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為何不敢用高順

  高順為呂布手下的第一大將,所領部隊戰無不勝,能快速攻破敵方陣營,有“陷陣營”的美稱。高順為人忠誠,常年伴呂布左右,忠心耿耿的程度為人所知。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作為一代,馳騁戰場,因此他也只能在戰場上才能顯示出他的英勇和計謀。雖然對呂布屢進忠言,但是在呂布心裡雖然知道他對自己是忠誠的,但要真正做起事情來還是有所欠缺的。

  曾經高順也曾常常規勸呂布說:“凡家破亡國的人,不是因為他沒有忠臣明智的部下,而是擔心他們不被重用啊。做事情,不肯慎重考慮,所以常常會出現一些不必要的失誤,不論說話還是做事都會有一些小差錯。失誤的事情發生一次就好了何必要發生多次呢?”雖然呂布知道高順是忠心自己的,可是呂布並沒有因此而重用高順。

  後來由於呂布的手下郝萌密謀造反,使得呂布與高順之間的距離變得更加越來越遠,呂布還憑藉著和魏續有外內的關係,將高順所領導的陷陣營士兵全部權利給了魏續,直到當要上戰場的時候,才還給高順統領的陷陣營部隊與交還兵符,就是這樣,高順也從來沒有對他有任何恨意。

  後來在呂布準備要親自率領將士征伐臧霸,高順見他如此衝動於是又勸道,說:“親自要去斬殺董卓,威震四方,聲名遠揚,遠近周邊的人民都很害怕您,想要什麼東西不能得到,而要親自去要錢財呢?如果失敗了得不到,豈不有損害了您的威名啊?”呂布裝作聽不見的樣子。下定決心要去征討,而對方臧霸害怕呂布武力似的劫掠凌虐,於是他堅守城池,使得呂布不能攻克,最後無功而返。直至很久以後臧霸才又和呂布和好了。

  高順和張遼誰厲害

  張遼、高順兩個人同為呂布的手下,在呂布與曹操的鬥爭中,也同是呂布陣營的猛將,同樣被俘虜,但是兩個人的命運卻完全不一樣。

  他們倆同時被曹操抓了去,結局是,張遼降了曹操得到重用,後來在“逍遙津一戰”將孫權打得滿地找牙,孫權還評論張遼說“張遼雖病,也勢不可擋。”縱觀張遼一生,盡顯其軍人的輝煌,還被歷史記載了下來,成為五子良將之首。

  而高順的結局卻令人不解,說是因為不屈服投降於曹操而被砍下了首級,還掛在城樓門前示眾。可是歷史上的高順面對投降一說,卻是當時曹操見到高順時,高順一句話也沒有說,全程保持沉默。相比呂布的乞求投降,張遼的破口大罵,高順的率直性格就連忠臣不事二主的話都沒說。

  至於為什麼兩個人的命運大不相同,或許是因為他們的價值觀有所不同。張遼投降於曹操這是事實,另一方面可以留著自己的身軀,或許還能創造出一番事業。也許在他的心裡,呂布並不是一個值得跟隨的人。所以作為一個能武卻不能被重用的人來說,曹操或許是另一個選擇。

  然而高順卻選擇了死亡。看得出來他對呂布的忠義,就連關羽都投降過曹操,高順卻沒有。當初呂布奪了高順的兵權給他的親戚魏續,高順也是沒有怨言,到打仗的時候卻又讓高順指揮,高順還是沒有怨言。

  所以從結局上來說,面對智慧張遼確實要比高順強,但是要從忠誠方面來說,高順無疑要比張遼強。

  曹操為什麼殺高順

  高順為呂布手下的第一大將,所領部隊戰無不勝,能快速攻破敵方陣營,有“陷陣營”的美稱。高順為人忠誠,常年伴呂布左右,忠心耿耿的程度為人所知。

  建安三年,呂布派兵攻打沛縣,擊敗劉備,擄走劉備妻兒,迫使劉備敗投曹操。九月,曹操東征呂布,呂布連續三次戰敗,處於下風,不得已在下邳鎮守。曹操的大軍逐漸包圍了下邳城,陳宮建議呂布率領騎兵去截斷曹操糧道,自己和高順堅守下邳城。然而呂布卻聽信其妻意見,怕高順與陳宮留守下邳會密謀造反,於是放棄陳宮的計謀,以至錯失良機。曹操率大軍經過三個月浴血奮戰,終於攻下下邳,高順被擒,呂布不得已而投降。後高順等人被擒到曹操面前,曹操問高順:“汝有何言?”高順默而不語,曹操大怒,將高順斬首。

  高順為難得的猛將,不收歸門下,卻將其殺害。同樣是呂布手下大將,張遼未被殺,卻難逃一死,對這樣的疑問一直存在於世,遂總結出以下幾點原因。第一,高順對呂布太衷心,曹操若為其用,有朝一日,可能會為了呂布將曹操殺了,這種擔心並不是不可能。第二,不殺張遼是因為劉備向曹操求情,曹操不想破壞他們之間的同盟關係。而高順早年與劉備有隔閡,也曾得罪過曹操,劉備等也不敢為高順求情。第三,高順被禽時,曹操問高順:“汝有何言?”高順不語,曹操覺得此人是無膽之人,是被嚇傻了,遂殺之。