±0.18***分,大便乾結分數均值為***0.80±0.33***分,納差分數均值為***0.54±0.08***分,與治療前相比獲得明顯改善***P<0.05***,與對照組症狀改善程度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資料統計結果,見表1。

  觀察組患者治療後顯效19例,有效7例,失敗2例,總有效率為92.9%,與對照療效結果***總有效率為82.1%***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應用祖國傳統中醫理論治療老年性便祕患者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在"辨證論治"的治療原則指導下,通過對患者進行系統的、整體的調理,使患者避免了因為長期應用刺激性瀉下類藥物造成的腸壁神經不可逆性損傷。本研究觀察組患者通過中藥保留灌腸的方法對老年性便祕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總有效率為92.5%***。不同的是,本研究根據劉楊文獻[6]的評分標準對患者治療前後的臨床症狀分別評分並進行了統計,更能從多個維度反映出中藥保留灌腸改善老年患者便祕的護理效果。治療過程中將導管插入肛門的深度調節至20 cm左右的目的是此處為結腸部位,通過導管灌入的藥液可以直接到達結腸而避免了對直腸的刺激,更有利於中藥藥液與結腸粘膜充分接觸而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徐清玲.耳穴貼壓預防腦卒中急性期患者便祕的效果觀察[J].中醫藥導報,2010,16***6***:121-122.

  [2]王利群,關青,王利民,等.中藥芒硝液灌腸治療腦中風後便祕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誌,2012,32***7***:1517-1518.

  [3]喻德洪.現代肛腸外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472.

  [4]鄭筱英.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172.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