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微電影賞析的論文範文

  微電影以獨有的特點與廣告相結合,目前在電影界佔有了一席之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微電影的論文,供大家參考。

  微電影的論文篇一:《校園微電影創作論文》

  一、培養創造力

  微電影創作的首要步驟是劇本創作,它是微電影創作的基礎。如何讓主題和故事情節不落俗套,這就需要學生去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在學習、生活中提煉出有意義的故事情節。在確定好主題和故事情節之後,必須把它寫成劇本,這種文字格式小學生未曾學過,只有通過網路自學,並改變自己慣常的寫作思維和方法去編寫,這是學生創造力得到培養的另一種表現。最後,還要把劇本轉化為分鏡頭,對小學生來說,這一過程是最困難的,學生以前未曾考慮過怎樣用鏡頭來表現劇本內容,未曾體會過鏡頭與文字的差異:有時一段複雜的文字只需要一個長鏡頭就可以表達,有時一句短短的話卻需要幾個分鏡頭來體現。一組學生一般只有一部DV攝像機,這更增加了構思分鏡頭的難度。學生要學會像導演一樣去思考鏡頭的機位、演員的表演,以及影片的蒙太奇思維等。這一過程是最具“頭腦風暴”的,學生的創造力也就在此中得到不斷提高和昇華。

  二、傳遞正能量

  一部微電影,要表達什麼、弘揚什麼,是創作者首要考慮的問題。小學生涉世未深,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夠,對於事件的對錯、現象的美醜辨別不清,所拍的內容大多是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沒有明確的觀點,有時連自己拍攝的微電影要表達什麼都不知道,這時候教師要耐心加以引導,鼓勵學生對所要拍攝的內容進行研究:影片中的人物做法對嗎?你對影片中的故事有什麼看法?影片結尾對人物或事件的對與錯是否有明顯的觀點表達?讓學生在創作小組中交流探討,或向家長請教,或在書籍和網際網路中尋求答案。經過思考和探索,學生製作出來的微電影就會具有正確的是非觀,具有正面的教育意義。作為創作團體中的一員,學生在創作中思考、探索,對影片內容深有感觸,所受教育也最深,而其他學生在觀看影片時,由於與創作者年齡相仿、心理特點和想法相近,加上影片內容與自己的學習生活緊密相關,因而更容易引起共鳴,更容易接受影片所要表達的觀點,從而實現正能量的傳遞。

  三、磨鍊意志力

  一部微電影的製作,撇開其他步驟不說,單“正式拍攝”就已經花掉了學生大部分的時間:小學生控制能力差,拍攝過程容易笑場,拍一個鏡頭可能要NG好幾次;一個小組一般只有一臺攝像機,對某些多機位拍攝一次就能拍完的鏡頭,實際操作中學生要停下好幾次,利用僅有的一臺攝像機從不同的機位來拍攝,演員也要重複演幾次,這無疑增添了拍攝的難度,延長了製作時間;學生的拍攝時間一般定在週末,如果其中的某位學生不能如約前來拍攝,那下週同一時間整個團隊未必能按時繼續拍攝,原因可能是某位學生的家長要帶小孩出去辦什麼事,也可能是另一個興趣班時間有改動等。微電影創作其中的一個步驟就已經如此耗時,可以想象,完成全部創作對小學生而言是多麼艱鉅!確實有不少學生因為困難而中途放棄了,但也有更多的學生堅持下來併成功製作出一部部微電影,他們的意志力也在此過程中得到了磨鍊,得到了提高。

