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學習基礎知識點總結

  語文是高中學科中,比較重要的一門學科之一,要想學好語文,就要掌握許多基礎的知識要點。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分享幾篇高中語文學習基礎知識點吧,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高中語文學習基礎知識點篇一

  一、語文知識點

  1.小說三要素:A人物,B情節,C環境

  2.議論文三要素:A論點,B論據,C論證

  3.比喻三要素:A本體,B喻體,C喻詞

  4.記敘文六要素***五W+H***:何時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過how,何果what

  5.律詩四條件:A八句四聯***首頷頸尾***,B偶尾同韻,C中聯對偶,D平聲合調

  6.五種表達方式:A敘述,B議論,C抒情,D說明,E描寫

  7.六種說明文說明方法:A舉例子,B列數字,C打比方***喻***,D作比較,E分類別F下定義

  8.三種說明文說明結構:A總分總結構,B總分結構,C分總結構

  9.三大說明文說明順序:A按時間順序,B按空間順序,C按邏輯順序

  10.兩種基本議論文結構:A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B提出觀點——論證觀點——總結觀點

  11.六種議論文論證方法:A舉例法,B對比法,C,喻證法,D,E歸謬法

  12.八種主要修辭方法:A比喻,B擬人,C排比,D誇張,E反問,F設問,G反覆,H對偶***簡記為:喻擬排誇,二反設對***

  13.四種人物描寫方法:A外貌描寫,B語言描寫,C動作描寫,D心理描寫***簡記為:外語動心***

  14.七種短語型別:,A並列短語,B偏正短語,C,主謂短語,D動賓短語

  E動補短語,F介賓短語,G的字短語***按功能劃分為七種***

  A名詞性短語,B動詞性短語,C形容詞性短語***按詞性分三種***

  15.六種句子成分:A主語,B謂語,C賓語,D補語,E定語,F狀語

  16.十二詞類***性***:A名動形,B數量代,C副介連,D助嘆擬

  17.三種記敘方法***順序***:A順敘,B倒敘,C插敘

  18.三種省略號作用:A表引文內容省略,B表列舉事項省略,C表說話中斷延長

  19.四種波折號作用:A表解釋說明前文,B表後文跳躍轉折,C表聲音中斷延長D表時地數起止

  20.四種引號作用:A表引用實際內容,B表諷刺反語,C表特定稱謂,D表著重強調

  高中語文學習基礎知識點篇二

  一首詩歌,應如何鑑賞?鑑賞出哪些東西來?筆者經過教學實踐,發現"讀・悟・聯・結"四步鑑賞法,比較奏效。一、讀"讀",是從文字中獲取大部分第一手材料***感性材料***的唯一途徑。對詩歌而言,"讀"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從讀詩中獲取的第一手材料是鑑賞詩歌的先決條件。

  如何讀?可事先設定情境,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讀,這個情境可以是喜境,也可以是悲境,讓學生在喜境中讀婉約詩歌,在悲境中讀豪放詩歌或山水田園詩歌。還可以事先選出與所讀詩歌型別相同或完全相反的詩歌,比較著讀。讀的形式靈活多樣,只要是利於詩歌的鑑賞,都可採用。如慢讀、快讀、不快不慢地讀、抑揚頓挫地讀、閉著眼睛讀、瞪著眼睛讀、搖頭晃腦地讀等等。讀的目的就是要讀出詩歌的韻律節奏,讀出詩歌的意境,讀出詩人的意緒***情感***。如南唐後主李煜的《虞美人》一詞,只有通過讀,才能把握其語氣節奏的輕重緩急,瞭解詞人的心緒。尤其是"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與"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兩句,非讀無以把握運氣之長短,非讀無以知曉情感之悲喜。同時,通過讀,還可以牢牢抓住詩歌中的重要詞語***關鍵詞--詩眼或詞眼***和特定的意象。如"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字***關鍵詞***,"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明月"***意象***。

