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一語文詩詞鑑賞專題訓練題及答案

  詩詞鑑賞是高中語文必考的重要內容,對高一語文詩詞鑑賞的複習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一語文詩詞鑑賞專題訓練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語文詩詞鑑賞專題練習

  一、詩詞鑑賞的常見型別:

  ***一***手法技巧題

  1.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達技巧?

  2.提問變體:

  ***1***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手法***或藝術手法,或手法***。

  ***2***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方法點撥:

  ***1***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

  ***2***必須熟悉一些常用的表現手法

  4.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A抒情方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

  間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物***抒情,託物言志***象徵*** ,融情於景、寓情於理 、寓情於事、懷古傷今和即事感懷等。

  B描寫手法: 襯托、對比、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渲染 、視角變化***遠近、高低等***、比興、白描;各種修辭手法……

  C修辭手法:比喻、比擬、排比、對比、設問、反問、誇張、反覆、借代、反語、對偶、典故、比興…

  D其它:聯想、想象、夾敘夾議***敘議結合***等

  5. 答題步驟:

  第一步準確指出用了何種表現手法。

  第二步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

  第三步此手法怎樣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例題: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元***王旭

  兩種風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

  雖是一般,惟高一著。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

  【註釋】①萼:花萼。這裡指花瓣。

  問:指出這首詞的寫作手法並簡析作者的情感。

  答:對比***反襯***情感:對梅與雪的品格有所褒貶,突出了對梅花的喜愛和讚賞之情。

  ***二***語言風格題

  1.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2.提問變式: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或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3.應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 的語言風格。一般可表述為: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有節奏感、有音樂美、有藝術感染力等。

  4.答題步驟:第一步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第二步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第三步指出這些詩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例題:請體會下面一首詩的語言特色。

  登金陵鳳凰臺***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答:***步驟1***此詩語言流暢自然,不事雕飾,瀟灑清麗。***步驟2***首聯借鳳凰臺的傳說抒情寫意,並點明題目。這一聯中用了三個“鳳”字,本為律詩大忌,而此處卻不嫌重複,反覺圓轉流美。全詩用韻自然天成,不假雕琢,對仗工整,氣象萬千。***步驟3***抒發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尤為深遠。

  ***三***煉字賞析題

  1.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2.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裡?談談你的理解。

  3.方法點撥:注意區分類別,把握其深層含義

  ***1***典故性字詞:挖掘典故的本義,探尋作者的用意,答題時採用“委婉”,“含蓄”,“蘊藉”等詞

  ***2***描寫性字詞:分析對營造意境的作用,答題時採用“生動準確”,"清新質樸”,“雋永”等詞

  ***3***動作性字詞:分析其傳神之處,以尋求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可用“生動”,“形象”,“簡練”,“富有表現力”等詞。

  4.答題步驟:第一步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第二步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例題: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問:說說“盡”與“閒”兩字在詩中的妙處。

  答:***1***盡、閒本意為遠去、清幽;***2***彷彿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後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雲消失之後,感到特別地清幽平靜,顯得環境特別寂靜;***3***運用以動襯靜的手法,***4***烘托了作者內心的孤寂;***5***耐人尋味,意味深長。

  ***四***思想主旨題

  1.提問方式: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首詩的主旨是什麼***或者結合意境提問,或就某一句某一聯發問。***

  2.提問變體:這首詩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情趣?

  3.方法點撥:

  ***1***古詩的思想內容大致有9種:憂國傷時,建功報國,思鄉懷仁,離情別緒,傷春悲秋,懷才不遇,隱逸志趣,山水之情,弔古傷今。

  ***2***對思想主旨的把握仍需從景象入手分析意境。

  4.答題步驟:第一步找出詩歌的意象,歸納其特點和所營造的意境

  第二步結合全詩,簡要分析意向,形象和詩歌主旨的關係

  第三步明確詩人在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例題: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江 漢 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問: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

  答:這首詩通過描寫“落日”“秋風”,營造了雄壯、開闊的意境,而“心猶壯”“病

  欲蘇”更明確地表現了詩人“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樂觀曠達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二、詩詞鑑賞練習

  ***一***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後面的題目。

  減字木蘭花 朱敦儒

  劉郎已老,不管桃花依舊笑。要聽琵琶,重院鶯啼覓謝家[注]。

  曲終人醉,多似潯陽江上淚。萬里東風,國破山河落照紅。

  [注] 謝家,即唐代著名歌伎謝秋娘家。古詩詞中常用謝家代指歌伎家。

  請說說本首詞上下闋各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並簡要分析作者是怎樣抒懷的。

  ***二***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顧炎武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離懷銷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註釋:顧炎武,明清之際著名學者,詩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權貴鬥爭。清兵南下,參加人民抗清起義。入清後,多次拒絕清廷徵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勢,志存恢復。

  問:一般認為顧炎武的詩風接近杜甫。請指出顧炎武這首詩的風格特徵,並作簡要分析。

  ***三***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南 浦 別白居易

  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問: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四***閱讀下面一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

  西樓 曾鞏

  海浪如雲去卻回,被風吹起數聲雷。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集雨來。

  問: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析之。

  高一語文詩詞鑑賞專題練習答案

  一、答案:本首詞上闋抒發了作者感慨年華已老、萬事已休的心緒,下闋抒發了作者對國家敗亡的痛惜心情。作者巧妙地運用了一連串的典故***或答巧妙地化用前人的詩句***來抒情:借劉禹錫《重遊玄都觀》詩“前度劉郎今又來”的“劉郎”自謂,感嘆自己漂泊的處境;借崔護《題都城南莊》詩“桃花依舊笑春風”感嘆“世事無常”,自己只有心灰意冷;借白居易在潯陽江上聽琵琶因有感於天涯淪落而掉淚來寫自己因國破家亡而流離失所,自己的淚要多於白居易。

  二、答案

  ***1***風格特徵:沉鬱悲愴或深沉凝重。

  ***2***簡要分析:這首詩把深沉的愛國情懷與自己的人生遭際、眼前的具體情景緊密結合在一起,融鑄為凝練精純的詩句,形成了沉鬱、凝重的風格。

  三、答案:同意。看,在詩中指回望***步驟一***。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讓我們彷彿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驟二***。只一“看”字,就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步驟三***。

  四、答案:暴風雨將臨,按常理本當關門閉戶躲避,但詩人卻反而高掛起簾子,敞開窗戶,為的是能飽覽“千山急雨來”的壯觀景象。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的豪放之情。


看過" 高一語文詩詞鑑賞專題訓練題及答案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