  四、建立團隊意識

  校園微電影創作,是一個團隊的運作:它需要組織者的統籌帷幄,也需要隊員的分工協作;它需要隊員有鐵的紀律和精確的時間觀念,也需要隊員有強烈的團隊意識,顧全大局,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而以上這些,恰恰是大多數小學生所欠缺的。校園微電影創作,讓學生“不得不”去建立這種團隊意識,否則將無法如期完成創作。筆者執教的班級有個以陳圳曉同學為首的團隊,準備拍一個反映老人摔倒後該不該扶的微電影《扶不扶》,筆者本來對該團隊抱有很大的期望。三週以後,查問進展,竟然連一個鏡頭都沒拍出來,究其原因,說第一次是陳圳曉遲到,第二次陳圳曉臨時換角色,一個隊員因為自身的角色由男2號降為配角,想不通而鬧矛盾;第三次是一個隊員沒來,原因是“陳圳曉第一次也遲到了”。哭笑不得後,筆者只能把隊裡的成員全部找來,告訴他們:團隊就是一臺精確運轉的機器,每個隊員都是機器的一個組成部件,雖然分工不同,但是同樣重要,缺少其中任何一件,機器都不能正常運轉……這個團隊最終如期完成了創作,作品雖不太理想,但還算完整。筆者覺得,能夠讓學生在微電影創作過程中學會去建立起團隊意識,也就足夠了。

  五、提高綜合能力

  在專業電影拍攝中,場地、飲食、時間、道具等都有專人安排。小學生拍攝微電影,則要自己去解決這些問題。這就需要學生有較好的組織協調能力、統籌能力、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筆者把以上這些統稱為綜合能力。這種綜合能力在微電影創作過程中是逐步培養出來的,如拍攝過程隊員內部有分歧,要學會去調解;節假日要進校園拍攝,要學會與門衛溝通;有些鏡頭需要“群眾演員”,要學會去尋找等。通過處理這些問題,每個隊員的綜合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團隊組織者無疑是受益最深的,某些學生這方面的能力表現得異常出色,李煜煒就是其中一個。在拍微電影《青澀愛戀》時,她的團隊原定於在暑假期間開始拍攝,沒想到女主角臨時被家長帶回老家去,李煜煒主動打電話與女主角的媽媽溝通,“曉以大義”,最終成功地把人“要”了回來。另一次是她的團隊無法在上午完成預定的拍攝任務,下午又有隊員要上興趣班不能繼續拍攝。李煜煒果斷地決定利用中午時間完成拍攝,但是吃飯成了問題:回家吃吧,不夠時間拍;在外面吃吧,又不夠錢。她聰明地給筆者打來電話,讓筆者代向學校門衛借錢,最後大家吃上了飯,順利地完成了拍攝任務。她們的作品《青澀愛戀》最終代表學校參加了深圳市首屆“雛鵬獎”校園影視大賽。在輔導學生校園微電影創作中,筆者常說的一句話是:“你拍出來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你的拍攝經歷卻是最美的。”只有經歷過艱辛的拍攝過程,才能體會到箇中的酸甜苦辣,才能讓自己的綜合素質得到不斷提高!校園微電影創作,不僅極大地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營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而且有效地培養了小學生綜合素質,在實施素質教育,優化學校德育途徑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微電影的論文篇二:《淺論微電影的經營》