  "讀"是對詩歌的第一步感知,它讓學生粗淺地感知到了詩歌意境、作者情感等方面的輪廓,雖是模糊、朦朧,卻給詩歌的深層鑑賞奠定了基礎,導明瞭方向。二、悟"悟"是在"讀"所感知獲取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的理性思考過程。通過悟,可較為具體地把握詩歌意境、作者意緒等鑑賞內容,因此,這一步更為重要。那麼,"悟"什麼?悟詩歌意象,悟詩句中的關鍵詞***詩眼或詞眼***。

  高中語文學習基礎知識點篇三

  高中語文語法之名詞: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稱的實詞。如:"黃瓜、白菜、拖拉機、計算機"。表示專用名稱的叫做"專用名詞",如"雲南、上海、李白、白居易"。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稱的叫做"抽象名詞",如"範疇、思想、質量、品德、友誼、方法"。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詞",如"上""下""左""右""前""後""中""東""西""南""北""前面""後邊""東邊""南面""中間"等。

  高中語文語法之動詞:

  動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動作、行為、發展、變化。有的動詞表示一般的動作,如“來、去、說、走、跑、學習、起飛、審查、認識”等。有的動詞表示心理活動,如"想、重視、注重、尊敬、瞭解、相信、佩服、惦念"等,這樣的動詞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有的動詞表示能夠、願意這些意思,叫做"能願動詞",它們是"能、要、應、肯、敢、得***dei***、能夠、應該、應當、願意、可以、可能、必須",這些能願動詞常常用在一般的動詞前面,如"得去、能夠做、可以考慮、願意學習、應該說明、可能發展"。還有一些動詞表示趨向,叫做"趨向動詞",如“來、去、上、下、進、出、上來、上去、下來、下去、過來、過去、起”等,它們往往用在一般動詞後面表示趨向,如"跳起來、走下去、抬上來、跑過去"。"是""有"也是動詞,跟動詞的用法一樣。 形容詞:形容詞表示事物的形狀、樣式、性質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膽小、醜惡"。

  高中語文語法之數詞:

  數詞是表示事物數目的詞。如"一、二、兩、三、七、十、百、千、萬、億、半"等。

  高中語文語法之量詞:

  量詞是表示事物或動作單位的詞。漢語的量詞分為名量詞和動量詞。名量詞表示事物的數量,又可以分為單位量詞和度量量詞。單位量詞表示事物的單位,如“個、張、只、支、本、臺、架、輛、顆、株、頭、間、把、扇”等;度量量詞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兩、噸、升、鬥、加侖、伏特、歐姆、立方米"。動量詞表示動作的數量,用在動詞前後表示動作的單位,如"次、下、回、趟、場"。

  高中語文語法之代詞:

  代詞是代替其他的詞或者短語、句子的詞。代詞有三種:一是人稱代詞,用來代替人或者事物名稱,如“我、你、他、她、它、我們、你們、他們、她們、它們、咱們、自己、人家”;二是指示代詞,起區別作用的,如“這、那、這樣、那樣、這兒、那兒、這裡、那裡、這麼、那麼、這麼樣、那麼樣、各、每”;三是疑問代詞,用於提問,如“誰、什麼、怎樣、哪、哪兒、哪裡、多、少、兒”。代詞代替某類詞,就具有這一類詞的語法功能。如人稱代詞代替名詞時,就具有名詞的語法功能。“這麼、那麼、這樣、那樣”等可以代替動詞、形容詞,就具有動詞、形容詞的語法功能。

  高中語文語法之副詞:

  副詞總是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面做狀語,如 "很、頗、極、十分、就、都、馬上、立刻、曾經、居然、重新、不斷"等。副詞通常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面。如"就來、馬上走、十分好、重新開始",只有"很""極"可以用在動詞、形容詞後面做補語,如"高興得很、喜歡極了"。

  >>>下一頁更多精彩“高中語文學習基礎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