  1微電影經營

  分析微電影的經營,要從三個方面來入手,即內容、盈利模式以及團隊的專業性等,根據這三個方面的分析和闡述,可以對目前微電影的具體經營情況有著一個大致上的瞭解和掌握。

  1.1微電影內容

  在當前,廣告以及電影的關係,是廣告植入電影,微電影作為一種新型的視訊形式,其被稱為是電影植入廣告,這兩種概念是不相同的,更有人將微電影成為廣告和電影的混血兒,這些也就充分的說明了現今微電影的主要情況,廣告太多。在吳彥祖為某汽車品牌拍攝的微電影廣告“一觸即發”當中,由於其獨特的創意以及新穎的模式,被普遍看作是微電影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也就是說,微電影被認為是真正的藉助了廣告,而這一點,也就註定了微電影要與廣告結合在一起,發展成為一個全新的視訊形式。當下是植入式的廣告飛速發展的時代,在傳統電影當中植入廣告,不僅會引起觀看者的反感,而且效果往往也是大打折扣,而微電影這個平臺則不一樣,其宣傳的是一種文化的理念,一種思想額度方式,淡化其中的廣告元素,而強化戲劇性以及故事性,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微電影開創了廣告的新時代。但是,微電影絕對不能夠成為廣告的附庸,而是要有自己的特點和精髓。首先的一點,在微電影的主要題材之上,要選擇和挖掘反映媒介融合時代、並且受到了大眾關注以及喜愛的題材;其次,在內容的創作上,不僅要堅持原創的原則,保持原有的創意,還要保持持續的影響力;第三點,在影片的型別之上,微電影應該選擇動畫片、紀錄片、公益型電影以及院線電影番外篇等形式,這樣才能保證其中的文化思想得到最好的傳播;第四點,在微電影的鏡頭方面,應該加強專業的表現力度以及技術的發揮,調動專業的設計製作團隊,通過震撼的、具有衝擊力的畫面來吸引觀看者的眼球,達到最佳的效果。通過以上的方式,可以將微電影的內容變得更加的充實,而不是一味的是電影植入廣告的形式,並且也會更加容易被人所接受。

  1.2微電影盈利模式

  微電影的盈利,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即微電影的相關活動盈利、微電影版權盈利以及微電影的附加值盈利,根據對這三個方面的詳細的闡述,可以對具體的盈利狀況有著一個較為基本的瞭解。首先是相關活動的盈利,舉辦一系列旨在發展微電影人才、推動此項產業發展的電影賽事,例如各種電影評獎以及微電影節,以此來開拓並且更好的發展微電影;第二,微電影的版權盈利,視訊網站,各級的電視臺以及通訊的運營商是現今電影版權的主要銷售渠道,微電影要逐步的加強自身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並且還要加強與影視公司的具體合作,力求在整合了自身的資源來實現進一步的優化配置基礎之上,更好的嘗試系列微電影的同名場電影推出,而實現在傳統的院線市場來進行盈利的目的;第三,微電影的附加值盈利,在廣告的投放方面,商家會進行一系列的選擇,而其選擇的基礎就是誰的價效比最高,由於微電影極高的網路點選率,極大的觀眾群體,其相關的宣傳方面,也是自然的比傳統的電影更加有優勢,所以,在這一方面,也是微電影盈利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渠道。

  1.3微電影團隊

  在現今的微電影製作當中,有專業團隊和草根群體之分,並且針對目前廣告的一大爭論,其究竟是一種藝術還是科學,這其中也有著極大的關聯,由於微電影是廣告以及電影的混血兒,所以,其與生俱來的的商業以及藝術的身份,也讓其中的一些關係頗為糾結。微電影最早的雛形,就是草根階層對目前一些社會現狀以及電影的惡搞,所以,微電影真正的創始人,應該是草根階層。但是,現今媒體技術突飛猛進,受眾對於資訊的收集和傳播也是越來越重視,再加上微電影其主要是通過新型媒體作為主要的傳播平臺,進行網路式的共享,作為一個產業,必須要有資金以及技術方面的投入,這也就難免會有越來越多的專業技術團隊進行到微電影這個行業當中,會引發人們的一些思考。但是,在微電影的發展當中,應該帶有理性的發展觀念和思想,使專業的團隊和草根階層平衡的存在,這樣可以在保證了其專業性和技術性的同時,又不至於被完全的商業化,另外一個方面,還需要加強這一方面的專業人才培養,來幫助這項產業得到更好的發展和進步。

  2微電影管理

  在微電影的管理當中,其相關的製作人哦版權問題,應該受到極大的關注和重視,微電影,作為一種新興的、在網路這個平臺當中進行播出的藝術形式,一樣的不能完全避開一系列普遍的版權問題。一般的來講,微電影的發展不能離開廣告,也不能完全的依賴於廣告,不可以看成是與傳統電影等價,最好的形式,是出臺專門的、針對於微電影的電影版權保護法規,來進行一系列的管理和保護,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護其應有的發展,並且促進其管理日趨合理。在實際的工作當中,應該加強對於微電影的專業的審查,加強基本的規範。在傳統的電影作品當中,通常在發行之前要經過廣電總局的審批,而微電影,由於其特點,再加上其播放的平臺,一般都是網路視訊,所以也就讓其避開了絕大多數的審批,所以,一些內容不是非常健康的、製作低劣的微電影也就順理成章的逃過了檢查,出現在網路媒體當中。所以,鑑於傳統電影和微電影之間的不同之處,可以專門針對微電影成立一系列專項的審查機構以及部門,這樣就可以減少將不健康的內容傳播於網路平臺的發生,更好的推動這項事業的發展和成熟。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章根據對微電影的深入細緻探究,詳細的分析了其主要的經營以及管理,並且針對其中存在的一些基本問題,進行了深層次的闡述,力求這項產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在網路化的今天,帶給人更多的藝術享受以及視覺上的震撼,更好的向大眾傳播健康、積極的文化思想,更好的反應社會的進步,為文化的建設和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微電影的論文篇三:《淺析微電影營銷》

  【摘 要】微電影以“微時放映”、“微週期製作”和“微規模投資”的“三微”特色區別於傳統電影模式,借力“限廣令”、網路發展、影視製作技術專業化以及消費者需求等因素,吸引受眾眼球迅速興起,展現其獨有價值成為不可小覷的營銷新模式。從文化滲透、傳播便捷、廣告電影化等方面將微電影營銷特點展現出來,發揮其獨特優勢。但其自身也存在著不可避免的侷限性,企業在做出營銷決策前尚需對此營銷新模式進行全面評估,認真考量其可行性、可操作性以及對企業是否具有較高的針對性,方可做出相應營銷決策。

  【關鍵詞】微電影;營銷;特點;廣告

  一、何為微電影營銷

  2010年末,凱迪拉克公司以一部名為《一觸即發》的廣告,首次提出“微電影”的概念,以其新穎的形式迅速吸引受眾眼光,在消費者中引起一股討論熱潮,使產品得到廣泛推廣,滿足凱迪拉克公司此次營銷目的。2011年,隨著各新媒體平臺迅速崛起,“微時代”正式開啟,優秀的微電影廣告如雨後春筍勃然而發,2011年自此也被業界稱為“微電影元年”。隨著眾多影響廣泛的優秀微電影作品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認識到微電影作為企業促銷手段所體現出的價值。

  微電影以其“微時放映”、“微週期製作”和“微規模投資”的“三微”特色區別於傳統電影模式,吸引受眾眼球,形成微電影風潮,展現其獨有價值成為眾企業不可小覷的營銷新模式。

  圍繞微電影本身的“三微”特徵,網路關於微電影營銷的概念給出瞭如下總結:“微電影營銷,不同於商業化的影視大片,也不同於大眾言論的視訊短片,它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一種新媒體網路化的營銷手段。對於企業來說,微電影是完全為企業而定的影視營銷。”

  整合網路定義,我們認為所謂微電影營銷是指企業利用短小的電影製作模式,將特定企業品牌文化、精神、產品等代表企業形象的符號,融入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劇本,於無形中推廣企業品牌、渲染企業文化,以期使消費者在觀看視訊的過程中既享有娛樂的快感,又達到推廣目的的一種介於傳統廣告與商業電影之間的營銷模式。

  微電影營銷採用了一種更加柔和的,融入故事本身敘事風格中,使觀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企業品牌。其中由雪佛蘭冠名的掀起80後懷舊浪潮的《老男孩》、益達口香糖的《酸甜苦辣》系列以及百事可樂打造眾星閃耀的《把樂帶回家》等都是微電影營銷中影響較為廣泛的代表作品。

  二、微電影營銷興起原因

  新生事物的興起必然有其不可忽視的因素作為推動力,微電影逐漸成為眾多企業在營銷策略中所重視的一種方式,也可從天時、地利、人和等方面進行分析。

  1.廣電總局“限廣令”創造生機。2011年底,廣電總局一紙“限廣令”頒佈,電視媒體的廣告投放受到諸多限制。比如電視劇播放過程中不得插播廣告,廣告內容品質也受到限制。“限廣令”的頒佈使得諸多廣告商不得不重新調整廣告策略,審視廣告製作、投放等諸多環節是否合乎要求。電視廣告播放的被限制,促使廣告商開始搜尋新的營銷策略與廣告平臺,使品牌得以更好的傳播,為微電影營銷的蓬勃發展創造了可貴的發展機會。“限廣令”的頒佈對於慧眼識商機的廣告商而言,轉向微電影營銷,可謂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2.網路時代Web3.0的必然產物。網路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更多的依賴於網路的存在。電視媒介受限、網路平臺蓬勃發展,使廣告商迅速將目光轉向網路這一新型投放平臺。依靠大型入口網站、視訊網站、網路電視臺的視訊投放,形成依靠SNS社交網路的使用者間情感傳播。網站與SNS社交網路二者聯動,形成更廣泛更精準的受眾傳播覆蓋面,形成幾何傳播的病毒式營銷,從而實現企業低成本高覆蓋的營銷目標。此外,網路平臺相較於電視媒介而言,具備投放成本低、傳播靈活性大、目標群體更精準、B2C互動性強等優點。網路時代Web3.0的線上網站“一鍵轉播、轉發評論、互動分享”便捷聯合在為使用者提供便宜的同時,也為企業的營銷傳播提供了強而有力的發展平臺,進一步體現視訊投放與使用者分享的商業價值。

  3.影視製作技術的日臻成熟提供技術條件。放眼大片雲集的電影市場,3D、4D效果震撼眼球,IMAX業已颳起一股視覺體驗狂潮。而微電影以其短小精悍、投資少成本低、製作週期短為特點,准入門檻較低。相較專業電影製作,微電影製作技術要求可謂九牛一毛。然而一部好的微電影廣告,除了需要具備純熟的影視製作技術,還需要從劇本、演員、拍攝等諸多方面精雕細琢。製作微電影前需要先樹立品牌理念,將之與微電影內容巧妙融合,以期達到微電影與品牌文化水乳交融之境。好的劇本可以更好地將品牌與受眾以情感紐帶聯絡起來,引起受眾情感共鳴,使營銷從病毒式營銷向口碑營銷過渡,打造“病毒式營銷+口碑營銷”的整合營銷,增加顧客品牌忠誠度。因此,影視製作技術的日臻成熟,對於微電影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條件。

  4.適應碎片化資訊的接收習慣。在生活快節奏的今天,人們的思維趨向於接收化整為零的資訊,即碎片化資訊。微博的誕生並迅速躥紅就是碎片化思維形成的最好佐證。學習工作之餘,沒有大塊的時間看電影,只能利用短暫的休閒時間瀏覽網路資訊,微電影的出現恰好滿足了人們在短暫休息時間裡觀看電影的興趣需求。一部短小的微電影,為正在放鬆的人們講一個完整的故事。微電影與營銷的巧妙結合,既適應於消費者碎片化資訊的接收習慣,滿足人們的休閒需求,又可實現廣告商的營銷訴求。二者融合滿足了消費者新型廣告資訊接收習慣與思維,形成了消費者對品牌理念的情感認知,從而帶動消費者購買行為。此外,微電影廣告還為品牌注入了生命力,使消費者在看到該品牌時自動帶入微電影情節,形成誘導式的美好聯想,進而激發其購買興趣和嚮往。微電影更像是滿足人們快節奏生活的一種休閒娛樂方式,而利用微電影進行廣告營銷則是適應網路時代潮流的一種必然產物。

  無論是政策頒佈、科技發展的“天時”,還是影視製作技術的“地利”,抑或是受眾接收習慣改變的“人和”都為微電影的迅猛發展提供了動力十足的發展動因。   三、微電影營銷特點

  微電影營銷的強力發展使其成為營銷界具有較強潛力的新興營銷模式,其藉助微電影本身固有特點形成微電影營銷模式區別於傳統廣告的獨有特質,使受眾眼前一亮。具體來說,體現在四個變化:

  1.變硬廣告投放為軟文化滲透。傳統廣告直白地將產品推至消費者面前,用蒼白的措辭強調自身產品的價值,使消費者從心底對廣告產生逆反心理,從而抗拒產品本身。微電影營銷摒棄傳統廣告的直白,將品牌文化、品牌故事與故事情節進行微妙結合,使觀眾在觀看微電影的同時,不知不覺間,接受滲透進意識觀念裡的品牌文化。通過軟性文化滲透,消費者對產品乃至企業有了更為親切的認知,企業不僅在短時間內吸引了消費者的眼球,更在長期樹立了企業形象,為培養具有企業品牌忠誠度的消費者群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變消費者被動接收為雙方聯動。傳統廣告主要傳播媒介為電視、廣播、報紙、雜誌等,這類傳播固然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其固定播放對消費者而言可謂是被動接受,難免使廣告效果大打折扣,企業廣告費用則難收其效。微電影製作更多是以情感為紐帶,以期與消費者在情感認知方面達到共鳴。且由於微電影本身具有故事情節,再加上精良的製作,觀看的便捷性,消費者不再像過去,被動的從電視上收看,而是主動在網路上點選觀看,並在觀看後有選擇地進行傳播。另外,還可以從微電影的劇本、演員徵集實現受眾與品牌互動,打造UGA模式,形成牢固的情感認知,深化廣告效果。微電影便在無形之間,在網路中依靠人與人之間的社交關係,達到了覆蓋面較廣的營銷效果。

  3.變投放固定化為傳播便捷化。傳統的廣告投放無非是廣播、電視、戶外廣告等固定形式在固定時間播出,而微電影廣告的出現,通過網路視訊網站平臺,滑鼠一點便可隨時隨地進行觀看,不必再受制於固定的時間安排,且可由受眾根據自身興趣進行自主選擇。網路本身的便捷性也為依託於其傳播的微電影營銷增添了傳播便捷化這一特點。當今網路時代的發展,使得移動網際網路終端幾乎可謂是隨處可得。手機、平板電腦等都為網路投放的微電影廣告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傳播平臺。

  4.變內容枯燥化為廣告電影化。一遍遍重複的產品作用、一次次出現的毫無新意,生硬枯燥的廣告內容已經被消費者所厭惡。如何挽回廣告受眾,如何激起消費者對廣告的熱情,這些都已成為營銷推廣所亟需解決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局面,只有將廣告內容豐富起來,使得消費者願意去收看,才能在廣告大戰中收到預期的效果。而微電影廣告的出現恰好滿足了這一需求,充滿故事性的情感交流、廣告內容電影化、品牌文化情感化,與消費者在情感認知等多方面深層次形成共鳴,使得微電影營銷方式越來越受到大眾的歡迎。

  綜上所述,微電影營銷模式確有其區別於傳統廣告的特點,使廣告變得更加生動更具吸引力,受眾更易消除抗拒心理,潛移默化間接收到企業所要傳達的營銷資訊。因此其憑藉自身特點,迅速在營銷推廣領域躥紅。越來越多的知名企業開始投身微電影營銷,進行初期試水。然而瞬息萬變的市場,利益與風險總是並存。作為促銷領域中新事物的微電影營銷其形式雖然新穎,但同時也具備著尚未可知的風險。因而很大一部分企業仍持有觀望態度。企業在進行投資前需詳細分析微電影營銷的特點,慎重衡量自身力量,從而得到特點與資源相適應的更具可行性的營銷方案,以免得不償失。

  參 考 文 獻

  [1]郭國慶.市場營銷學通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林成安.促銷管理[M].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4

  [3]陳剛.網路廣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李儒俊,李菁.廣告娛樂化的評析與效果提升[J].東嶽論叢.2012,33***2***:178~179

  [5]百度百科.微電影營銷[Online]:http://

  [6]薛明.消費者衝動購買行為與營銷對策分析[J].企業導報.2010***11***:113

  [7]江林.消費者心理與行為[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8]辛冬.視訊營銷熱潮來襲[J].商界導刊.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